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第一美:關于她的10個故事

讀者人物 2024-02-10 15:07:42

今年春晚你看了嗎?

大家恍惚有種錯覺,覺得春晚40年了。事實是不止,它起源于1979年央視迎新春文藝晚會,正式開辦于1983年。

之所以産生這種錯覺,是因爲公認最好的一屆春晚在1984年,神仙打架,經典若幹。

近期短視頻平台最火的懷舊話題之一,就是甲子鼠年那一場春晚。

嗯,暴露年齡的時刻到了。

今天就盤點一下,關于那場春晚的10個故事。

1

1984年春晚總導演是黃一鶴和張淑芬,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第一次出現港台主持人和演員,第一次出現小品,春晚固定落幕曲《難忘今宵》也是第一次出現。

▲李谷一《難忘今宵》

2

奚秀蘭成爲第一位在春晚表演的港台歌手,她唱了一首《阿裏山的姑娘》。

▲奚秀蘭《阿裏山的姑娘》

對于港台地區藝人首度上春晚這件事,當時有關部門進行過多輪研究,終于在臘月二十七予以批准。

主持人陣容是雷打不動的馬季姜昆CP,還有曾被稱爲“八十年代第一美女”的女演員姜黎黎,另兩位是來自香港的陳思思、來自台灣省的黃阿原。

▲主持人之一姜黎黎

3

馬季先生除了擔綱主持人,當然還要做本職工作,說相聲。

相聲《宇宙牌香煙》,他一口氣報出了47個國家和地區,行雲流水,德芙般絲滑。

▲馬季《宇宙牌香煙》

對于電視機前很多孩子來說,第一次知道那麽多國家的名字,哦,世界原來那麽大。

在馬季先生說這段相聲的時候,宇宙香煙這個牌子只是虛構。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黑龍江省的穆棱卷煙廠火速搶注了宇宙牌香煙商標,還請馬季先生做代言。

▲宇宙牌香煙廣告畫

宇宙牌香煙立刻成爲當年爆款,穆棱卷煙廠的納稅一度占了當地的半壁江山。當年一包宇宙煙價格大約是2塊錢,價格不菲,但還是被男孩子們爭搶。

直到2003年,宇宙牌香煙停産。2006年,馬季老先生也走了。

4

上世紀80年代初,最火的電影一定是《少林寺》,人們由此認識了功夫巨星李連傑。

鄭緒岚演唱的主題曲《牧羊曲》紅遍大江南北,當然也在1984年春晚上再次征服了觀衆的耳朵。

▲鄭緒岚《牧羊曲》

少林弟子是俠骨,牧羊少女是柔情,俠骨柔情自古打動人心。

最近幾年,李連傑頻頻因爲“病容蒼老”登上熱搜。當年的小虎,真的老了。

歲月不饒人,我又何嘗饒過歲月。英雄也會遲暮,人終將與自己和解。

5

“我看到了有頭發的陳佩斯!”

這聲驚呼是許多網友刷到1984年春晚視頻的第一反應。

陳老師必須有頭發,畢竟當時他和CP朱老師,都還是30歲的年輕人。

他倆創造了一個詞——小品。

史上第一支小品,竟因爲太過搞笑,差點不能登台。

《吃面條》試演的時候,觀衆笑瘋了,有人直接笑得鑽到桌子底下,捂著肚子爬不起來。

▲陳佩斯、朱時茂《吃面條》,下同

春節晚會,讓全國觀衆這麽笑,到底行不行?成了當時爭議最大的聲音。一部分人認爲,這個節目沒有任何教育意義,怎麽能上?

除夕夜,導演黃一鶴急瘋了,直到節目正式開播前半小時,仍然沒人敢給這個節目拍板。

到最後,黃一鶴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做賭注,決定上。

結果節目一炮而紅。一把椅子,一個桶,一只碗,一雙筷子,陳佩斯老師對著空氣連嗦四碗面,無實物表演把全體觀衆笑出腹肌。

從此,春晚第一個小品誕生。

另一個番外是,陳佩斯一上台就即興發揮:導演,您好,您抽煙~~我剛那兒買的宇宙牌香煙!

完美call back馬季先生,立刻引發滿堂喝彩。

黃一鶴贏了,因爲他堅信,沒有人能拒絕笑聲,拒絕快樂。

不要被“意義”所累,活久了就明白,快樂本身就是一種無可替代的意義。

6

《繁花》熱播,“教父”爺叔這個人物,讓90歲的遊本昌老師重新刷爆年輕人朋友圈。

1984年春晚,遊本昌老師50歲,表演了一出啞劇《淋浴》。

▲遊本昌《淋浴》

劇情無比簡單——浴室歌神,沖澡正嗨,突然遭遇停水,滿臉香皂沫無法自拔,呼號無門,痛苦掙紮。一句台詞都沒有,卻逼真得好像在你生活裏裝了攝像頭。

隔了一年,遊本昌老師就迎來他前半生最火的標簽:濟公。

哪有一夜爆紅,都是厚積薄發。

7

馬蘭老師當年只有22歲,一曲黃梅戲選段《女驸馬》驚豔了全場。

她穿粉色套裙,戴珍珠項鏈,過耳微卷發,這真的是當年女孩子們能想象到最時髦、最唯美的裝束了。

▲馬蘭《女驸馬》

她沒有登台,鞠了一躬,就站在觀衆中間演唱起來,唱腔明亮清麗,節奏快而不亂,既豪情又婉轉。

當時的女明星,圓臉居多,都珠圓玉潤的,不刻意減肥,普通女孩子也沒有那麽多身材焦慮。可是那時候大家都發量蓬勃,沒有黑眼圈,現在回看,真是氣血充盈的元氣美啊。

8

另一位國民級女明星是朱明瑛,《回娘家》喜感嬌俏,流行了許多年。

朱明瑛老師一連唱了三首,《大海啊故鄉》《莫愁啊莫愁》,但還是《回娘家》最著名。

▲朱明瑛《回娘家》

這首歌是翻唱,原唱是鄧麗君,原名《小媳婦回娘家》。因爲當年鄧麗君被禁,所以上報的歌曲屬性是“河北民歌”,這也沒錯——鄧麗君祖籍是河北省大名縣。

▲鄧麗君原版《回娘家》

一個冷知識:紅遍兩岸的鄧麗君,一直沒有上過央視春晚。

其實,春晚曾經三次向鄧麗君發出過邀請,鄧麗君也特別開心,其中1988年,她連歌曲和演出服都准備好了,可就在正式演出前幾天,因爲兩岸關系的特殊,鄧麗君受到一些人的強烈阻撓,春晚之行被迫中斷,直到1995年英年早逝,她也沒能實現“回娘家”的心願。

有些人,有些記憶,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9

1984年春晚還有一層意義,是春晚“商業化元年”。

當時中央電視台正式開始征詢廣告,但具備廣告意識的廠家並不多,招商十分冷清。最終,曾與央視有業務聯系的山東老字號康巴絲鍾表伸出援手,用一車鍾表抵了廣告費,大概3000只。

此後斷斷續續有8年,農曆新年零點整,“康巴絲爲您報時”傳遍千家萬戶。

▲網友回憶

10

1984年零點報時之後,一位灰色中山裝、戴眼鏡的青年登台。

他叫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成爲傳世經典。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

1982年,日本在教科書上悍然篡改侵華曆史,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怒不可遏,寫下這首《我的中國心》。

當時香港無人敢主動演唱這首歌,怕被抵制。黃霑找到在九龍電子表廠上班的業余歌手張明敏,張明敏立刻答應了。錄完之後,張明敏又回到電子表廠繼續當工人。

直到1984年央視籌備春晚,導演想請一位香港歌手來唱首歌,于是又找到了張明敏。

他克服重重顧慮和阻礙,勇敢來到內地。而春晚也傾盡所能,給了他和這首歌最好的舞台和氛圍。

所有節目都是6台攝像機拍攝,這首歌臨時增加爲12台攝像機,360°視角拍攝。觀衆席每一個座位上都有兩面小紅旗,大家揮動起小紅旗,“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的歌聲激蕩,人們熱淚盈眶。

1984年春晚,笑點和淚點都特別多。黃一鶴導演,也已經在2019年走了。

懷念過去,並非挑剔現在。我真心認爲,凡事不要落入“厚古薄今”的窠臼。

▲有網友在尋找1984年春晚鏡頭裏兩個可愛的小朋友,如今也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了

記憶本身就是一層柔美的濾鏡,過濾掉貧乏,定格了溫馨。不是現在的大席不豐盛,只是記憶裏的一碗餃子,家的味道太濃而已。

我們懷念舊時光,其實是懷念過去的自己。

是“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的唏噓。

春晚四十年,你最喜歡,或者最想吐槽哪個節目呢?評論區說~

2 阅读:233
评论列表
  • 2024-02-11 14:07

    又省錢又好看,笑聲不斷歌聲悅耳,溫馨美好印象深刻。後邊那兩位小朋友中男孩是知名演員姬麒麟的兒子姬晨牧,現在也是演員。

讀者人物

簡介:不是每一種觀點,都可以叫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