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科普交流平台,2024年粵港澳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

廣州交通電台 2024-05-18 00:30:35

5月17日下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廣東科學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廣州科普聯盟主辦的2024年粵港澳科普交流系列活動暨科普能力培訓會在廣東科學中心圓滿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廣州科普聯盟、廣東省科技館研究會成員單位代表、科普融媒體戰略共建單位等約300人參加會議。

本次活動以“新時代 高質量 大科普”爲主題,旨在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科普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新手段和新思路。活動特邀香港科學館總館長李爲君、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以及中國衛星氣象領域科學傳播專家、“典贊·2023科普中國”年度科普人物、正高級工程師曹靜分別作《香港科普潮彙聚》《構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科技教育生態》《AI背景下高科技科普教育的創新與實踐》主題分享。

李爲君結合香港科學館科普實踐,就科普工作如何融合本地科學教育課程,培養青少年科學思維、探索未知的興趣和創新意識,提升廣大青少年科學文化素養,助力創新人才培養進行了分享。

邵漢彬結合當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及國家數字化轉型,分享了信創的核心理念、關鍵技術領域以及如何構建多維度的信創科技教育生態。

曹靜則結合AI和航天兩大熱點,通過梳理近年在新科技大背景下進行科學傳播創新與實踐的做法、取得的成效、面臨的挑戰,向參會人員闡述了科學傳播的基本特征、時代特點,以及對科普工作者的重要引導作用。

在圓桌交流環節,專家們圍繞新科技、數字化如何運用于科普工作、科技和教育如何深度融合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會議以專題報告、圓桌交流及現場互動的形式開展,受到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廣州堅持科普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聚焦科普熱點、難點和痛點,先後舉辦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科學文化傳播交流論壇、大灣區青少年科學營、粵港澳科普表演秀展演及進校園等系列科普文化交流合作和品牌活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普人才、科普模式、科普信息流通共享,發揮“1+1>2”的聚合效應,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和一體化發展,推動形成“開源、開放、協調、共享”的科普大格局。下一步,廣州將繼續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和廣州科普聯盟等聯盟力量,廣泛搭建粵港澳人才跨地域、跨領域、跨學科的交流平台,舉辦更豐富、更多元的科普品牌活動,推動粵港澳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深入交流、融彙互鑒、共同發展。

廣州交通電台記者謝彩雯,通訊員 李早花報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