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春筍開始上市,關于春筍的營養價值和食用禁忌

文化養生談 2024-02-19 07:12:07

我們都知道,《黃帝內經》最講究的就是順應天時四季養生,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養生重點,什麽春養肝夏養心之類。

但具體實施的過程裏,其實都離不開我們的日常飲食和起居習慣,這裏面,“吃”又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2024年正月初十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雨水一過就意味著下雨的機會明顯增加,這個前後,春筍就開始上市了,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美食。

春筍雖然美味可口,但也有很多相關的知識需要掌握,這樣才能避免身體問題。

關于春筍的營養價值和進食禁忌,你知道多少?

春筍,細嫩清脆、潔白光潤,模樣嬌羞可愛,古代文人常用它來比喻女子纖細的手指,比如南唐李煜《搗練子令》裏就寫過:“斜托香腮春筍嫩,爲誰和淚倚闌幹?”

而我國傳統文化裏對于春筍的喜歡也是早已有之,唐朝詩聖杜甫就有一首《詠春筍》的詩: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會須上番看成竹,客至從嗔不出迎。

之後的蘇東坡,也寫過“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更是被後世喜歡春筍的人經常吟哦。

但春筍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種類卻多種多樣,目前市面上的春筍,至少有如下幾個主要品種:

1、毛竹筍:毛竹的種植面積最大,用途也最廣,産筍時間又長。可惜毛竹筍的品質不是最好的,頂多只能算是中等,和同期上市的其它品類春筍來說,毛竹筍只能說一般。

2、早竹筍:早竹是春筍出筍時間最早的竹子,常見的季節菜的做法,就是早筍鹹肉煲,也有早筍土雞煲,美味而鮮嫩。

3、紅竹筍:紅竹筍體形厚實,不像綠竹筍那樣軟綿綿,沒什麽嚼勁,新鮮進食當然沒有問題,尤其適合做成筍幹,更是味美絕倫。

4、白哺雞竹筍:又叫白竹象牙竹,這種竹筍的味道極其恬淡隽永,回味悠長,卻沒有竹筍常見的澀口之感,在新鮮竹筍裏,它完全稱得上極品。

不管是哪一種竹筍,它們的營養價值基本都大同小異,從中醫的角度看,春筍性味甘寒,能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進食春筍,具有如下幾個養生功用:

1、開胃健脾:

春筍裏含有白色的含氮物,這也是竹筍獨有清香的源泉,這種物質也具有開胃、助消化、改善食欲的作用。對消化不良、胃脘痞悶、納呆的情況又幫助。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春筍性味甘寒而通利,現代科學發現,它所含有的食物纖維,能夠增加腸道水分,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腸道內的壓力,並且能減少糞便的粘度,使得它變得更加軟而順利排出,從而改善便秘,減少腸道腫瘤發生。

3、開膈消痰:

現代營養學家發現,春筍主要含義偶的就是植物纖維,幾乎不含脂肪,含糖量也非常低,這就能夠幫助降低體內多余的脂肪,起到消痰化瘀的好處。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以適當多吃點春筍,還有助于就按辦公地消化道腫瘤和乳腺腫瘤的發生。

4、增強免疫力: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春筍就是一種“刮油去脂”的素食佳品,殊不知,春筍還含有非常豐富的植物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素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身體防病抗病的能力。

上述四點,就是春筍的營養價值,但即使它的營養價值很高,也不意味著就適合任何人,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的。如下幾種情況就應該忌口:

1、春筍也可能過敏:

有部分人吃春筍可能會發生過敏,尤其是老人、兒童,就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2、春筍不易消化,可能成爲某些慢性病的誘因:

春筍裏含有難溶性草酸,吃得太多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皮炎等。所以,小朋友應少吃春筍,最好別吃毛筍;而老人吃春筍時,一定要細嚼慢咽。

3、春筍的烹饪有講究:

炒春筍片、春筍丁時,要先用開水燙5-10分鍾;沒有吃過的人,最好先少量品嘗,有什麽不好的反應馬上停止。盡量不要和海魚同吃,避免誘發一些皮膚問題。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