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羅夫離開中國前,見了耶倫沒見到的人,中俄外長達成重要共識

3號環球眼 2024-04-11 13:37:34

日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對中國進行了持續兩天的訪問,王毅外長進行了接見並同拉夫羅夫會談,雙方就烏克蘭、巴以沖突、亞太地區形勢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王毅會見拉夫羅夫

王毅表示,中俄建交75年來,兩國關系曆經風雨,砥砺前行。雙方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堅持永久睦鄰友好,深化全面戰略協作,打造了一種完全不同于冷戰時期的大國關系新範式,對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推動新興大國合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維護好、發展好中俄關系,既是中俄作爲兩大鄰國的必然選擇,也完全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

拉夫羅夫感謝中方對俄總統選舉給予寶貴支持,表示俄中關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合作和可信賴對話的基礎上。同時,拉夫羅夫還強調,當前中俄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並繼續向前發展,超越冷戰軍事同盟。俄將延續俄中友好傳統,全面加強對華合作。俄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願同中方一道,保持高層密切交往,深化經貿等領域務實合作。隨後,雙方簽署了兩國外交部2024年磋商計劃,並共同舉行了記者會。

王毅會見拉夫羅夫

在記者會上,王毅外長對中俄關系提出了“五個始終”,第一個始終,就是要遵循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跟俄羅斯這邊的說法呼應。第二個始終,則是中俄要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三不”原則。第三個始終,就是要在大是大非前“堅守正道”;第四個始終,就是要在合作中追求普惠共贏,通過積極尋找利益彙合點,做到彼此成就。最後一個始終,就是要推動平等有序的多極世界格局。王毅外長的這番表態,無疑體現了中俄關系的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拉夫羅夫訪華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恰好在北京進行訪問。然而,同樣是在北京訪問,中方對兩個人的待遇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此前在宣布耶倫訪問時,中方用的是“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財長耶倫訪問中國”,而宣布拉夫羅夫訪問時,我外交部發言人毛甯使用的是“應王毅外長邀請,俄外長拉夫羅夫對華進行正式訪問”,相比之下,一個是受邀而另一個是雙方商定,也體現了不同的規格。

耶倫

另一方面,相比于中俄的友好和諧會談,耶倫在與中方的談話中卻出現了一些分歧,耶倫多次提到所謂的“産能過剩”,對此,中方明確指出,將産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違背經濟規律,不利于本國産業,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中方認爲,各方都應堅持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市場經濟基本准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妥善處理經貿合作中的矛盾分歧,共同維護全球産供鏈穩定。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細節,耶倫此次訪華始終沒有得到中方最高層的接見,而作爲外交部長的拉夫羅夫卻在離開中國前,見到了耶倫沒見到的人。中方指出,中方支持俄羅斯人民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俄方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方始終高度重視中俄關系發展,願同俄方密切雙邊溝通,加強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戰略協作,展現更多擔當,有力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俄關系

近年來,中俄關系不斷深化。經濟上,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中俄貿易額逐漸呈現遞增趨勢,2023年兩國的貿易數據超過2401億美元,創下新高。外界分析稱,未來中俄雙邊貿易額將會繼續保持高水平增長,有望創下新記錄。正如俄外長拉夫羅夫所說的,當前中俄關系正處于曆史最高水平。不久前,普京高度評價中俄關系稱,中俄關系是可持續的,並且他相信兩國關系在未來幾年將會更加鞏固,俄羅斯將繼續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4 阅读:2986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