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痛別不當回事醫生提醒:當心骨髓瘤

揚眼 2024-05-06 17:25:35

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血液科連續收治3例老年患者,有從骨科轉入,有既往做過腰椎手術,還有一例反複肺部感染,入院後詢問有多年腰痛病史,3例患者在血液內科完善相關檢查,最終都確診爲多發性骨髓瘤。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秦雲介紹,多發性骨髓瘤(簡稱骨髓瘤)是發生在血液系統的第二大腫瘤,是一種免疫系統惡性腫瘤。骨髓瘤的腫瘤細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漿細胞,是人體白細胞的一種,負責産生免疫球蛋白,即我們平時所說的“抗體”,是幫助機體抵抗外來敵人入侵,抵抗感染的重要防線之一,但是骨髓瘤患者的異常漿細胞無法産生具有正常功能的抗體,而是産生一種異常的免疫球蛋白,稱之爲“單克隆球蛋白”(M蛋白),導致對抗感染所需的正常的抗體産量減少;還會抑制正常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産生,增加感染風險;産生過多的M蛋白影響腎髒功能。

據介紹,多發性骨髓瘤好發于老年群體,平均發病年齡集中在65歲至69歲之間,該種疾病發病非常隱匿,進程緩慢,並且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主要症狀總結爲“CRAB”,是由于惡性漿細胞是在骨髓內異常生長,引起骨骼病變、幹擾正常骨髓造血,表現爲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症、貧血、腎功能損害等。

多發性骨髓瘤如何治療?秦雲表示,到目前爲止,多發性骨髓瘤治療仍很棘手。隨著新藥的應用和自體幹細胞移植的開展,骨髓瘤患者的預後及生存已經得到顯著的提高,多數患者中位生存期可達6-7年,少部分甚至可達十余年,生活質量也得到明顯提高。

對于初診的骨髓瘤患者,醫生常根據其是否適合移植分爲兩組:對于適合移植的患者,常建議先進行4周期的誘導治療,快速地減輕腫瘤負荷,隨後進行大劑量化療+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再輔以2-4個療程的鞏固治療,以達到深度緩解,繼而進行維持治療直到疾病進展。而對于不適合移植的患者,常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決定合適的化療方案,進行多個周期的誘導治療,在達到一定程度疾病緩解後進行維持治療。

秦雲提醒,多發性骨髓瘤表現隱匿且複雜,公衆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普遍不足。在確診爲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中,有的曾因骨質疏松、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就診于骨科;有的因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就診于腎髒科;還有反複肺部感染就診于呼吸科,延誤了早期診斷。很多骨髓瘤患者流轉至血液科就診時病情已經發展至比較嚴重的階段。因此,對于中老年有嚴重骨質疏松或發生病理性骨折的患者,以及中老年患有長期蛋白尿、血尿、反複感染不能明確診斷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早前往血液內科進行篩查,避免多發性骨髓瘤誤診漏診,這對于患者的治療預後非常關鍵。此外,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已實現醫保全覆蓋,參加蘇州市職工醫保、蘇州市城鄉居民醫保、省內外異地醫保的患者,均可前來醫院便捷就醫。

通訊員 秦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畢榮

校對 盛媛媛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