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權益觀察|馬太效應下,兩輪電動車質量與售後仍是關鍵問題

港灣商業觀察 2024-03-17 22:08:48

《港灣商業觀察》黃懿

根據營商電動車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到2023年,中國的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4.2億輛,約每3個人就擁有一輛兩輪電動車。 

電動車是價格不貴的交通工具,而價格便宜的優勢,是它可以得到更好的普及。然而,低價源于電動車的技術含量低,生産門檻低,也因此,電動車産銷一直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不合格産品在電動車市場很常見。

01

各地加大監管力度,質量是投訴核心話題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1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3年電動自行車、安全帽等28種産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其中電動自行車産品,在廣東、上海、山東等15個省份171家銷售單位抽查229批次産品,抽查中發現4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爲19%左右。

各地日前也持續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嚴查。近日,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各鎮街市場監管所,對全區110家電動自行車生産和銷售企業開展突擊檢查,嚴厲查處生産銷售不符合産品質量國家標准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等違法行爲,從源頭杜絕不合格電動自行車生産銷售。

3月15日下午,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召開了全市電動自行車行業行政約談會,將對全市1931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開展全覆蓋檢查,加密夜查和突擊檢查頻次,堅決卡住電動車自行車非法改裝、加裝、拼裝行爲。

2月24日至2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共檢查電動自行車及配件銷售門店930家、生産企業1家。據悉,此次大檢查聚焦深圳市電動自行車、生産、銷售領域質量安全突出問題,靶向發力、多措並舉,加強突擊檢查和執法,全力守護深圳市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底線。2月24日至25日,市市場監管局在124家單位發現問題隱患,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66份,立案查處44宗,現場抽檢(含快檢)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生産經營單位459家,抽檢電動自行車及配件産品627件,發現電動自行車不合格單位48家、配件産品不合格單位22家,發現電動自行車不合格産品68件、配件産品不合格産品73件。

雖然電動車品牌魚龍混雜,但是頭部品牌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容小觑,而這些頭部品牌是否真的接住了消費者的青睐,真正地給予消費者好的産品和服務?不妨參看黑貓投訴。

截止日前,愛瑪電動車(603529.SH)投訴量爲1117條,已完成712條。近期,關于愛瑪電動車的投訴集中于電池質量,其中包括電池變形、石墨烯電池實際可走裏程數和宣傳的裏程數大不相符、電池剛出質保期就故障等情況,以及京東商城中的愛瑪電動車店鋪,有消費者表示買到壞的、貨不對板、商家跑路不售後、退款後被告知仍要支付物流費用。

在質量方面,還包括把手故障、電機問題、A380三輪電動車新車購入一個月出現電路故障、正常騎行時緊急制動失去動力等質量問題。此外,還存在道路救援不及時、拒絕提供電池型號容量、安裝不專業導致電瓶起火花等售後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費者提到,據其跟官方渠道溝通所知,線下門店可以對配件自行定價。

小牛電動(NIU.Nasdaq)的投訴量爲2559條,已完成1865條。近期,消費者對小牛電動的投訴大多是質量問題,其包括新車輪胎漏氣、藍牙連接出錯、控制器損壞、MQiL款擋泥板金屬支架缺陷以及中控出錯等問題。此外,小牛電動推出的睿智APP也收到大量投訴,其中包括續費貴、無法使用、衛星定位失敗、無法實現車機互聯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消費者在近期表示京東商城購買的小牛電動車爲零件拼湊車,官方知情後卻不予處理。

九號電動車(689009.SH)的投訴量爲1880條,已完成1312條。近期,九號電動車的投訴集中于不保價的情況,在質量方面,主要涉及了新車死機、電池孫華、續航被誇大、儀表損壞等問題。有消費者指出,在京東旗艦店購買有不好的消費體驗,在線下提貨門店已同意退款的情況下,線上仍不同意退款。此外,3月7日,有消費者指出京東九號電動出行官方旗艦店有地區加價構成“價格歧視”的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初,九號電動車車主發起集體投訴,主要內容爲“1,九號公司于一開始以有些車型出廠時用的是2G雲盒,許多地區開始關閉2G基站爲理由,推出一個更換4G雲盒活動,讓消費者付費更換雲盒。明明在商品詳情裏說明了以雲盒産生的許多功能,並未注明時用的是2G雲盒,後續隨著基站的關閉要付費更換4G雲盒。2,關于九號公司推出的自定義音效功能,開始區別待遇,問客服說是依賴軟件需要等待,之前的投訴回複說是依賴硬件支持無法使用,希望給消費者一個准確答複。那麽多消費者去關注這個自定義音效,說明想去使用這個功能,那麽如果是硬件問題,開發出新硬件,如果是軟件問題,盡快實現。3,關于彩蛋音效問題,24年新春彩蛋音效也是一樣的去除了N系列”。黑貓投訴中顯示商家回複被隱藏,但是可以根據消費者在補充投訴中提及的“記錄有什麽用呢,需要的是一個解決方法”、“不要這樣踢皮球,反饋有什麽用呢,拿出一個解決方案”看出,九號電動車並沒有充分應對此次集體投訴。

綠源電動車(02451.HK)投訴量爲728條,已完成491條。近期,綠源電動車在質量方面涉及的問題包括電池續航、儀表盤損壞、跑電嚴重、電池下沉、無故斷電等。此外,還有大量車主提出綠源電動車宣傳和車輛實際情況不符。

台鈴電動車的投訴量爲435條,已完成14條。近期,台鈴電動車近期的在質量方面的投訴集中于電池的質量問題、輪胎問題。此外,大部分投訴是針對售後服務,其中包括經銷商拒保、商家配錯充電器導致電池損壞、店鋪撤店無法維權、不履行三寶政策、天貓旗艦店購入無售後。還有消費者表示,線下門店購入的維修置換的儀表和行車電腦不匹配,但一直未得到商家回複。

雅迪電動車(01585.HK)的投訴量爲2125條,已完成1300條。近期,雅迪涉及的質量問題主要包括動能回收無辜關閉、續航、虛電、刹車失靈、線路等問題。然而,更爲突出的是雅迪電動的售後問題,消費者的投訴提及了免費寄存但收差額費、買了盜搶險但是丟失後不照價理賠、質保期不質保、低開發票、以及“買了半年不到的ed3青桔換電款,青桔換電活動停止造成車輛不能換電報廢”等情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費者提出買到了瑕疵車,還有消費者提到經銷商以次充好。

作爲一種常見且較爲環保的出行工具,電動車目前使用率非常高。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廠家在生産出産品後需要大量的經銷商門店進行大範圍的銷售,然而如何確保以及維護廠商起初承諾給予消費者的服務,成了經銷商和消費者需要面對的問題,相反,廠商卻輕而易舉成爲了“局外人”。許多消費者是沖著名牌大牌,或者明星代言去購買某品牌的電動車,但是最後只能向經銷商維權。

電動車有異于更大金額的消費品,其涉及的金額在很多情況下較小,而導致消費者投訴無門。

02

商家、經銷商如何更好服務消費者?

而對于商家、經銷商和消費者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專注于公司法領域的法律人士指出,“如果經銷商是跟廠家進貨之後賣給消費者,電動車的所有權已轉移至經銷商,即消費者是直接與經銷商達成買賣合同關系,因此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僅能向經銷商提出維權。”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則表示,“電動車廠家在售後服務中置身事外‘局外人‘的身份是不可取的。廠家作爲産品的生産者和品牌擁有者,應對其産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負責。雖然經銷商在銷售和服務過程中承擔了重要角色,但廠家不應將所有的責任推給經銷商。廠家應加強對經銷商的培訓和監管,確保其能夠提供符合品牌標准的服務,同時也應設立有效的投訴和處理機制,以便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柏文喜進一步指出,“在産品交付給經銷商進行銷售後,廠家和經銷商都應該對消費者的權益負責。廠家作爲産品的生産者和品牌擁有者,應對産品的質量和售後服務負責。經銷商作爲銷售和服務的前線,應對消費者的需求和問題進行及時響應和解決。雙方應共同承擔起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責任,建立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機制,確保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電動車過程中能夠得到良好的體驗和保障。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自身的維權意識,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以便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采取行動維護自己的權益。”

除了售後問題,電動車電池質量問題引發的事故一直不斷引起社會的關注。根據公安消防給出的提示,用四個字來形容電動自行車火災的危險性的話,那就是:快、熱、毒、炸。所謂“快”指的是燃燒速度很快;“熱”是指燃燒時所産生的溫度高;“毒”是容易在燃燒過程中産生大量有毒氣體;“炸”指的是電動自行車的電池在燃燒、遇熱後會發生爆炸現象。

除了車主使用不當,電動車本身也存在使用低質量電池的情況,這也受到了監管層的注意,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蘇泰興市供電公司六級職員張強在近日表示,“低質量電池大多爲違規回收和拆解後再次利用的舊電池。不合格的電池由于制造工藝落後,或爲降低成本而犧牲質量,存在設計缺陷,極大增加故障率,加劇火災風險。此外,不當的電池回收處理問題十分突出。不規範的電池回收和拆解活動較爲普遍,相關行爲缺少專業技術保障和嚴格的環保控制,不僅對環境造成危害,還使劣質電池重新進入市場流通,進而産生安全隱患。”

張強表示,亟須完善電池産業全鏈條監管體系,“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公衆往往因價格低廉而選擇購買低成本、不符合標准的電池,卻忽略這種選擇帶來的潛在危險。”

03

行業馬太效應明顯,向智能化邁進仍需性價比與實用性

據公開信息顯示,從2022年整體的銷售情況來看,雅迪電動車以1300萬銷量排名第一,隨後是愛瑪電動車銷量900萬、台鈴電動車銷量800萬、小刀電動車銷量300萬、金箭電動車250萬、新日電動車銷量200萬、綠源電動車銷量200萬、立馬電動車銷量150萬、五星鑽豹電動車銷量130萬、小牛電動車銷量100萬。

小牛電動的CEO李彥曾向媒體表示,“小牛電動在高峰時期的年銷量曾達到100萬輛,行業總規模達到5000萬輛以上,小牛電動的市場份額約爲2%。”由此可見,電動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除了銷量前三名,後續品牌的銷量直接都有較大幅度的斷層。

那在營收和研發費用上,各大品牌又有何異同?

2023年第三季度,愛瑪科技的收入爲174.6億,淨利潤爲15.65億,研發費用爲4.16億,銷售費用爲4.93億;小牛電動的收入爲21.73億,淨利潤爲-1.42億,研發費用爲1.15億,營銷費用爲3.05億;九號公司的收入爲75.26億,淨利潤爲3.78億,研發費用爲4.68億,銷售費用爲6.81億。

2023年上半年,雅迪控股的收入爲170.4億,淨利潤爲12.86億,研發費用爲5.55億,銷售及分銷開支爲8.21億。

2022年,綠源集團控股的收入爲47.83億,淨利潤爲1.18億。研發成本爲1.50億,銷售及營銷成本爲2.60億。

綠源集團于2023年10月12日登陸港交所。然而,就在上市前幾個月,2023年5月26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産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根據結果,有15組批樣品實物質量不符合相關標准,檢驗結果不合格,其中,綠源電動車三款電動自行車産品均出現了不合格項目,其中涉及了充電器與蓄電池等方面。

整體來看,愛瑪科技和雅迪控股的收入規模遠超于其他幾家電動車品牌,此外,小牛電動也成爲上述品牌中唯一錄得淨虧損的企業。當頭部企業的市場格局十分穩固的情況下,不少中部品牌開始在研發創新上發力,開創新的智能化賽道。

除了在下沉市場的穩步擴張,兩輪電動車開始沉不住氣,逐漸向終端使用推進,智能化和高端化成爲創新的方向。

和銷量排名不一樣的是,中關村在線最新的十大品牌電動車排名,電動車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九號、小牛電動、雅迪、綠源、新日、台鈴、小刀、愛瑪、綠能、五羊本田。

近日,小牛電動在2024年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三款新品,分別是電摩NX、電自NXT和智駕越野電摩X3,這三款産品都針對高端市場。其中,最高配置的電動摩托車NX售價達到3萬元,而主打國內市場的電動自行車NXT售價在萬元左右,整體定位在中高端市場。

艾媒咨詢CEO張毅指出,“總體來講,電子産品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是未來的趨勢方向。在此過程中,價格和産品性能有沒有優勢是重要的參考標准,尤其對下沉市場來講,産品的性價比很重要。另外,就是要智能化,但是不要省略下沉市場的剛需,比如說耐用性和實用性等等。”

明顯看出,目前各大兩輪電動車已經開始向智能化邁進,然而,商家口中的“智能化、高端化、創新化”是否是消費者最需要的呢?還需要市場去驗證,希望最後不是淪爲消費者爲廠家的“夢想”買單。(港灣財經出品)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