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大規模演習,直逼俄羅斯邊境,俄方如何應對?

谷火平 2024-05-08 15:51:09

進入5月,俄羅斯民衆等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普京正式就任俄羅斯第八屆總統。衆望所歸的普京,正在領導俄羅斯全面複興,其在俄烏沖突中的表現也深得人心。然而,在俄烏戰場上連戰連捷的俄羅斯,正在面臨一場更大的危機。目前,北約在俄羅斯邊境虎視眈眈,爲期4個月的“堅定衛士”聯合軍事演習正是爲新的軍事沖突做准備。由于此次演習涉及的國家涵蓋了波羅的海國三國、波蘭以及德國,可以說,一旦戰火燃起,俄羅斯將在家門口面臨新的戰爭。面對已經刹不住車的北約,俄羅斯向中國抛出橄榄枝,希望通過中俄結盟對抗北約,進而構建全新的歐亞安全體系,然而,這個提議卻被奉行“結伴不結盟政策”的中方拒絕了。

首先來說,普京對于俄烏戰爭的走向很早就做出了預判,也考慮到了北約下場參戰的可能性。在今年2月俄羅斯發布國情咨文期間,普京就闡述了重建新國際秩序架構的觀點。在他看來,美國嚴重破壞了歐洲安全體系,必須建立歐亞安全新架構,而俄羅斯也願意和有關國家展開對話。在他看來,增強歐亞地區安全是中俄共同的目標,而在應對西方對中俄的雙重壓力方面,中俄結盟是必然的選擇。

的確,俄羅斯目前處于對抗北約的前線,在整個歐洲孤立無援,自然需要尋找戰略盟友,而從實力層面來說,中國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隨著美國持續推進“印太戰略”,北約力量也逐漸向亞太滲透,在台海、南海以及朝鮮半島,美國領導的北約一步步施壓中國,也讓中國急需改變四面樹敵的局面,中俄合作水到渠成。按理說,如果中俄主導建立歐亞安全體系,足以將美國主導的大西洋體系從歐亞大陸排除出去,這對于美國的全球霸權將形成致命的打擊。然而,中方卻從大局和長遠考慮,拒絕和俄羅斯結盟,繼續奉行“結伴不結盟政策”。原因很簡單,在中俄深入合作持續推進的當下,構建歐亞安全體系並沒有必要。

因爲同盟關系本身就是冷戰時期的産物,具有封閉性、排他性以及零和思維。選擇與俄羅斯結盟,這就意味著中國走上了陣營對立的“新冷戰”路線,這和我國的發展政策背道而馳。曆史上的蘇聯就是最好的例子,華約和北約的陣營對立,最終也是以華約解散告終。對于中國來說,頭等大事依然是國家發展與祖國統一。

從發展角度來看,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名列前茅的工業大國和外貿大國,經濟發展需要全球合作,依賴世界市場,一旦中俄結盟,與美國領導的陣營進入“新冷戰”,我們必然會丟掉大量市場,長期積累的發展優勢將蕩然無存。以俄烏戰爭爲例,在沒有和俄羅斯結盟的前提下,中國依然可以和俄羅斯展開正常的經貿合作。正是有了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的鼎力支持,俄羅斯才能頂住美西方國家的制裁,持續穩住局面。反之,如果是中俄結盟的狀態,美國必然會將中國同步列入制裁打擊清單,有了更多理由針對和打壓中國。雖然說,我們並不懼怕所謂的制裁大棒,但忙于反制美國的同時,也將無力繼續支持俄羅斯,最終得不償失。

相對于結盟,我國和俄羅斯保持長期戰略夥伴關系,不僅可以攜手反對美國的霸權,還能和包括西方國家在內更多的國家持續保持合作往來,這遠比結盟的好處更多,也符合中俄的核心利益。可以說,以冷戰模式對付中俄,這是美國的長期目的,而我國在和俄羅斯保持穩定合作的同時,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已經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夥伴關系網。這樣的局面,才是美國真正忌憚的新格局。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4-05-08 16:57

    三戰是遲早的事!備戰備荒永不松懈!

谷火平

簡介:谷火平關注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