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援烏與援以厚此薄彼欺軟怕硬?再說美國兩黨之爭

七拼八湊 2024-04-16 20:49:39

作者:程墨

內容提要:今天文章主要回應衆多讀者關注的三個問題:1、美西方援烏與援以,是否厚此薄彼,欺軟怕硬?2、搞垮蘇聯的美國總統裏根就是共和黨人,憑什麽說共和黨奉行孤立主義?3、特朗普是否在“下一盤大棋”?

這兩天許多微信好友給我留言,或者轉發其他自媒體的文章給我,大意是說以色列被伊朗無人機和導彈襲擊,有5個國家直接出手幫助以色列攔截了大部分無人機和導彈,而俄羅斯每天以無人機和導彈襲擊烏克蘭,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出手幫忙攔截,可見西方陣營對以色列多麽偏心,對烏克蘭又如何見死不救;有的還說俄羅斯有核武器,而伊朗沒有核武器,西方陣營根本就是欺軟怕硬。

我看了這些朋友的留言和一些文章,心裏就特別悲涼。我本來只是想在核心群裏跟一些要好的朋友說說,公衆號是不想寫的,實在是太得罪人了。親俄人士本來對我恨之入骨,親烏人士中的華川粉也對我恨之入骨,如果再把這些每天責怪西方陣營沒有大力援烏的朋友都得罪了,估計我公衆號也可以關了。

可是,不斷有朋友給我留言和轉發這樣的文章,我就如鲠在喉,決定不顧一切地來做一個非常得罪人的回應,目的還是想讓大家對外部世界和當今國際事務有一個較客觀的認識。當然,我會非常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說任何難聽的話,主要是不想得罪這些本性善良的朋友。

首先,我們來看西方陣營一些國家爲何幫助以色列攔截無人機和導彈,卻沒有出手直接攔截俄羅斯襲擊烏克蘭的無人機和導彈。

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俄羅斯發射的無人機和導彈不經過其他任何國家,直接從俄羅斯本土或俄軍占領的烏克蘭領海、領空進入烏克蘭各地城市,極少數飛越俄羅斯的盟友白俄羅斯的領空,但不經過任何西方陣營國家及其盟友控制的領海、領空。這讓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國家如何出手攔截?

伊朗跟以色列不接壤,他的導彈和無人機必須飛越美軍或美國盟友控制的領空、領海才能抵達以色列,飛越美軍及其盟友控制的領海、領空,美軍及其盟友當然就可以出手攔截;比如,經過美國盟友沙特的領空,沙特雖然跟以色列沒有建交,但也不允許伊朗無人機、導彈飛越其領空,爲維護自身國家主權,也必須出手攔截。

(以民衆與被攔截伊朗導彈合影)

其次,西方陣營真的欺軟怕硬,厚此薄彼,更賣力地援助以色列,而不敢或不想大力援助烏克蘭麽?

是的,西方陣營懼怕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伊朗、哈馬斯都沒有核武器,西方陣營直接出兵打了伊朗和哈馬斯麽?另外,阿富汗也沒有核武器,美軍還不是灰溜溜地撤離了阿富汗?根本原因是,西方陣營國家政客沒有有簡體中文網絡上的一些自媒體人更有智慧,更有魄力。他們處理任何重大問題,都必須考慮本國利益,瞻前顧後,無法做到讓每個人滿意。

現在我從三個方面,來簡單比較一下西方陣營對以色列與對烏克蘭的支持有什麽不同。

1、在外交和輿論支持方面,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在伊朗支持下大規模襲擊以色列後,一開始絕大多數西方陣營國家政府和主流媒體都是同情和支持以色列的,但隨著以色列軍事行動帶來的大量平民傷亡,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西方陣營國家公開跟以色列翻臉,認爲以色列必須克制自己的軍事行動。到目前爲止,只有英國一家仍在公開力挺以色列。我沒有說錯,公開支持以色列繼續進行軍事行動的國家,目前只剩下英國。與此相對應,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西方陣營國家,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主流輿論,到目前爲止全都公開力挺烏克蘭恢複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在軍事威懾方面,哈以沖突發生後,美國和英國迅速向中東地區增派了海空軍力量,警告伊朗和其他威脅以色列的國家不要輕舉妄動;同時,英美兩國明確表示,不會派兵進入以色列參戰。相比而言,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爲首的北約成員國同樣立即向烏克蘭周邊地區增派了強大的海陸空部隊,無論是部署軍隊的規模還是涉及增兵國家的數量,都超過英美兩國在哈以戰爭後向中東增派兵力的10倍以上!沒錯,我強調一下,就是10倍以上。

(西方對烏支持遠超過對以聲援)

3、在軍事、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方面,我列舉一些數據來說話。絕大多數國人喜歡憑感覺拍腦袋下結論,我喜歡看數據說話。哈以戰爭爆發後,美國給了以色列45億美元緊急軍援;此後,向以色列出售了大約60億美元的軍火。我沒看到其他國家對以色列提供軍援、經濟、人道主義援助的信息;同時,世界各國向巴勒斯坦難民提供了約2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本次俄烏沖突發生後,至今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780多億美元軍援、200多億美元經濟援助和10多億美元人道主義援助。西方陣營成立了一個54國援烏軍事同盟協調小組,還成立了10多個分專業的援烏聯盟,每個月由這些國家的國防部長舉行一次線上或線下援烏武器彈藥協調會。除美國外,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向烏克蘭提供了500多億美元的軍援,600多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50多億美元人道主義援助。比如日本向烏克蘭提供了120多億美元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韓國向烏克蘭提供了23億美元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連中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綜上,可以毫不客氣地講,無論從哪個方面講,西方陣營除了英國之外,其他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非常有限,僅美國對以色列提供了軍援,且美以雙方目前在以色列繼續采取軍事行動上分歧嚴重,幾乎公開翻臉。相比而言,整個西方陣營除匈牙利等極少數國家,都在不遺余力地支持烏克蘭,甚至做好了即使特朗普上台,美國停止對烏援助,仍繼續支持烏克蘭的准備。比如,由歐盟國家成立10多個援助武裝同盟;再比如,今年以來,烏克蘭已經與英國、德國、法國、丹麥、加拿大、意大利、荷蘭、芬蘭、拉脫維亞和挪威10個國家簽署了爲期10年的雙邊安全協議,後續還有更多的國家簽署,這些國家以法律形式承諾持續擴大對烏軍援,直到烏克蘭恢複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拿以色列和烏克蘭相比,說以色列被西方陣營當成核心盟友受保護,而烏克蘭則被西方陣營放棄,根本就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信口雌黃。

(衆多國家持續擴大對烏軍援)

也有許多人對我昨天的文章不滿,認爲同爲共和黨總統的裏根對蘇聯就非常強硬,甚至搞垮了蘇聯,怎麽能說共和黨人都支持孤立主義呢?其實特朗普是在下一盤更大的棋。這樣的留言非常多,而且說得理直氣壯。我今天也專門忍氣吞聲地做一個回應。

看了好多這樣的留言,我忍不住吐血!當然,正如我前面聲明的,我也不會罵人。我只想做兩點說明:第一,我昨天和之前的文章說得清清楚楚,美國兩黨紛爭由來已久,過去是通過相互妥協達成共識,不能用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中國思維看美國;第二,時代在變,加上特朗普這種極端政治人物的橫空出世,美國社會迅速右轉,並且兩黨爭鬥日益尖銳對立,現在共和黨甚至以內政來綁架外交。

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就是共和黨及其支持者雖然主張美國自掃門前雪,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敵人打上門來了,或者威脅到美國的全球利益和國家安全,共和黨人爲捍衛自身利益,一樣會奉行強硬路線。裏根時代,美蘇在全球爭霸,更早前蘇聯甚至一度在美國的後院古巴部署大量導彈和核武器。這已經涉及到美國的生死存亡,自然,從二戰結束不久到蘇聯分崩離析,美國主流民意就是要跟蘇聯死磕到底。

現在的俄羅斯,對美國真沒有曾經那樣的威脅,俄羅斯甚至有一部跟美國大同小異的走西方邪路的憲法,這跟蘇聯有本質上的不同,美國主流民意跟當年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親俄和親烏人士都不承認這個鐵的事實,絕大多數國人只喜歡聽符合自己口味的虛假信息,習慣于用非黑即白的思維看世界,對此我確實特別無語,特別無奈。

如果一些人理解不了我上面這段話,還有一個更簡單辦法證明我之前文章論述錯誤,那就是把裏根從墳墓裏叫醒重新競選美國總統,同時讓蘇聯複活直接重新跟美國在全球爭霸,再把現在這些共和黨的鐵杆支持者全換成裏根時代的美國人。

(世事如棋局局新又豈能刻舟求劍)

我也順便說說“華川粉”們經常挂在嘴上的“大棋論”,即特朗普認爲烏克蘭應該割地求和,美國不應當援助烏克蘭,其實是在下一盤大棋,比如將主要精力用來應對某個更大的敵人。

對于這類“大棋論”我一向是深惡痛絕的,不過我還是要忍住不說太難聽的話。一本正經地說,我覺得任何“大棋論”都是癡人說夢,屬于網上所說的“精神病人思維廣,智障兒童歡樂多”。

最近還有其他許多稀奇古怪的留言,比如德國有12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爲何只給了2套而不是全部?法國向烏克蘭派遣了一個外籍軍團(本號作者注:這是假新聞),爲何其他西方國家還不出兵?對這類留言,我就不一一回應了。

文章寫到這裏,我就感到非常恐慌,覺得說真話毫無意義,而且還特別得罪人,就現在這樣的寫法,基本上把親俄、親烏人士都得罪了,也讓中立人士感到不爽,因爲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真相”,更無法讓他們産生共鳴。

換句話說,在一個排斥真相的環境裏,我不停地告訴大家真相,說些讓大家不開心的真話,實際上是自絕于自己的讀者。因爲不想讓自己良心不安,終究還是不想遷就這個浮躁的時代。

(烏防空系統攔截來襲導彈)

挪威外交大臣埃斯彭·巴爾特·艾德在與烏外長庫列巴4月15日于基輔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表示,挪威即將向烏克蘭交付F-16戰鬥機。

我堅持之前的判斷不變,最快6月份F-16戰機將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丹麥、挪威和荷蘭承諾首批向烏克蘭提交65架戰機已經獲得美國許可,比利時、希臘等國家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F-16戰機。

俄羅斯和烏克蘭媒體最近都在熱議美國停止對烏軍援帶來的影響。俄羅斯媒體喜出望外,我就不轉述他們的評論了。我轉述一些烏克蘭軍方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烏軍情局局長布達諾夫中將4月14日表示,烏軍正准備擊退俄軍預計在5月底或6月初發動的重大攻勢,如果沒有西方軍事援助,將面臨“災難性的困境”。烏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同一天表示,烏克蘭東部目前的局勢“緊張”,俄羅斯軍隊正在將精力集中在巴赫穆特以西的恰西夫亞爾方向,急需西方盟友提供現代化的先進裝備和技術支持。

最新消息顯示,對于俄軍近期猛烈進攻的恰西夫亞爾地區,烏軍增派了一個旅的兵力加強防守。

(烏軍馳援恰西夫亞爾)

烏東部戰區一名發言人4月15日表示,烏軍在巴赫穆特和阿夫迪夫卡方向不得不節省炮彈,俄軍每發射10發炮彈烏軍只能使用1至5發炮彈還擊,不過,由于烏克蘭炮兵比俄羅斯炮兵更精確,雙方炮火的威脅勢均力敵,烏炮兵能消滅更多的俄方人員和裝備。

俄軍最近幾個月每天平均發射約2萬發炮彈,殺死約100名烏軍人員,也就是平均200發炮彈殺死1名烏軍;烏軍每天發射約6千發炮彈,殺死俄軍約500人,平均12發炮彈殺死1名俄軍;兩者效率相差17倍。這種巨大的差距,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烏軍主守俄軍主攻,進攻一方更容易落入對方火力網,遭受更大損失;二是烏軍擁有更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三是前線烏軍發射的無人機數量,是俄軍的20倍以上,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炮火的不足。

綜合各方面情況,我不認爲俄軍對烏軍擁有壓倒性的炮火優勢。密集的炮火固然重要,但不必誇大俄烏雙方的差距。實際上,烏軍在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方面的優勢不僅沒有縮小,而且一直在持續擴大。當然,爲了獲得更多的盟友軍事援助,把烏軍面臨的困難局面無論說得多麽嚴重都不過分,只是作爲客觀評判這場戰爭的旁觀者,不能因爲俄烏雙方的宣傳戰把自己帶進了溝裏。

過去24小時,雙方接觸線上發生了100次戰鬥;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巴赫穆特周邊,尤其是恰西夫亞爾方向。

俄烏戰爭爆發第783天,烏克蘭總參謀部公布過去24小時俄軍(含俄地方、企業、分離組織武裝)戰損如下:殲滅(死亡和重傷)俄軍920名,累計俄軍45.53萬人被殲滅;俄軍傷殘與陣亡人數比例約爲1:1。摧毀俄軍9輛坦克、13輛裝甲車、1套防空系統、53輛油罐車和後勤重載車輛、16門火炮,攔截了11架自殺無人機。

(烏方4月16日統計的俄軍戰損)本人綜合各方面信息粗略估算,烏軍官兵損失約9.4萬人,其中死亡與重傷人數同樣爲1:1;另有超過2萬名烏克蘭平民遇難。烏克蘭爲保衛家園殉國的戰士將來必榮歸天國,與上帝同在。

4 阅读:58
评论列表
  • ajie 6
    2024-04-16 21:12

    👍👍👍👍

猜你喜歡

七拼八湊

簡介:新資訊,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