1962年中印戰爭:毛主席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通印度爲什麽打中國

董卓坐景觀天 2024-05-20 03:49:31

1962年10月2日,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發聲稱“要用軍事力量對付中國”,10天後,尼赫魯直接公開下令,要清理掉印軍占領土地上的中國軍隊。

【尼赫魯】

隨後在10月17日和18日這兩天,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上,對中國邊防部隊展開了大規模的武裝襲擊。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自此展開。

但是對于這場戰爭,毛主席曾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明白爲什麽印度要打中國。畢竟曾經的尼赫魯也是高喊著“中印是兄弟”這一口號的。

中印關系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就像地球和火星一樣,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來說,都像是一對雙胞胎兄弟。

【中國和印度的地理關系】

兩個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曆史、寬廣的國土和大量的人口,兩國人民之間也有著幾千年的交流,《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就曾跋山涉水到印度取經。

怎麽看兩國之間似乎都應該是合作共贏的朋友,事實上,中印兩國也確實關系不錯了一段時間,只是非常短暫。

1841年,印度錫克教教徒入侵了西藏,中國軍隊打敗錫克教教徒,並將其趕回印度境內後,中國軍隊又在印度境內被打敗。

于是中印兩國便簽署了條約,約定雙方不再在邊境繼續起沖突。因爲那時的印度正在遭受英國的侵略,而中國也在承受著鴉片帶來的苦惱。

【清朝吸食鴉片的人】

到了中國的抗戰時期,印度又派出了醫療隊到中國進行援助,其中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醫生,就在中國犧牲了。

當中國內陸的命脈——滇緬公路被切斷後,印度又配合中國開辟了“駝峰航線”,爲中國的抗日戰爭提供了物資途徑。

【駝峰航線線路圖】

到了1942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同日本作戰失利後,也是印度爲孫立人部隊提供了休整場地和幫助,才讓中國遠征軍重振旗鼓反攻回國。

新中國成立後,印度也是最早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也是在這段時間,中印兩國的關系到達了最親密的時刻。

1952年時,印度遭遇了幾十年難遇的天災,饑荒、瘟疫等各種各樣的危機充斥在印度的土地上。

【印度饑荒真實照片】

中國立馬以紅十字會等4個團體爲首,爲印度募捐了20億元和大量的物資和66萬噸糧食。

因爲同屬于一個大陸,且地理位置相近,彼時的中國也在遭受著各種磨難,但是中國還是“勒緊褲腰帶”,又給印度加了15億元的捐款。

我們也是世界上對印度捐贈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

一對難兄難弟,在近現代史中互相扶持,這樣的故事十分美好,但也十分短暫。

1955年,“活過來”的印度開始把矛頭對准了中國,他們集結軍隊,想要占領中國西藏。

【中印邊界線劃分】

近十年的拉扯試探,印度在中國邊境越來越囂張,除了不斷越過傳統習慣線建立侵占點,還跨過實際控制線,強迫西藏政府搬離。

周總理專門到印度新德裏和尼赫魯談判,也沒能成功,最後中國實在忍無可忍,對印度發起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整場戰鬥持續了32天,中國讓印度的戰略目標,從侵犯中國變成了保衛首都,給印度帶去了不止32年的心理陰影。

尤其是在面對印度王牌軍第七旅時,中國邊防部隊直接使用分割包圍的戰術,輕松殲滅敵軍。

【彼時有關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報道】

第一階段勝利後,中國軍隊便沒有進行下一步動作,而是先對印度提出和談,畢竟打仗從來都不是目的,謀求兩國的發展關系,才是長遠之計。

奈何打了敗仗的印度仍舊不死心,不僅直接拒絕中國的和談邀請,還在全國範圍內動員征兵,誓死要和中國對抗到底。

于是中國邊防部隊再次向印度軍隊發起進攻,造就了西山口邦迪拉之戰中“三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無傷殲滅印軍一個營”的傳奇事迹。

當時印軍在西山口和邦迪拉之間的公路上駐紮,按照劉伯承元帥的分析指揮,我軍直接分成三部分,從印軍軍隊的頭、腹、尾分別展開攻擊,打得印軍措手不及。

【西山口和邦迪拉之戰】

但在激戰中,有些戰士因爲太過投入和大部隊走散。

其中三位名叫龐國興、王世軍、冉福林的戰士相遇後,便組成了一支小隊,由4班班長龐國興擔任臨時小組長。

因爲此時他們已經身處印軍駐地深處,隨時可能遇到危險,所以三人一直保持著警惕,並不斷作戰。

就這樣,一遇到人多的敵軍,三人就用我軍最擅長的遊擊戰術迎戰,遇到人少的敵軍,就直接偷襲拿下,前前後後居然占領了一個炮兵營的陣地,還擊斃了7個敵人。

【從左至右:冉福林、龐國興、王世軍】

成功回到我軍大部隊後,龐國興回憶起來還說:“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一支三人小隊都有這樣的魄力,中國最後贏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印度爲何挑戰中國

這樣“脆皮”的印度,還敢如此狂妄地挑戰中國,也難怪毛主席百思不得其解。

【毛主席】

現在看來,彼時的印度剛剛趕走侵略他們土地的葡萄牙殖民者,全國形勢一片大好,而中國本就和美國關系不對付,又在那段時間和蘇聯關系決裂,在國際上十分被動。

而且,前面就提到過,印度和中國很像,既然中國不能爲他們所用,那麽美蘇兩派就都把注意打到了印度身上,想把印度扶持成自己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

但可惜的是,他們都低估了中國人民和中國軍人的意志,即便印度有美械有蘇械有援助,還是在32天內完敗。

參考資料

【1】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戰爭的原因與始末·中國網

【2】共和國戰史:中印沖突1962·環球網

【3】解放軍老兵親述1962年中國怎麽把印度打蒙的·中國青年網

0 阅读:65

董卓坐景觀天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