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裁員給中國同行的啓示:競爭不是只有降價這一條路

百姓評車 2024-05-09 10:22:31

5月7日,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啓動了新一輪裁員,包括軟件、服務、工程在內的幾個部門員工在上周末已經收到裁員郵件。

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裁員了。早在2017年,特斯拉就已經裁員,當時裁掉了2%的員工。此後,2018年、2019年及2022年,特斯拉也曾分別進行裁員。

2024年4月15日,馬斯克發布全員信,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0%。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特斯拉全球擁有員工超14萬人。以10%計算,本次裁員將涉及到1.4萬人。到了5月,新一輪的裁員仍然繼續。

此前,有消息傳出特斯拉整個超級充電團隊被解散。據馬斯克發布的一份備忘錄內容顯示,整個團隊約500名員工離職。

特斯拉裁員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就是銷量增長減速。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爲38.6萬輛,同比下滑8.5%,低于華爾街預測的44.9萬輛。這還是在多次降價的情況下收獲的銷量。這也凸顯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就連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車企特斯拉也陷入了經營困境。

其次是,特斯拉財務狀況也出現了下滑。2024年一季度,特斯拉營業收入爲213.01億美元,同比下滑8.69%,一季度淨利潤爲11.3億美元,同比下滑55.07%,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的19億美元。

馬斯克在內部信中表示:“多年來,我們發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開設了多家工廠。隨著增長,某些部門出現了角色和工作職能的重複。當我們爲公司下一階段的增長做好准備時,聚焦各方面以降本增效是極其重要的。”

降價不夠,那就裁員來湊,能夠看得出來,特斯拉這一次確實是上火了。在這裏,不得不說特斯拉高層的應對措施和執行確實很迅速,也很果斷。這也給中國同行一個啓示,未來,新能源汽車或將面臨“苦日子”,競爭將更加激烈,要想改變現狀,應對措施就必須要迅速、有效。

特斯拉陷入經營困境

從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數據可知,今年Q1季度,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爲38.68萬輛,低于機構預測的43萬輛,同比下滑8.3%,環比下滑高達20.1%。同時,這也是自2020年以來,特斯拉交付量首次出現季度同比下降。

同期,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接近26.9萬輛,同比增長2.6%,但環比下降7.3%。而中國新能源市場,Q1季度整體銷量209萬輛,同比增長31.8%。其中,純電動汽車增長放緩,純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爲130.5萬輛,同比增長13.3%。

美國和中國兩個全球最重要的電動車市場,在2024年第一季度都出現了銷量增長緩慢的情況,但是特斯拉的季度銷量表現更是跟不上大盤,甚至出現了同比下滑。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把標特斯拉産品當作比拼對象的車型勝不勝數。在20~30萬價格區間內,特斯拉Model 3就有極氪007、極氪001、星際元ES、蔚來ET5、小鵬P7i、比亞迪漢、小鵬P7、智界S7等強勁對手。與其它競品相比,特斯拉車型的推新速度明顯更慢,其市場份額正在縮水。

數據顯示,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爲16%,2023年該市場占有率下滑8.2%至7.8%,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正在被趕超。

馬斯克也承認,中國的電動汽車是特斯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我們普遍認爲,中國企業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當然,在電動汽車和其他汽車領域,中國汽車都是明顯最具競爭力的。他們生産很棒的汽車,而且他們非常努力。”

現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在産品體驗、技術研發以及供應鏈方面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800V高壓充電,更長續航的電池産品供應,高速NOA和城市NOA的加速落地,特斯拉的優勢正在被追趕,有些方面甚至還落後了。更關鍵的是,中國新能源品牌的營銷方式也在發生改變,雷軍和周鴻祎在北京車展上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顯然比馬斯克更能玩轉流量,聚焦了全行業乃至全社會的焦點。

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想要獲得更多的銷量,面臨巨大的壓力。降價、裁員,只能是什麽手段管用就上什麽手段。近期還有消息傳出,或爲了縮減開支,特斯拉已放棄下一代“一體式壓鑄”工藝,轉而使用更成熟的三件式鑄造車身的方法。

未來不排除特斯拉還會祭出新的大招,我們拭目以待。

降價這條路走到頭了?

作爲特斯拉有力競爭對手的中國新能源同行,盡管它們來勢洶洶,但目前實現盈利的企業並不多。2023年,只有比亞迪和理想實現了盈利,前者盈利300億,後者118億元。其余的品牌全部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2024年中國車市的價格戰仍然在繼續,但似乎刺激效果並不是很明顯。我們以理想爲例,理想在2024年遭遇了挑戰。今年3月銷量2.9萬輛,不及此前預期的5萬輛目標。2024年Q1季度,理想汽車共計交付新車8.04萬輛。2023年3月21日,理想汽車就發布公告,將一季度的銷量預期由10萬輛至10.3萬輛下調至7.6萬輛至7.8萬輛。

4月22日,理想汽車宣布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采用全新的價格體系。這也是理想汽車首次正式宣布降價。

這是一個信號,盡管降價仍然是當下新能源品牌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但是所起到的作用正在慢慢減弱。從短期來看,價格越是不穩定,市場的觀望情緒就越嚴重。

從這個角度來看,促進銷量還需要其它方面的努力。對于特斯拉來說,寄望于更低價格的車型、FSD來擺脫低谷。所以,我們看到馬斯克在4月28日來到北京,推動了FSD在中國落地的進程。

此外,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加速推出更廉價的經適車型,計劃2025年初投放到市場,這無疑都在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市場競爭從來都不是只有降價一條路,而是多路徑來實現的。

這也給中國新能源品牌提了醒,眼光要放得更加全面,價格戰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當然,要能打價格戰,又要有足夠的研發能力,還要有快速的市場反應和執行能力。這也對車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滿足不了要求的車企,則有被淘汰的風險。這也印證了新能源車企在2024年加速淘汰的這一說法。

百姓評車

目前,價格戰打到如此程度,車企也需要有新的手段參與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特斯拉作爲全球市值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已經開始出手了,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論,至少已經快速響應起來。接下來就看其它車企如何行動了。

0 阅读:80

百姓評車

簡介:最接地氣的汽車新媒體 彙聚來自百姓的汽車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