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舉債130多億,豪賭沃爾沃!14年後吉利賺了多少?

碧玉香車 2024-04-07 21:24:35

作爲中國汽車界大佬,李書福生平最得意之作,應該是2010年不顧外界強烈反對,舉債130多億元,“蛇吞象”收購了沃爾沃。

如今14年過去了,我們來給李書福算一算賬,這筆收購到底劃算不劃算?

1924年,沃爾沃誕生于瑞典。經過多年經營,逐漸發展成爲瑞典最大工業集團,而且也是北歐最大的汽車企業。

作爲安全帶的發明者,沃爾沃在全球汽車行業中,以安全和豪華著稱。

1999年,美國福特花費65億美元,將沃爾沃收歸旗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福特受累于品牌太多,決定丟車保帥,有意出售沃爾沃。

這個消息迅速吸引了李書福的注意,他決定收購這個北歐豪車品牌。

當時,不僅福特對于李書福很陌生,而且吉利內外也一直反對收購沃爾沃,幾乎沒有人看好。原因有三:

第一,吉利造車才十多年,底子很薄,實力很弱。當時吉利每年營收不過200億元。反觀沃爾沃有近百年悠久曆史,營收超百億美元,是吉利的四五倍。

第二,吉利資金有限,沒有那麽多錢拿來收購。當時吉利每年淨利潤約10億人民幣,而收購沃爾沃需要花費上百億,吉利要用十多年才能攢夠。

第三,美國福特是全球汽車巨頭,它用了十來年都沒能盤活沃爾沃,連年虧損的沃爾沃已成其巨大的包袱。

而吉利當時還是偏安國內華東一隅的小車企,造車實力一點也不強,在國內都不算頭部車企,在國外更是一點知名度都沒有。

這樣的吉利,即使能僥幸拿下沃爾沃,但是能比福特厲害,把沃爾沃盤活嗎?外界擔心吉利會像福特一樣,深陷在沃爾沃虧損的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不過,李書福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勇往直前”的答案。

他斬釘截鐵地對表示:“不能說福特搞不好,吉利就搞不好,美國人搞不好,中國人也搞不好,這個不一定。”

于是,李書福努力籌錢,通過各種方式融資,舉債也要收購沃爾沃。

根據當時吉利集團副總裁、首席財務官尹大慶的表述,收購沃爾沃100%股份需要18億美元,加上後續發展需要的流動資金,一共需要籌集27億美元才可以。

這27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國內,另外一半是國外的資金,其中“國內的資金中,50%以上是吉利的自有資金”。

以此核算,當時吉利自己拿出約50億人民幣,然後舉債超130億人民幣,最終完成了對沃爾沃的收購。吉利這場“蛇吞象”的壯舉,震撼了全球汽車圈。

這個中國汽車史上最大的汽車産業跨國並購案,標志著李書福帶領吉利邁開全球化步伐,也意味著世界汽車産業新格局的出現。

這次收購,讓李書福一戰成名。吉利也確實比福特厲害,最終盤活了沃爾沃。收購前,沃爾沃全球年銷量30多萬輛,如今高達70多萬輛,翻了一番。

2021年,沃爾沃在瑞典成功上市,市值高達18億美元。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2024瑞典品牌價值50強”。沃爾沃以 1751.30億瑞典克朗(折合接近170億美元)高居第二名,僅次于宜家。

這說明,相較于當年18億美元的股份收購額,李書福和吉利賺了近十倍。

更爲重要的是,沃爾沃的技術等資源,也反哺吉利高速發展。後來,吉利不僅連續五年穩居自主銷冠寶座,而且逐漸發展成爲全球化汽車集團。

收購沃爾沃,爲吉利日後收購寶騰汽車、路特斯、倫敦電動車,以及入股奔馳、阿斯頓·馬丁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如果吉利當年沒有收購沃爾沃,可能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李書福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當年戰略眼光的正確和超前,打臉了當時所有嘲諷和質疑的人的臉。

0 阅读:8

碧玉香車

簡介:停車坐愛楓林晚,碧玉妝成一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