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存儲了小米粒大小的腦組織構造數據,竟用了143萬GB的容量

科普大世界 2024-05-13 22:37:13

在神經科學的領域裏,一場革命性的突破正在悄然發生。人腦的構造有多複雜?功能有多強大?近日谷歌與哈佛大學的腦科學研究人員聯手,成功地對1立方毫米的腦組織進行了納米級建模,居然存儲了1400TB的驚人數據。

我們平時接觸的數據量,很少會到TB的級別,因爲1TB等于1024GB的容量,基本上也就是如今普通電腦的硬盤容量,那麽1400TB也就等于143.36萬GB了,而這只是一立方毫米的腦組織的建模數據存量。

一立方毫米的腦組織的體積,也就像一個小米粒的大小,科學家們卻在其中發現了5.7萬多個細胞,1.5億個神經突觸,230毫米長的微小血管等,各種精細結構不計其數,讓人十分驚歎腦組織結構的複雜程度。

這項名爲H01的重建項目,首次以納米級的分辨率展示了人類大腦中的突觸連接網絡。這項研究的核心是一個來自45歲女性癫痫患者的颞葉皮層組織樣本,大小約爲1立方毫米。通過一系列精細的處理過程,包括快速固定、染色和樹脂包埋,樣本被切成了數千個超薄切片,每個切片的厚度僅爲33.9納米。之後研究者利用多束掃描電子顯微鏡對這些切片進行了成像,獲得了總大小約1.4PB的原始二維圖像數據。

通過這種超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科學家們得以觀察到以前從未見過的細節,包括神經元之間的細微連接和細胞內部的複雜結構。通過對這些結構的分析,研究者們鑒定出了該腦區的主要細胞類型組成,並發現了一些以前未知的神經元形態和連接方式。

在獲得了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後,研究者們使用計算工具對這些二維圖像進行了拼接、對齊,並重建出了三維的體素數據。接下來,他們運用機器學習算法對體素進行神經元形態分割,並通過人工校正分割錯誤,最終構建出了這1立方毫米腦組織內所有細胞、突觸和血管等結構的三維形態。

例如,他們發現絕大多數軸突與其目標細胞僅形成一個突觸,但少數軸突卻能形成多達50個以上的突觸,與目標細胞建立特別強的連接。這種多突觸的“強連接”在興奮性和抑制性軸突中都普遍存在,其數量顯著高于隨機形成突觸時的預期水平。這一發現爲我們理解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線索。

此外,該模型還揭示了大腦中的血管系統,這對于研究大腦的能量供應和代謝過程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觀察血管與神經元的相對位置關系,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大腦中的血液流動和氧氣供應對神經元活動的影響。

然而,這一研究的挑戰也同樣巨大。首先,人腦的體積遠遠超過了這1立方毫米的樣本,要對整個大腦進行建模需要巨大的數據量和計算資源。據估計,要對整個人腦進行建模將産生高達1.76ZB的數據量,這遠遠超出了目前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的存儲容量。

其次,人腦中的神經元數量高達數千億個,突觸數量更是高達千萬億級,這使得在模型中進行准確的神經元形態分割和連接分析變得異常困難。

盡管如此,這一研究仍然爲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啓示和機會。這一成果不僅刷新了我們對大腦複雜性的認識,也爲未來的神經科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基礎。標志著人類對人腦研究的深入,也爲我們理解大腦的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視角。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算法優化,我們有望在未來實現對整個大腦的納米級建模和深入分析。這將爲我們理解大腦的工作機制、預防和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提供新的可能性和途徑。

同時,這一研究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神經科學研究中的巨大潛力和價值,爲我們探索未知的大腦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

消息來源:《環球網》5月13日報道《谷歌和哈佛聯手繪制最全最大人腦圖》

一天下降1公裏!我國空間站高度因地磁暴急速下降,已低至374公裏

敢想嗎?美國要在月球上建鐵路,還是磁懸浮!網友:先造條高鐵吧

我國建成“太陽系氣象站”,三站點橫跨200公裏,視野覆蓋全天區

21年來最強地磁暴來襲,極光大範圍可見,北緯28度都能看到

美國得州電價一日上漲近百倍,原因是大量發電廠停轉!怎麽回事?​

16 阅读:4821
评论列表
  • 2024-05-19 07:10

    大腦不單有細胞分子級存在,還有元素原子級存在,電流電子級存在、定點質子級性存,閉環磁力場存在、輻射無線電波存在,原子核級、中子級、中微子級、誇克級存在,想想心電圖腦電圖的電從哪裏來的,聲音波肌肉力量都人體制造的。

    用戶13xxx09 回覆:
    進化的如此高級如此複雜,就爲了打螺絲
    用戶59xxx35 回覆:
    舅服你[呲牙笑]
  • 什麽東西你納米級掃描數據都大

  • 2024-05-19 14:15

    有啥用呢?這麽大的信息載量中,只有不到1%能被宿主主動支配。其他都是爲生命維持、本能、潛意識、應急、容災等等基礎功能服務的。主意識之外,基礎功能的運行須求,才是消耗資源的主力

    49xxx77 回覆:
    自閉症是剔除了感情信息,增加運算速度。不好說算不算進化。
    用戶11xxx82 回覆: 49xxx77
    算吧。看到過一篇論文,說老年癡呆和高智力明顯正相關,高度隔代爆發的老年癡呆是智力進化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所以個人猜測,人體運、存總量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智力提升,會間接抑制了核心的運維和保全能力。畢竟人類的智力水平和幾千年前進步並不明顯,近乎停滯很久了。除非人類的食物、食物的吸收利用效率、盆骨寬度(胎兒腦發育太充分容易難産)再次重大進化
  • 2024-05-19 21:47

    可是我爲什麽啥都記不住呢

  • 2024-05-13 22:52

    就這個級別的存儲量,我也沒記住媳婦的生日。

    地獄在人間 回覆:
    大腦會自動清楚不重要的信息
    昵稱只允許中英文數字組合 回覆:
    大腦會自動記不住對你來說不重要的東西,所以,你媳婦對你不重要,離婚吧[摳鼻]
  • 2024-05-14 06:12

    進化論不攻自破。這麽複雜的結構進化一萬億年也不可能實現。

  • 2024-05-19 12:11

    《幽冥》,哈爾科夫[流鼻涕]

  • 2024-05-19 23:58

    每一個神經元都是一個恒星或者行星,宇宙的盡頭界限走出後就是神經元外面

  • 2024-05-19 16:51

    存進去讀不出來,容量再大有什麽用?

  • 2024-05-20 07:08

    人的腦子,並不是以所思所想爲主,我們的主動思維只是在大腦的部分區域完成。人體各個部位功能的控制和協調,都是由大腦自主完成,不受我們思想的控制。比如說心髒,我們做不到直接主動控制心跳和血壓。把人體比作手機或電腦,我們的思想活動只是一個運行的APP或者說是普通用戶,沒有管理員權限,管理員是大腦[笑著哭]

  • 2024-05-20 11:21

    這點腦容量太小了,不夠用的啊

  • 2024-05-14 07:42

    越簡單的機制反應越快,大腦應該也是這樣,它的數量龐大,但機制簡單。就好像三體裏秦國的人形計算機,機制簡單,數量龐大。

  • 2024-05-14 07:00

    牛逼[點贊]

  • 2024-05-14 20:59

    生物電腦才是未來,現在的智駕,要是有麻雀聰明,早就搞定了

  • 2024-05-19 00:03

    內容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

  • 2024-05-19 12:36

    誰創造了人類?

    武寒旭 回覆:
    女娲、神、真主、猴子。
  • 2024-05-20 16:44

    人的大腦這麽精密複雜,研究幾千年才可以

  • 2024-05-20 16:36

    可是我的爲啥寫不進去東西??

  • 2024-05-14 19:55

    萬事開頭難,每一個系列組織結構應該是有規律的動態路線,摸清了源頭系列機制,就可以化繁爲簡的推導出衍動態結果,模擬出區塊鏈動態應答,更能促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小型化,選擇外空間環境減低噪聲影響,多元化地空問答的修正應用,逐級完成破譯動態系列的序數歸納,合並成完整的衍演編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命完全可能以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長生不是夢。

  • 2024-05-14 00:21

    99.99%也是無用的,否則早就上天入海了。

    2023行者 回覆:
    因爲要處理身體機能代泄運轉!比如感知冷、熱、出汗、消化、細菌的抵抗、行走,視覺處理等等[笑著哭][笑著哭]
    牛爸 回覆:
    喝水嗆到了,就說明有一部分大腦休息了[笑著哭]
  • 2024-05-18 18:55

    修仙才是文明的最終形態

  • 2024-05-14 05:22

    大腦大部分構建,都是跟細胞之間的自動連接運轉系統。

  • 2024-05-14 16:18

    只是數量,結構仍然簡單。原理更簡單。

科普大世界

簡介:普及科學知識,增強科學能量,擴展科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