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已經開始,華爲率先打樣,誰來跟上?

新鮮科技事 2024-04-25 20:54:50

替代已經開始了,華爲已經給率先打樣。

日前,隨著華爲Pura 70的上市,一個事實可以確定,麒麟芯片的供應量,華爲基本已經解決。而來自證券日報的消息也證明了這點。證券日報稱,華爲Pura 70備貨1400萬台以上,供貨量充足。

目前來看,麒麟芯片雖然性能上還不能完全與當前最先進的制程相媲美,但也基本可以確定的是N+2的7納米工藝制程了。

除了麒麟芯片,近幾日來,衆多的拆解專家們還爲我們解讀出了更多的國産替代數據。

內存,國內品牌完全擔起了替代的重任;Pura 70最爲亮點的影像功能,也是來自國內企業歐菲光的供應,而隨著Pura 70的熱銷,歐菲光日前也向外界披露,浮動微距模組、潛望式長焦微距模組、芯片防抖、可變光圈和伸縮式模組等已實現持續量産。而此也意味著,Pura 70采用的影像模組方式,極有可能出現在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上,那麽,究竟誰會成爲第二個采用Pura 70這樣的可變光圈方案呢?你怎麽看,歡迎評論。

還有射頻芯片、濾波芯片、電池、面板、指紋等配件,也基本實現了國産化替代。

其中屏幕面板,國産化率更是已經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水平。就連韓國媒體也表示有點著急,韓國智能手機OLED在中國市場份額“急劇下降”。韓國顯示器産業協會(KDIA)23日消息稱,去年,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使用韓國OLED面板的比例“大幅下降”,從2021年的77.9%急劇減少到2022年的55.6%,並在去年進一步降至16%。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智能手機企業大都在新産品中采用國産OLED面板,國産OLED面板的出貨量從2021年的1億台迅速增加至2022年的1億3990萬台,再到2023年的2億4440萬台,發展態勢直逼韓國。

目前,一個完整的智能手機産業鏈基本形成,而華爲則成了這條供應鏈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以說,目前的“國産鏈”基本成了“華爲鏈”,而這些“華爲鏈”企業,也憑借著華爲品牌強大的出貨能力,營收得到了可觀的保證,但是,僅靠一個華爲來養活這麽大規模的供應鏈企業,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靠的。

現在,華爲已經打了“樣”,對于這條純國産的智能手機産業鏈,其他國産智能手機品牌誰來跟上呢?

對此,你怎麽看,歡迎評論。

點贊,關注,轉發,獲取更多新鮮科技事。

10 阅读:1527
评论列表
  • Clark 20
    2024-04-26 08:29

    堅決不買華爲

    華03 回覆:
    IP地址與選擇匹配,鷹醬喊你收錢了
    踩人生 回覆:
    支持你,你的鷹爸叫你回去吃飯了[點贊]
  • 2024-04-26 11:16

    小米15一定會用可伸縮主攝

  • 2024-04-27 08:18

    裝神弄鬼沒人理,情懷綁架早失效,诋毀同行千夫指,诋毀碰瓷更沒招!

  • 2024-04-27 14:29

    我米聯合研制的高通骁龍處理器馬上發布最新旗艦款,華爲別囂張[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新鮮科技事

簡介:關注科技動態,解讀科技奇事,怪事,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