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脂管理分4檔,第3檔穩住斑塊,第4檔可能逆轉斑塊

心血管湯醫生 2024-03-28 13:17:24

在冠心病的發病過程中,膽固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爲只有膽固醇進入動脈血管壁,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而脂蛋白B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才是冠心病的致病元凶,而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都是幫助膽固醇更好地進入血管壁,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幫凶。

所以,膽固醇的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啓動、進展、並發症等階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存在。根據國外屍檢報告的結論,早在10歲左右的時候,動脈管壁上就會有脂質細胞的沉積,但是這種沉積會出現逆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逆轉能力越來越弱,讓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加重。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年齡越大,危險因素越多,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越快,表現越嚴重。

吸煙、高血脂、糖尿病等會讓血管內皮産生炎症,導致血管內皮損傷。這時,富含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就會進入動脈血管內皮下,被氧化後逐漸形成斑塊。

研究指出,對于中老年人群體,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毫摩爾每升,就能降低25%的急性心梗的發病風險。

所以,對于血脂的管理,咱們要按照指南要求,盡可能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要求的範圍內。

有人說,我們化驗單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是正常的,爲什麽還要降低呢?是不是屬于“過度治療”呢?

沒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指標,化驗單的標准是≤3.4mmol/L。我們根據心血管病的危險程度不同,對于這個指標的要求也不一樣,可以分爲4檔:一檔是≤3.4mmol/L,二檔是≤2.6mmol/L,三檔是≤1.8mmol/L,四檔是≤1.4mmol/L。

對于一般心血管危險因素的人群,比如只有高血壓,還沒有發展成嚴重的冠心病,我們要求患者積極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3.4mmol/L以下。

對于已經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合並多種危險因素,有慢性腎病,伴有血脂高的人群,這種人群屬于高危人群,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

對于已經有冠心病,糖尿病合並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合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那麽,這類人群就屬于高危患者,建議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

對于冠心病已經支架、搭橋或者近期病情不穩定,合並糖尿病,冠狀動脈多支血管病變等,都屬于超高危險人群,需要把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4mmol/L以下。

因此,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血脂的管理非常重要,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時,一般認爲斑塊不再進展,當小于1.4mmol/L時,有的研究認爲,斑塊可以出現逆轉。這對于冠心病來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0 阅读:75

心血管湯醫生

簡介:專注心血管健康咨詢與慢性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