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開國大將譚政被關9年後,毛主席突然問:譚政哪裏去了?

追夢的年 2024-05-03 22:25:09

1927年9月,毛主席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這是人民軍隊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後來有不少開國將帥從中走出。

不過正如毛主席在政治思想方面極有建樹一樣,從秋收起義走出的開國將帥也以政工幹部爲首,像開國元帥羅榮桓和開國大將譚政。

相比較起來,羅榮桓的能力要全面一些,而譚政的命運要坎坷一些。

譚政早年曾是毛主席的秘書,戰爭年代主要在後方工作,等到了新中國成立的60年代,他還受到過很大的沖擊,導致有15年波折歲月,哎。

譚政能參加革命,跟另一位大將陳赓有很大關系。兩人是發小,譚政還是陳赓的妹夫。

陳赓參軍以後就經常寫信回鄉動員,譚政最終在1927年受其感召,投筆從戎進入了國民革命軍。

這個選擇對譚政來說至關重要,同年他還經曆了幾件大事——參加秋收起義、隨部隊上井岡山、成爲毛主席的秘書。他到毛主席身邊的第一天,兩人發現互相竟早已相識。

當時主席拿著譚政的入黨志願書觀看,發現他的曾用名是“譚世銘”,就問:你的嶽父是不是叫陳紹純?

譚政很驚訝:您是怎麽知道的?主席笑笑,就說起一段往事。

原來毛主席曾經到湘鄉考察農民運動,正好住在 陳紹純(陳赓之父)家裏,兩人相談甚歡。

陳紹純告訴毛主席,自己的女婿譚世銘最近要到武漢去投奔國民革命軍。主席就記住了這個名字。

譚政聽後也非常激動:嶽父跟我講過你,要我一定找到韶山沖的毛澤東,見到毛澤東時轉告“湘鄉二都柳樹鋪的陳紹純,接受他的主張,把陳赓等幾個崽女,都送去革命了,現在又送來了女婿譚政。”還說你日後一定能教導指引我走上正道。

這個覺悟讓毛主席非常感慨,約好等將來革命成功,譚政要帶著自己去看望陳老。

擔任毛主席秘書後,譚政就每天跟著做會議記錄、搞調研、抄文件。經常是主席搞到深夜,譚政也要陪到深夜。

不過這種近乎耳提面命似的工作,讓譚政進步得非常快,他協助起草的《井岡山的鬥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爲什麽能夠存在》《古田會議決議》等文獻可以說影響至今。

後來主席不想耽誤譚政的前程,就讓他出去發展。因爲有良好的基礎,譚政往後幹得極爲出色,一直都是人民軍隊的優秀政工幹部,許多重要條例、管理規定都出自他手。

尤其是在東北期間,譚政先代替病重的羅帥主管整個戰區的思想工作,等羅帥從蘇聯回來又轉而負責東北土改、剿匪、二線兵團建設等方面的事務,是我軍能夠勝利的大功臣。

新中國成立後,譚政曆任解放軍總政第一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要職。鑒于他突出的貢獻,1955年中央授予他大將軍銜。

1956年,羅帥因身體不適主動辭去總政治部主任、總幹部管理部部長職務,分別由譚政、蕭華接任。不久譚政還兼任軍委常委,稱得上位高權重。

能得毛主席信任、還負責核心崗位,怎麽看譚政都不會遇到什麽大問題。奈何在1960年,他還是受到了沖擊。

之所以如此反常,主要在于主席的另一位愛將——林總在背後起作用。兩人倒沒有什麽私人恩怨,只是在工作作風上有很大差別。

譚政是一位務實的政工幹部,1958年去沿海視察國防工事情況時,發現部隊受社會風氣影響,片面追求速度、不抓緊質量,導致事故增多。

很快他就授意《解放軍報》刊發《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實事求是》等文章,強調要實事求是,這與當時的主流意見不符。

後來的幾次運動,譚政也沒有任何狂熱的表現,從而被批評“思想遲鈍”、“按兵不動”。

尤其是1959年的廬山,不少人都特別激動,譚政這個總政治部主任卻堅持原則,沒有跟風,此舉引得一些人不滿。

林總接任爲國防部長後,出現了很多形式主義的事,這讓譚政感覺很別扭。

而林總上台首次召開的部署軍隊工作會議上,譚政做的報告沒有任何對上級的贊頌,這不符合迎接新領導的慣例;

1960年,有一篇帶了很多“天才”、“優秀統帥”字眼的文章要在軍隊刊物中發表,譚政看後覺得過于吹捧個人,就出手阻止。

還有很多次,林提出的政策,譚政也不支持。雖然說譚政是堅持原則,但在林看來就是反對自己,所以1960年他被扣上很多帽子,最終多個職務被撤銷,開始被邊緣化。

對于這個結果,譚政百思不得其解,他認爲自己工作上雖有不足,但不至于嚴重到這種程度,他滿腹委屈地去找羅帥傾述,可羅帥也沒有辦法。

當時他頭上有一頂帽子是“彭、黃軍事俱樂部中的政治部主任”,結果後來他真的跟彭、黃有了點聯系。

1965年,譚政被調去擔任福建省第五副省長,這年彭老總調爲西南大三線第三副主任,黃克誠調爲山西省副省長。

可工作都還沒熟悉,大運動就開始了,三人又被押回北京交給衛戍區監護,生活在公主墳什坊院,按照順序被稱爲1號、2號、3號。他們的經曆也是令人唏噓。

1973年,譚政聽說很多老幹部已經被“解放”出來,就寫了封信交上去:主席,我年已六十有七,身體日見衰老,病痛日見增加,希望對我的問題從寬處理。

毛主席很快批示:紀、汪酌處,同時印發政治局各同志。可不知爲何,事情沒能推動下去。

直到1975年春節前後,有人彙報老幹部們的情況,主席突然問道:那個譚政哪裏去了?”有關部門趕緊將他的有關情況上報,不久後,譚政終于得到了解放。

家人去接時,發現他目光呆滯,言語遲鈍,很難想象那段日子遭受了什麽樣的折磨。後來上級下達命令:譚政無大過錯,安排擔任軍委顧問。

雖然此時譚政身體已很不好,但能重新出來工作,他還是飽含熱情,經常會下一線部隊視察,後來又撰寫出關于軍隊政工曆史的文稿,成爲軍史的財富。

可惜從1960年至1975年這段生涯,尤其是那9年被關押的日子對他身心造成了巨大打擊。1980年,譚政再也堅持不住,病倒在床,沒有精力再工作。

住院期間,徐向前給譚政寫過一封信,裏面有一句“您對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建樹、您對革命作出的貢獻,是永不磨滅的。”

譚政看後痛哭出聲,似乎這麽多年的委屈終于得到了宣泄。1988年,譚政病逝,享年82歲。

4 阅读:3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