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抵達哈爾濱,節奏快、日程緊、安排多,希望傳遞怎樣的信息?

鳳凰衛視 2024-05-17 11:50:23

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啓新任期之後首次外訪,到訪中國,停留兩天。除了北京,普京還到訪哈爾濱。有內地學者分析認爲,到訪哈爾濱反映出普京希望推動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發,而就任後首訪選擇中國,則說明他的外交天平正在調整。

普京17日淩晨抵達哈爾濱的機場,獲在場的中方官員迎接。

普京在當地的主要活動是出席第八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和第四屆俄中地方合作論壇開幕式,並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和教授交流,還將參觀東正教聖母守護教堂,以及到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紀念碑坐落哈爾濱市南崗區博物館廣場西側,是蘇聯紅軍指揮部在1945年爲紀念陣亡的蘇軍戰士修建。

鳳凰衛視記者 霍偉偉:

這次普京訪華兩天,行程時間很短。但是,他還是選擇到哈爾濱進行訪問,您認爲他爲什麽會選擇到哈爾濱進行訪問,希望傳遞怎樣的一個信息呢?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 陳憲良:

選擇了哈爾濱,也是對他遠東地區的重視。要想遠東很好的開發,他和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彼此的聯系、接觸還是必要的。蘇聯解體以來,遠東地區的開發,始終是俄羅斯的一大心病。至少有一點,遠東這麽多年來開發是不夠理想。

要推進遠東地區開發,也要促進中俄兩國民間交流。中俄邊境線4300多公裏,其中近四分之三在黑龍江。學者認爲普京訪問黑龍江,目的還包括推動兩國邊境地區更緊密的人文互動。

對于普京就任之後首次外訪選擇中國,而不是過去慣例上的先訪問斯拉夫國家。專家認爲,這是俄羅斯的外交天平在調整,中俄各領域的互補性強。以經貿領域爲例,近些年來能夠快速增長,也是得益于兩國産業間的互補性。

鳳凰衛視記者 霍偉偉:

對于中俄貿易這樣的快速發展,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爲說,這種可持續性是比較低的,未來可持續性沒有得到提升或保障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會中斷掉這樣的快速增長,您認同這樣的觀點嗎?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 陳憲良: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雙方是“兩好搭一好”,這是一種互補。俄羅斯可能也有一些人認爲,出口能源、原材料、初級産品感覺自己吃虧,這個是和俄羅斯自身有關系,不是和我們有關系的,本身它的結構就是以能源爲主,生産企業也是這樣,包括它本身的財政投資也都是這樣,必然促使它大量出口能源,它不出給中國,可能也得出口給其他國家,包括現在的印度。

普遍的分析都認爲,中俄關系近年來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根基還是在于中俄兩國之間的互補性。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的,未來中俄關系發展,要積極地尋找兩國利益的彙合點,彼此成就。其實,彼此成就也是任何國與國關系發展的最根本邏輯。

來源:鳳凰衛視霍偉偉、鍾明亮、徐翊軒 哈爾濱報道

編輯:木木

33 阅读:17586
评论列表
  • 墨染 16
    2024-05-17 18:28

    祝中國和俄羅斯友誼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