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相遇丨“钇”往無前抗肝癌

湖北日報視頻 2024-05-14 09:50:55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實習生 金宇鑫

5月8日,東湖高新區武漢精准醫療産業基地遠大醫藥光谷研發中心。取樣、加樣,身著白大褂的研究員將樣本放入反應量熱儀中,旁邊的電腦顯示屏迅即顯示出一條條記錄數據和信號變化的曲線。

遠大醫藥研發人員認真做檢測。(湖北日報資料圖)

大樓共7層,其中5層用于研發實驗室。各實驗室均配備國際前沿的高端儀器,實驗室級別居華中地區前列。團隊成員平均年齡約30歲,主要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

遠大醫藥脫胎于曾經的武漢制藥廠,作爲一家老牌醫藥企業,85歲如何保持常青?

答案在于不斷創新,不斷追求卓越,擁有更多的“唯一”和“獨家”技術。

核藥,即放射性藥物,治療類放射性藥物能准確殺傷腫瘤,成爲癌症疾病早期診斷及精准治療的有力手段。

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上,觀衆參觀光谷企業展示的新型手術器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铼 攝)

前不久,罹患原發性肝癌的蔡先生到武漢協和醫院複查,顯示其病情已有明顯改善。半年前,他接受“钇[90Y]微球”介入手術,使用的藥品正是遠大醫藥研發的“核藥”——抗腫瘤藥物易肝泰钇[90Y]微球注射液。

肝是腫瘤細胞最容易著床的髒器,肝癌惡性程度高、腫瘤生長快,是中國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上,觀衆參觀遠大醫藥展台。(湖北日報資料圖)

“钇[90Y]微球”是全球唯一用于結直腸癌肝轉移選擇性內放射治療的産品,被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評價爲“治療肝癌的超級‘核彈’”。2022年2月9日,“钇[90Y]微球”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肝腫瘤患者可在國內接受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該藥品上市後的隨訪數據顯示,其治療肝髒惡性腫瘤客觀緩解率超過50%,患者疾病控制率超過70%。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中,對钇[90Y]微球的肝癌療法進行了推薦。

遠大醫藥相關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國內核藥賽道上,遠大醫藥已是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近年來,國內放射性藥物産業發展迅速。預計2025年,國內放射性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93億元,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至2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

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上,觀衆參觀光谷企業展示的漢産新藥。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铼 攝)

盯准這一賽道,遠大醫藥持續加碼,整“核”全球資源。“2023年,搭建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腫瘤介入研發平台,現已儲備14款全球創新産品,涵蓋6種核素,覆蓋7個癌種。”遠大醫藥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正全力研發“核藥”抗腫瘤診療産品集群,將爲患者提供更多的抗腫瘤方案。

相關報道

新質生産力蓬勃向上丨湖北生命健康産業加速邁向萬億規模

與“新”相遇丨眼科罕見藥有望明年上市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