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學智兩次授上將,成我軍唯一“六星上將”,抗美援朝建奇功

寶寶說過去 2024-05-17 21:03:12

六合同風,九州同貫。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爲維護國家穩定作出了很多努力。

在這其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便爲我國鞏固邊防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軍民也與朝鮮締結了深厚友誼。在這場戰役中,表現突出的將領不計其數。

在這些卓越的將領中,洪學智上將更是以“機智救彭德懷”的突出事迹,令人刮目相看。數年後,時任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再次見到洪學智上將時卻疑惑不解,他奇怪的問道:“你怎麽還是上將?”

聽到此話,洪學智哈哈大笑。

面對金日成的疑問,洪學智會回答什麽?一切還得從洪上將的故事說起……

我是“三忠”分子

“我覺著我自己是三忠分子!”

面對對方的苛責,洪學智上將把浸透著汗水的毛巾扔在地上,毫無懼色地看著他們,讓他們“回去再好好調查調查”。

對面的人沒想到洪學智上將如此剛直不屈,他們本想再多說幾句,但在洪學智上將的威嚴下還是怯場了,只能灰溜溜離開。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洪學智上將因爲種種原因曾被下放至吉林省種地。

當時洪學智上將年歲已高,但還是堅持與年輕人同吃同住,做了很多又累又髒的活。

在相關的專案組幾次來“督查”後,洪學智上將很生氣的說:“我倒覺得我是三忠分子!”

洪學智上將在加入我黨後的表現無可挑剔,還屢次立功。不久後,他這番響徹天地的“三忠分子”言論也傳入了在北京的毛主席耳朵裏。

毛主席頗爲感觸,對身邊的人說:“最近很久沒見洪學智了,讓他回北京看看我。”

後來,在吉林進行勞改生活之後,一次回北京開會時,洪學智聽到此話感動不已。

洪學智上將震耳欲聾的“三忠分子”宣言,在他早年的革命經曆中就得以窺見。

洪學智上將出生于安徽省金寨縣的一個小村莊,自小家庭貧困,父母種地獲得的收成已經不能滿足他和家人的需要。迫于生計,洪學智上將不得不在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

彼時,農業大省的農民和工人運動風起雲湧,因爲自己的貧困不堪的童年經曆,洪學智小小年紀就對目的爲“解救勞苦的貧民大衆”的運動頗爲感觸。

我黨在1921年成立後,一直都與農民和工人保持著密切聯系,注重做廣大農工的思想工作,洪學智上將也受此影響。

1928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雖然在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運動下失敗了,但我黨播種的紅色種子並沒有因此就遭到破壞,反而生根發芽,吸引了大批看的清、想的明白的民衆加入了我黨。

我黨也實現了革命路線上的突破,明白了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共産主義深深吸引的洪學智上將,積極參與了我黨在安徽組織的幾次農民戰爭,並表現突出。1929年,洪學智上將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那麽加入我黨後,洪學智上將又爲我黨作出了什麽貢獻?

突出的後勤工作才能

“黨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加入我黨後,由于能力突出,洪學智很快就被黨中央注意到,任職了紅四方面黨支部的支部書記。

彼時,在國民黨反動派血腥破壞與我黨的第一次合作後,我黨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在井岡山上建設了革命根據地。

我黨轉變“城市包圍農村”的過往路線,將蘇聯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決定以“農村包圍城市”,爭取中國革命的勝利。

在這樣的戰略作指導下,如何維護革命根據地的安全就顯得尤爲重要。

洪學智上將擔任紅四方面軍的黨支部書記後,經常實地勘探革命根據地內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和紅軍的後勤供應狀況。

從小家中貧寒的洪學智上將,對如何儲存糧食、如何保障糧食的穩定供應,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

在國民黨反動派幾次發動對革命根據地的“大圍剿”後,雖最初的幾次我黨都有驚無險的成功化解了危機,但洪學智上將從我黨簡陋的後勤系統中看到了不足。

紅軍在戰鬥中的供應,好幾次都險些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住漏洞、快要完全切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洪學智上將決定不能坐視不理,這樣只會使紅軍作戰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增加。要想保持長久的作戰能力,完善的後勤保障系統必不可少。

于是,洪學智上將開始日夜翻閱軍事書籍,再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研制出了一套符合紅軍當前實際的後勤建設方案。

洪學智立刻將這套理論應用在了紅四方面軍中,取得了卓越成效。黨中央注意到了紅四在後勤上的重大突破,也將洪學智上將的成果推廣開來。

然而,就在洪學智上將被黨中央安排布置紅軍全軍的後勤工作時,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行動卻因出現重大失誤而失敗了,紅軍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長征開始了。

1935年,洪學智被迫暫時停止了對我黨後勤系統的完善工作,隨紅四方面軍長征。

“中華民族一家親!看到這些少數民族弟兄生活的這麽差,莊稼地全毀了,我很痛心!”在少數民族地區,看到少數民族兄弟的耕地質量相當差勁的情況,洪學智上將在積極開展民族工作的同時,再次展現出了自己對糧食供應工作的“掌控力”。

經過洪學智上將的管理與調整,當地的耕地質量顯著上升,也相應的修建了防禦工程,不用再擔心當地國民黨反動派對糧食的大範圍搜刮了。

這件事,再次使洪學智上將在後勤工作方面的威望顯著提升,更讓我黨在少數民族地區贏得了更多人的好感。

不久後,長征勝利結束。國內形勢風起雲湧,隨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國共第二次合作也展開了。

洪學智上將不僅在抗日戰爭中表現突出,他在解放戰爭中對軍隊的指揮和對後勤工作的掌控也使國民黨反動派深受震撼。

在建國後的第一次授銜中,洪學智上將獲得上將軍銜,成爲開國元老之一。

不久後,朝鮮戰爭爆發,洪學智隨彭德懷司令來到朝鮮戰場,在這裏,他更是創造出“救彭老總”的奇迹,他是怎麽做到的呢?

史無前例的第二次授銜

朝鮮戰場上,由于我國在建國初期的武器裝備較爲落後,志願軍在面對裝備精良的美軍時,失去了制空權。

這一度導致我軍的戰鬥十分被動,美軍不時會派出轟炸機在志願軍上空盤旋,扔下幾枚殺傷力很大的導彈,很多志願軍將士與朝鮮士兵因此犧牲。

在面臨了多次大範圍的轟炸後,洪學智上將非常重視防空工作。

雖然在當時並沒有相應的可以制裁美軍轟炸機的武器設備,但洪學智上將發動了自己在作戰中積累的戰鬥經驗,他覺得“既然打不過,那難道還躲不起嗎!”

爲了避免在美軍下次轟炸到來時,志願軍再次因來不及轉移而損失慘重,洪學智立刻著手修建防空洞。

但某日,彭德懷彭老總從前線回來看到指揮部附近“大興土木”時,卻不悅的叫負責的士兵過來問話:“我問你,這是在幹嘛?”

士兵行禮後說:“報告總司令,這是洪學智將軍讓我們在指揮部附近修建防空洞呢!說是這樣才能在美國佬轟炸的時候及時轉移,保護您的安全!”

但彭德懷卻覺得沒必要這樣大動幹戈,難道在山體上修建一個防空洞就能保障人的安全嗎?該被炸掉的還是要被炸掉!這樣簡陋的防空洞並不牢固,還浪費了人力物力!彭德懷皺著眉把洪學智叫來,讓他不要再浪費時間做這樣的事了。

洪學智詳細的解釋了一下防空洞運作的原理,但彭德懷顯然沒聽進去,擺了擺手就走了。洪學智只好“違背命令”,繼續修建防空洞。

多日後,彭德懷回到指揮部,看到防空洞已經建成,心裏更是有些惱火。

還沒等回到住處把洪學智叫來,彭德懷就在指揮的屋子看到自己日日觀看的“地圖”不見了!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一問說是洪學智拿走放到防空洞裏了:“報告!洪將軍說您不肯自己主動去防空洞,他只好拿走您心愛的地圖,逼著您去了!”

“這個洪學智,反了他了!”彭德懷生氣的去防空洞找到洪學智,正准備對他進行的嚴厲批評。

就在這時,地面上方傳來巨大的轟炸聲,防空洞內震動了許久,很多塵土掉落,但總體十分穩定。

原來,美軍摸到了指揮部的所在地,企圖炸死志願軍的高級指揮人員。

要不是洪學智事先機智的將彭德懷轉移進防空洞,恐怕後果難以想象。彭德懷再也不懷疑防空洞的作用,兩人的“矛盾”也冰釋前嫌。

抗美援朝勝利後,洪學智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此時,新時期的最高軍銜便是上將。

在面對金日成的詢問時,洪學智淡然一笑:“新時期總有些變化,但我對祖國的愛始終不變。”

結語

洪學智上將對黨和人民的熱愛,我們從他的成長經曆中便可以看出來。

我們要學習洪學智上將對兩次授銜後淡泊的心態,始終保持對國家的忠誠于熱愛,繼續爲祖國做出更大更突出的貢獻!

讓我們致敬像洪學智上將這樣爲黨的事業鞠躬盡瘁的開國將領們,從他們的手中接過曆史的接力棒!

作者:啓禾編輯:夜雨聲煩參考文獻:洪學智百度百科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