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導彈能在空中直角轉彎?

52赫茲科普 2024-05-09 18:23:48

這是俄羅斯的P-800超音速反艦導彈。

通過六次助推,它可以在2秒內實現90度大轉彎,過程看似簡單,然而實現起來卻十分複雜。

首先,發射筒內的壓縮空氣將導彈彈出,此時你能看到一股黑煙冒出,卻沒有紅色的火焰,這種屬于冷發射。

當導彈離開發射筒後,尾部的發動機點火。

我們直接看重點,位于導彈頭部的是彈頭舵,它有兩個噴口,通過向不同方向噴射氣體,使得導彈完成姿態調整。

最後,彈頭舵用力一噴,離開彈體。

與此同時,導彈展開側翼,主發動機火力全開。

不得不說,導彈和火箭真的很像。

這讓我想到了火箭上的逃逸塔,呐!就是這個火箭頂部尖尖的裝置。

在火箭的上升階段,如遇到突發事故,逃逸塔可以拉起飛船去往安全地帶。

如果發射過程一切順利,那麽逃逸塔就會在一定階段會與箭體分離。

要知道,火箭可是導彈的祖師爺,所以在很多技術上都是相通的。

回到開頭的P-800反艦導彈,它重達3噸,對于這樣的大家夥,姿態調整的噴口自然就放在導彈頭部。

而對于一些短程導彈,噴口是放在導彈尾部的。

比如英國的“海受體”艦載防空導彈。

它只有99公斤,彈體後部周圍有四個側向發動機,可以點火控制導彈的轉向方位,最後直接點燃主發動機,這樣的姿態調整要更加簡單高效。

如果導彈已經處在高速飛行中,那該如何調整姿態呢?

這就要說到最常用的空氣舵,它和船舵的原理類似,通過改變空氣氣流從而實現轉彎。

比如號稱坦克開瓶器的標槍導彈,它的彈體尾部就有四個方向舵,最拿手的絕活就是對坦克的俯沖攻頂。

在實戰中,空氣舵最常用,但也不是萬能的。

比如在起飛狀態的低速條件下,這樣的方向舵起不了多大作用,更不可能完成導彈的90度大轉彎。

還有,在外太空環境下,沒有了空氣,也就沒有空氣舵什麽事了。

所以,科學家又搞出了燃氣舵,在發動機噴口處設置幾片舵面,利用燃氣通過舵面時産生的反作用力來控制導彈的飛行姿態和方向。

別看就幾片舵面,技術可不簡單。

當發動機工作的時候,燃氣溫度高達3000多攝氏度,而且燃燒産生的氧化鋁固體微粒還會不斷沖蝕舵面,這對舵面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燃氣舵最早應用于德國的V2火箭,它能爲導彈提供更強的機動性,到目前依舊不過時。

比如美國的AIM9響尾蛇導彈,一旦盯上目標,就會死死咬住。

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就是直接改變發動機噴口來調整方向。

相較于燃氣舵,矢量噴口的設計較爲複雜,需要精密的工程技術,成本較大。

其實,燃氣舵就能滿足大部分導彈的操控需求了。

但對于需要高精度的反導彈系統以及空空導彈來說,矢量噴口更具優勢。

總之,一款導彈想要實現轉彎,是多種轉向技術結合在一起的。

當然了,印度那種做布朗運動的導彈除外。

0 阅读:50

52赫茲科普

簡介:你的好奇心就是我們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