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入局車險,是大有可爲還是無知冒險?

一只車轱辘 2024-05-09 02:10:57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在持續增長,與之相伴的新能源車險市場也蓬勃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能源車企也紛紛入局新能源車險市場。

5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批複,同意深圳比亞迪財産保險有限公司在部分省市的交強險條款和費率。這也意味著,比亞迪可以開始賣保險了。

作爲國內首家全資控股財險公司的車企,比亞迪入局車險市場備受關注。行業都在關注比亞迪是否能帶動行業保費下調,並爲新能源車險的定價、風控等問題帶來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特斯拉、小鵬、理想、蔚來等新能源車企早已加入“保險大軍”。于是乎,我們看到業界對車企如何經營車險是充滿期待的,甚至很多輿論將其視爲車險行業的“鲶魚效應”。當然,前路也並非坦途。

比亞迪拿下車險入場券

伴隨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以及車險綜合改革,新能源車險逐漸爲行業所重視。此次比亞迪入局,無疑又是賺足了眼球。早在去年5月,比亞迪便斥資36億元收購了易安財險,而且持股比例爲100%,易安財險數月後更名爲比亞迪財險。比亞迪于今年4月宣布,經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核准,已任命王勇爲深圳比亞迪財險總經理。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比亞迪財險在安徽、江西、山東(不含青島)、河南、湖南、廣東、陝西和深圳地區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的費率浮動系數。這意味著,比亞迪財險開展新能源車險業務又向前一步。

可以感受到,比亞迪下場做保險的決心和行動堅定而迅速。比亞迪加快車險布局的背後,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保費的快速增長,這對新能源車企來說無疑是一塊“大蛋糕”。要知道,比亞迪2022年和2023年都衛冕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比亞迪財險僅開展自家新能源汽車的業務,就有可能成爲國內最大的新能源車險公司。

比亞迪具有大量的行車數據和客戶資源優勢,對新能源車輛的性能和風險有較爲准確的了解,不僅可以提供更加適合新能源車主的保險産品,也可以在理賠估損、維修服務等新能源車險經營環節獲得市場競爭優勢。不可否認,比亞迪車險留給市場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

實際上,比亞迪並不是最先入局車險的新能源車企。2018年7月,小鵬成立了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特斯拉在中國注冊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1月,蔚來保險經紀成立。6月,理想汽車也通過收購銀建保險經紀公司曲線入場。

車企涉險能否撼動市場

至此,新能源車企比亞迪、特斯拉、小鵬、理想等紛紛完成了保險業的布局。車企涉足車險可以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但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車險行業,新能源車險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衆所周知,目前的新能源車險市場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大部分保險公司都處于虧損或者微盈的狀態,原因是新能源車發展不久,車輛和事故數據量不夠,無法准確核准新能源車風險,所以新能源車普遍存在出險率高、維修成本高、賠付率高等問題。

其實車企在燃油車時代也嘗試過入局車險,但業績也都不如人意。比如,吉利入主後的合衆財險,其管理層變動頻繁,業績也不理想;廣汽入股的衆誠保險,是首批挂牌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産品的保險公司之一。自成立以來,其車險業務就未走出承保虧損期。

由此可見,比亞迪布局車險也不能過于樂觀。雖然新能源車企有天生的數據優勢,但其入局保險行業存在資金能力、運營經驗以及網點布局等壁壘限制。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日之功,比亞迪從入局到跑通業務模式還要一些時間,中間困難肯定不小。未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成爲比亞迪能否成功玩轉車險的關鍵所在。

如今,車企跨界保險已經成爲常態,比亞迪入局合情合理。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車險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車企布局車險存在的風險因素也有不少,國內新能源車險仍在摸索中前進。總之,萬事開頭難,比亞迪等車企推出車險,只是這場挑戰的開始,讓我們拭目以待。

0 阅读:0

一只車轱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