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參加北京車展後感歎:中國汽車已經無懼西方了

極客網 2024-05-15 10:22:37

北京車展已經結束,今年的車展很成功,大牌車企悉數登場。

今年4月,中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38%,達到41.7萬輛。雖然美國、歐盟對中國汽車充滿惡意,但中國企業正在積極開拓南美、澳大利亞、東南亞市場。

這次北京車展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韓國、日本、泰國、印度、中東、歐洲許多媒體代表飛赴北京,現在他們已經回到國內,對車展進行總結回顧,讓我們聽聽他們都說了些什麽。

“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西方被完爆”

作者:Kevin Williams,曾爲The Drive、Jalopnik、AutoGuide、Hot Cars和insideevs供稿。

我在中國呆了一周,參加北京車展。吉利請我去的,還請了許多國際記者,我試駕了十多款汽車,還坐了更多款式的汽車,與許多人做了交流。經曆告訴我,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大力投資,它們迫切想尋找市場,想將自己的好産品賣出去。

以前我們看到的敘事是錯誤的,西方車企被完爆了。中國電動汽車現在已經足夠好了,城市交通設施也越來越完善,以前消費者擔心續航裏程,擔心充電,現在問題已經緩解。

極氪代表告訴我說,品牌應該找到續航、充電速度之外的元素來吸引消費者。幾乎整個汽車産業都有相似的看法。正因如此,所有中國本土品牌都與中國科技企業整合。

我去了別克展台,它展示了兩款概念車,也就是Electra L和 Electra LT,還有GL8的PHEV版本。但是人呢?人在哪裏?這可是北京車展開幕第一天的上午10點,兩款概念車是當天上午早些時候發布的,現場只有幾名觀衆。關于兩款概念車,沒有任何信息,似乎無人關心。

中國之外的其它亞洲品牌也陷入相似的窘境。馬自達展示新款EZ-6,記者們匆匆拍了點照片,然後就跑了。

在China Driven工作的同行Will Sundin對我說:“中國人真的不關心概念車,他們喜歡馬上就能買到的汽車。”我們一起觀展,Will Sundin談到了西方品牌在中國失敗的原因:電動化領域行動速度太慢,軟件不行,性價比不高。

雪佛蘭展示了Equinox EV,這是一款預生産原型車,早在2022年洛杉矶車展時就展示過,但展區被封鎖,無法深入觀察,目前Equinox EV也還沒有開始銷售。看看理想L6,不僅隨意參觀,還可以現場購買。

後來我們又回到別克展區,坐在Velite 6的後排座位上。Sundin對我說:“有點糟糕,是嗎?”他說的很對,我無法忽視自己看到的東西。眼前的Velite 6感覺就像是老舊Chevy Malibu的電動版本。

無論是質量、連接性、性價比,Velite 6和中端中國電動汽車都有不小的差距。Velite 6的屏幕很小,內飾充滿灰色塑料感,與現場擺出的任何中國電動汽車都無法媲美。別克Electra E4好很多,但仍然無法與高端中國車抗衡。

西方品牌似乎不想深入理解中國市場,不想滿足市場需求,它們總是執著于銷售用戶不感興趣的汽車,這與中國品牌形成了鮮明對比。

大衆在中國推出了ID,但記者和買家對軟件界面嚴重不滿,大衆聽到反饋似乎還感到很吃驚。

日産燃油版軒逸在中國很暢銷,但到了電動汽車,似乎只是將過時的38 kWh Leaf裝進軒逸車身,充電不好,續航不行,定價也不客氣。

GL8行動也很緩慢,在商務車細分市場,GL8直到今年北京車展才推出PHEV版本,早幹嗎去了?

“中國車企正在從西方手中奪回控制權”

作者:Mark Tisshaw,長期擔任汽車媒體記者,2009年進入Autocar。

從最新的北京車展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已經推出一些具有國際吸引力的汽車,但它們在質量、品牌吸引力方面還存在諸多障礙,需要時間解決。

在本國市場有吸引力是一回事,出口時又是另一回事。在品牌方面,中國車企正在追趕,品牌也是西方車企的優勢所在,西方車企也以此爲傲。

寶馬集團品牌和銷售主管Jochen Goller在展會期間告訴我:“我們目前的重點是品牌,看完展會你會有一種感覺,超多的車型湧入市場,我個人甚至覺得有些太多了。”

“品牌就是資産,如果精心策劃品牌,品牌號召力強大,它就會讓汽車實現差異化。我們旗下有Mini,還有勞斯萊斯,它們是世界上最強的汽車品牌。”

目前寶馬的重點是讓品牌盡可能變得強大,在短期內,這樣做的目標是鞏固寶馬在中國的地位,伴隨市場繼續增長,從長期看,寶馬必然會與中國品牌在中國本土展開競爭,競爭時價格還沒有優勢。

Jochen Goller稱:“看到中國汽車的外觀設計和質量,你必須尊重,這些車很好,有必要學習。”

爲什麽中國有這麽多新品牌?吉利高管告訴我:“因爲企業希望在賽場上能有更多自己的馬。”一個集團內必須有馬跑到終點。如果想最終活下來,必然將利潤投向新品牌和新産品。

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誕生才不到三年,它今年的目標是銷售25萬輛汽車,相當于2023年的兩倍。

Jochen Goller稱:“一開始你要定義汽車品牌,包括汽車哲學、企業身份標識、視覺特征等,這一切都來自設計部門,它非常非常重要,然後産品和品牌敘事會彼此聯系在一起,這是西方式的認知。現在中國OEM似乎已經對品牌有了很好的理解,在品牌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

不過有一些東西是新品牌無法創造的,那就是底蘊,西方之前推出過很多好車,有良好的記錄,這些都是優勢。寶馬産品主管Bernd Korber也說:“品牌是未來最好的保護層。”守護好品牌,成爲獨特的高溢價品牌,這是最好的選擇。Bernd Korber還認爲,駕駛性能也是資産,而且一直都是資産。

Jochen Goller談到設計,它能讓産品實現差異化。Jochen Goller稱:“許多中國汽車看起來很像,如果將車標摳掉,分不出誰是誰。寶馬、Mini、勞斯萊斯都有獨特的設計語言,我們有優勢,我們會保持優勢。”

到了今天,西方這一身份並不能保證汽車一定在中國獲得成功,即使在西方市場也不一定能保證成功。你必須強大,有足夠豐富的底蘊,有明確的身份。西方品牌正在學著如何與中國品牌競爭,中國也在學著如何國際化。(小刀)

0 阅读:64

極客網

簡介:極客網,科技使能新商業,提供最in的科技報道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