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到底能有多大?宇宙中,存在萬億太陽質量的黑洞嗎?

探謎者 2024-03-20 16:47:42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個傳聞,大型強子對撞機,會創造出一個微觀黑洞,並將地球吞噬殆盡。盡管這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但理論上,微觀黑洞的確有著可能的存在方式,但你需要額外的維度來實現它。

畢竟人類目前所了解的重力,並不足以將亞原子壓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令其坍縮成黑洞。

因此,盡管微觀黑洞或許可以在粒子加速器中被制造出來。但在十億分之一納秒之內,它就會發生衰變。這個時間,顯然並不足以吞噬整個地球。所以說,即使它們真的存在,也不值得我們爲此挂懷。

相比于圍觀黑洞,恒星質量黑洞卻是個真實的存在。而且,我們對它們的形成方式,也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當大恒星耗盡燃料,就會坍縮並發生超新星爆炸。如果這之後留下的核心質量,達到了太陽的三倍。那麽它就會繼續坍縮,直至形成黑洞。這些黑洞可以通過吞噬附近物質,或與中子星以及其他黑洞合並來增長。

也就是說,只要時間足夠長。那麽所有的中小型黑洞,最終就都會變成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只不過,這可能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

但是,那些形成于大爆炸後數億年的超大質量黑洞,又是從何而來?這其中,是否有某種特殊機制,在起作用呢?

對于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機制,仍然是天文學的一大謎團,至今還在爭論。

一派理論認爲,它們是由巨大的種子黑洞,通過吞噬物質達到如今這般規模的。在該理論中,所謂大型種子黑洞可能是25萬倍太陽質量的恒星殘骸。然而,如此巨大的恒星應該不太容易出現。因此,該理論也被認爲是可能性最低的。

另一個觀點覺得,它們是幾個中等大小黑洞的相互合並後的産物。

這些中等大小的黑洞可能在密集的星團中形成,在恒星形成後發生碰撞,並最終沉入星系中心完成合並。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除了這一大一小兩種類型之外。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有中等大小的黑洞存在。這是爲什麽呢?或許,是因爲觀測困難吧。畢竟在不吞噬物質時,黑洞是完全不可見的。

最後一個問題,黑洞的大小有上限嗎?宇宙中,可能存在擁有一萬億太陽質量,達到目前已知最大黑洞十倍以上的巨無霸嗎?

提出該理論的研究者認爲,在星系合並過程中,兩個或多個超大質量黑洞相互碰撞合並。就會形成這種驚人巨大的黑洞。當然,這也還是有待驗證的猜測。

或許黑洞的個頭真的可以從微觀到大得令人難以置信。只不過到目前爲止,我們唯一確定的,只是它其中的兩個尺寸範圍而已。

沒發現,並不代表不存在。科學家們,將不會放棄繼續探索。或許黑洞捕獲了光,但它不會捕獲人類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各位覺得呢?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