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時,劉禅爲何連殺三位重臣

朝宗驚鳴 2024-04-20 22:43:08

三國時期,天下曾有魏蜀吳三國鼎立,這三個國家踩著不同的台階建立,順著不同的道路發展,互相之間勾心鬥角,希望有一天能夠統一中原。而可惜的是,這三個國家爭鬥多年,最終全都走向覆滅。沒有一家成爲千秋萬代的霸主。在這三家的子孫後代中,風評最差的要屬劉備的兒子劉禅。

劉備未能完成統一大業便病逝,臨死前他將自己的兒子托付給了軍師諸葛亮。可誰知這個劉禅是爛泥扶不上牆,直到最後也未能實現父親的心願。人們口中的劉禅懶惰貪玩,不問政事,是個扶不起的阿鬥。但在諸葛亮去世時,他卻突然連殺三人。從他這一反常的舉動中,或許可以窺探到屬于他的一點智慧。

劉備去世之後,蜀國的權力就名正言順地交到了劉禅的手中。此時的劉禅與自己父親的處境截然不同。曾經他的父親雖然手下沒什麽權力,可是有兩個忠誠的好兄弟,還有一個世人稱贊的軍師。可以說劉備在戰力上比不上關羽、張飛,在指揮上與諸葛亮也有差距,但是劉備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將這些重要人物緊緊地綁在自己身邊。

這樣朝中人心自然向他聚攏。但是沒有什麽能力的劉禅在父親的光芒籠罩下就顯得有些不如人意。于是,在劉備去世之後,雖然蜀國的王位落在了劉禅的頭上,但是主要的事務還是由諸葛亮進行處理。諸葛亮跟隨劉備多年,如今可以說,畫在蜀國版圖上的每一塊領土都傾注有他的心血。因此,雖然諸葛亮與劉備非親非故,但朝廷衆人還是服從他的管理指揮。就這樣,在諸葛亮的領導下,蜀國又平平安安地走過了11個年頭。但諸葛亮畢竟年事已高,不可能一直繼續輔佐劉禅。一旦諸葛亮去世,那麽如何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便成爲劉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斬首劉琰

公元234年,諸葛亮帶領蜀國的隊伍一路北上,而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北伐。在諸葛亮外出北伐的期間,蜀國的朝中也發生了一件震驚朝堂的大事。蜀國一直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每逢新年,大臣的母親和妻子便可以入朝慶祝新年。這一年,劉琰的妻子胡氏根據習俗進宮,向太後恭賀新春。也許是兩人聊得投機,慶祝過春節後,太後並沒有送胡氏回家,而是將她留在宮中陪了自己一個月。

這讓劉琰心生懷疑,他的妻子胡氏是長著一張美人臉,在他心中,妻子這一個月沒有回家,必然是和劉禅有染了。于是怒極攻心的劉琰竟讓吏卒拿鞋底抽了胡氏的臉,然後將她趕出家門。劉琰與劉備同宗同姓,在之前就因才華出衆備受重用。劉備去世後,他依然是朝中重臣。如今他做出這樣的舉動,無疑是懷疑劉禅的人品,挑戰劉禅的權威。在胡氏將劉琰狀告上執法部門後,劉劉琰便被捕入獄。

一個朝中重臣因用鞋子打妻子被抓,已經足以讓人覺得荒唐,但更荒唐的還在後面。執法部門經過一番調查後認爲吏卒的職責不包括打妻子,而且臉也不應當承受鞋子的擊打。于是將劉琰拖到鬧市區處死了。這場鬧劇看似無厘頭,但卻有劉禅的算計在其中。論資曆,劉琰甚至還是諸葛亮的前輩。若是真想在朝廷中撼動這棵大樹,必然會引起朝廷的動蕩。于是劉禅就在自己不出面的情況下,靠著這樣一個無厘頭的原因,除掉自己統治道路上的一個障礙。

鏟除李邈

劉禅這邊剛剛解決掉劉琰,前線就傳來了噩耗,爲蜀國盡心盡力奮鬥終生的軍師諸葛亮倒在了北伐的路上。諸葛亮的離去使蜀國的局勢瞬間陷入動蕩,而這也給劉禅的統治帶來了極高的挑戰。蜀國的絕大多數大臣是不服劉禅的。畢竟在他們的眼中,劉禅不過是一個不懂朝政的酒囊飯袋。若不是身體裏流著劉備的血,他怎麽也不可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在劉備去世後,蜀國的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來操辦,而這些大臣在諸葛亮手下自然也不敢造次。如今諸葛亮去世了,這個被壓制了許久的臣子們開始蠢蠢欲動。朝中沒有了能鎮住他們的人。一些居心叵測的臣子開始觊觎政權,還有一些大臣趁著局勢動蕩,動了渾水摸魚的歪心思。

這個人便是李邈。李邈在劉璋時期就已經入朝爲官,那時他便因爲出言不遜,嘲笑劉備,差點小命不保,還是諸葛亮出手救下了他。結果這個人根本不念諸葛亮的舊情,在北伐時期,李邈也曾經跟隨隊伍征戰。在戰爭中,他曾經因爲疏忽犯下錯誤,諸葛亮便按軍法處罰了他。結果曾經的救命之恩沒能換來李邈的感恩,這點懲罰卻讓他懷恨在心。不過,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一直都在權力的中心位置,他根本沒有報複的機會。

如今諸葛亮去世,李邈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寫下丞相亮卒上疏,上書劉禅痛斥諸葛亮強權戰爭,在軍中囂張跋扈,懇請劉禅清除朝中諸葛亮的勢力。在李邈眼中,劉禅不過是一個沒什麽腦子的君主,只要自己稍微在中間做些手腳,他就會聽信自己胡言亂語。但誰曾想,這個對諸葛亮一直態度冷淡的劉禅竟完全沒有采納李邈的意見。

原本李邈以爲諸葛亮代理劉禅管理朝政11年,劉禅心裏怎麽可能對諸葛亮一點怨言都沒有。這個時候,只要他跳出來,稍微吹吹風,劉禅對于諸葛亮的不滿自然就燃起來了。結果李邈的奏章,不但沒能引起劉禅對諸葛亮的不滿,反而讓火燒到了自己身上。劉禅看完他的奏章,立刻叫人將李邈關入大牢,最後斬首問罪。

誅殺楊儀

除掉了李邈,劉禅算是暫時穩住了益州一帶的動亂。但是另一邊,楊儀與魏延的鬥爭也到了必須插手的時候。當劉禅處理好李邈的事情後,楊儀已經將魏延鏟除。此時的楊儀手握重權,勢力滔天,俨然已經撼動了劉禅的統治地位。在諸葛亮還在世時,劉禅基本不問政事,只是祭拜一下祖先,其他的國家大事都是由諸葛亮一手處理。可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禅仿佛變了一個人,他不再願意做一個閑散皇帝,他要把分散的政權全都攥在自己手裏。

楊儀這個人也算是陪著劉備一起打天下的老臣,不過他性格急躁,而且自大自滿。當初,楊儀曾在擔任尚書時,經常對自己的頂頭上司蔣琬感到不滿,他覺得自己每次都在軍中處理重要工作,自然要比蔣琬資曆高。但是,這份不滿沒有成爲他努力工作的動力,反而成爲了他肆意發火的理由。

他的出言不遜,也使軍中不少人不敢和他來往。如果讓劉禅處理一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他可能還要費點功夫,但是對于性格有著明顯缺陷的楊儀,就根本不需要擔心,他自己就會把自己致命的弱點拱手送上。之前,費祎前來看望安慰他的時候,他就口無遮攔對之前的事情一通抱怨,還說如果之前自己抓住時機起義,一定不是現在這番天地。楊儀可能說者無意,但是費祎聽者有心,他轉頭就將楊儀的這番話秘密上報給了皇帝。

公元235年,楊儀就因爲出言不遜被廢爲平民,流放到了漢嘉郡一帶。結果這個人根本沒有得到教訓,再次上書,言語激烈,觸怒了朝中百官。朝廷便派人前去捉拿楊儀,最後,楊儀無奈選擇自殺。

縱觀蜀國最後一段時間的曆史,劉禅這個人在治國理政方面,自然比不上他的父親劉備,但他絕對不是一個蠢材。劉備去世時,他原本可以將政權握在手中,但是他心裏明白,比起自己,諸葛亮會給蜀國更好的未來。在權衡利弊,確認諸葛亮不會奪權之後,他便放心大膽地將蜀國的事務全都交給諸葛亮處理,自己成了一個閑散皇帝。但是當諸葛亮去世後,劉禅找不到這樣能力高強又忠心耿耿的大臣,于是他不再願意將治理國家的權力交給他人,而是連殺三位衆臣,一舉奪回了權力。

0 阅读:0

朝宗驚鳴

簡介:熱愛體育,探索未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