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上下嘴皮一碰,碰出罕見一幕:中印武器跑到烏克蘭激戰了

兵器視頻 2024-04-09 13:05:41

誰說中印武器在烏克蘭交鋒了?中印兩國罕見在一件事上達成一致,堅決不上美國當!

前言:前線炮彈亂飛,在俄軍轟炸下,烏克蘭彈藥不足已成事實,就連烏總統澤連斯基都埋怨到,“一旦西方武器到位不及時,烏克蘭就會面臨巨大威脅,造成人員損傷”。誰料這番話點醒西方媒體,大肆拿軍援炒作,企圖將中印拉下水。

(圖解:美媒聲稱烏克蘭獲得了印度生産的155毫米炮彈)

1、美媒消息一出,全球嘩然

美媒親手導演一出大戲,直接將中、印、俄、烏乃至西方全體拖下水?

美國《新聞周刊》故技重施,上下嘴皮子一碰,碰出罕見一幕,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宣稱中國和印度武器都下場參戰,在烏克蘭發生激烈交鋒。

其原話是:

烏克蘭炮手使用了不少印度制造的炮彈,去襲擊俄羅斯陣地,俄軍則使用越來越多的中國武器,從四旋翼無人機到高爾夫球車式運輸車。試想,烏軍用印度制造的炮彈,炸翻了運輸俄軍的中國制造車輛,這難道不算中印武器前線對決?

而該媒體拿出的證據是:

在俄軍不斷猛烈襲擊下,烏軍對155毫米炮彈需求日益高漲,這對于美國、加拿大、波蘭、印度等生産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但出于對俄羅斯方面的考慮,印度無法直接向烏克蘭提供炮彈,只能先出售給歐洲國家,而後再由對方運往烏克蘭。

報道中,美媒明確提及這樣一個“中轉”國家——斯洛文尼亞。

該國作爲歐盟成員國和北約成員國,俄烏沖突爆發後,其總理便與克羅地亞、斯洛伐克總理共同訪烏,以示對烏克蘭的支持。訪問期間,其還承諾會支持烏克蘭歐洲化進程,如加入歐盟。

緊隨其後,烏軍也發布視頻稱,可能獲得了與“蟹”式自行榴彈炮兼容的印度制造155毫米炮彈。

(圖解:俄烏沖突期間,俄羅斯石油價格下跌,中印成爲兩大買家)

2、面對美媒的話,中印態度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美媒的話,中國、印度與斯洛文尼亞態度一致,即:未出口過,也未發送過。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斯瓦爾斷然否認,他稱,自己看到了一些相關報道,可以明確的是,印度從未向烏克蘭提供一枚炮彈。

至于“通過中轉國援助烏克蘭”說辭,斯洛文尼亞也發表聲明批評美媒《新聞周刊》報道“假新聞”。不僅如此,該國還氣憤地稱,斯洛文尼亞早已成爲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上述媒體不實的報道,很可能會損害到其國際作用。

說到這裏,其實已經明了,所謂“中印在烏克蘭前線激戰”一事,只是美西方故意挑撥兩個國家關系而炮制的謊言。

至于爲何?有分析認爲,這是因爲印度在俄烏沖突期間,一直拒絕幫助西方制裁俄羅斯,不僅如此,印度還頂住壓力,從俄羅斯采購大量低價折扣原油,此舉影響到西方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

2022年,印度在俄羅斯遭受西方制裁的情況下,不惜改用人民幣進口大量俄油,而後再出口到歐洲,這番動作,給印度帶來巨大收益。數據顯示,2022年底時,俄油折扣幾乎達到17%-20%,即便後期價格上漲,印度也沒有放棄購買。

當然,除了印度之外,中國也是俄油的另一大賣家,兩個國家對俄羅斯石油的“支持”,無疑是美西方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其利用軍援對中印關系大做文章,說白了,並不算太意外。

(圖解:美西方軍援烏克蘭的同時,不允許其他國家幫助俄羅斯)

3、始終堅守底線,不援助自有原因

事實上,中國是否爲俄羅斯提供武器,一直是西方最關注的問題。

美西方想要幫助烏克蘭拖住俄羅斯腳步,但奈何西方軍工生産能力不足,面對俄軍的猛烈轟炸,單憑零星的武器裝備,並不足以幫助烏克蘭耗盡俄羅斯彈藥。

這些年來,中國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制造業産能占據了全球40%,一旦向俄羅斯提供彈藥和武器,美西方軍工産能根本無法應對。而烏克蘭戰敗,對于西方霸權體系來說,必然是致命性打擊。

正因如此,美國、法國等國家官員才會不止一次喊話中國,禁止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現在更是抓住澤連斯基“缺少彈藥”一番話大做文章,另辟蹊徑妄想將中印拉下水,以此削弱對俄羅斯的支持力度。

(圖解:美官員曾手持裝有白色粉末的試管,稱伊拉克在研制化學武器,由此發動伊拉克戰爭)

但不斷對方如何擔憂,中國始終堅守底線。

出于國家既定政策,我們在俄烏問題上,向來是促和勸談。

要知道,促和勸談的前提,是不火上澆油,所以,不向俄、烏提供任何武器彈藥支持,就是我們的基本立場。按照這個邏輯,中國在很早之前,還限制了軍用無人機出口,這再一次從側面證明,中國對不擴大俄烏沖突局勢的負責任態度。

因此,美西方又是警告、又是挑撥,根本沒必要。

日本國際關系專家斯蒂芬·納吉嘲諷道,“美媒的報道,不禁讓人聯想到當年美國以‘致命化學武器’爲由,發動伊拉克戰爭一事”。

總的來說,美國這一拙劣的挑撥離間手段,中國不上當,印度也不會上當。

3 阅读:1929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