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拿下伊朗港口,“抗衡中國”不過是煙幕彈,爲的還是巴基斯坦

3號環球眼 2024-05-16 14:04:09

什麽都喜歡和中國攀比的印度,最近又有了新動作。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伊朗和印度簽署了一份爲期10年的合同,將伊朗南部的恰巴哈爾港交給印度開發和運營。通過恰巴哈爾港,印度可以通過伊朗的網絡,繞過巴基斯坦進入中亞。

對此,印媒稱,這是印度與伊朗的一次“重要地緣政治接觸”,將幫助印度抗衡中巴合作的瓜達爾港項目。據稱,新德裏將爲此投資1.2億美元,並融資2.5億美元。

對印度此舉怎麽看?從伊朗拿下一個港口後,就真的能抗衡瓜達爾港了?我們簡單聊一聊。

首先,印度與伊朗的港口合作,沒必要硬往中國身上扯。一來,中國和伊朗是友好國家,雙方還簽署了“25年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將對伊朗投資4000億美元,而伊朗的油氣資源也將大量向中國出口。此外,中國還將通過協議,幫助伊朗升級基礎設施的建設。

另外,在中國斡旋下,伊朗和沙特實現和解,在安全問題上更加踏實。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即便與印度合作,也不會去做明顯對中國不利的事。

二來,中國與印度之間既是鄰國,也同爲發展中國家代表,還都是“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成員,並不像印媒所說的那樣,好像雙方有多大“仇”似的,做什麽都要扯上中國。中印因邊境問題確實有些不愉快,但雙方都意識到,應該將其放到兩國關系中合適的位置,而選擇在其他領域合作,這對兩個發展中國家來說,才是雙贏的選擇。

最近,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喊話,稱“希望中印盡快解決好邊境問題”,並得到中方積極回應。印方也對外表示,中印關于邊境問題的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對于美國拉攏印度遏華,莫迪甚至表示,對“四方安全對話”用來圍堵中國感到不解。印度的目標,一個是成爲“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另一個是成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並不是做什麽事,都是爲了對抗中國。

其次,印度投資伊朗的恰巴哈爾港,恐怕又是一場“喜劇”。 爲什麽這樣說?一來,既然投資建立這個大一個港口,就應該有穩定的出口和進口項目,從印方表述來看,是爲了和中亞聯系上,但中亞國家都不算經濟大國,有多大出口量、是否能穩定出口並不好說,而且中亞以油氣出口居多,但印度本身就緊靠中東,如果從中亞引進,豈是不舍近求遠?

二來,印度不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制造國,可以說全球的“衣食住行”都等著用中國制造,因爲它價廉物美,無法拒絕。但印度只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本身就在印度洋邊上,自己就有諸多的港口,如果只是僅僅爲了出口農産品,就到離自己本土不遠的伊朗,專門去投資建一個港口,費效比真的劃算嗎?這個恐怕真不好說。

最後,從印度與伊朗簽署的協議來看,這麽大一個項目,只簽10年合同,釋放出來的信息——恐怕是雙方都沒有太大的信心吧?

一來,單純從地理位置來看,印度若想跟歐洲做生意,直接從本土經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就到了地中海,聯系上了歐洲,投資建恰巴哈爾港完全沒必要。二來,若從能源引進來看,印度如今與俄羅斯的合作,就是通過海運完成的,自己的港口就能搞定,而且印度離中東那麽近,還有更多的選擇;三來,若像印媒所說“與伊朗政治接觸”,恐怕也沒必要做得這麽張揚,因爲伊朗正被美西方制裁,印度也不敢完全拿美國不當回事吧?

所以,綜合來看,印度稱此舉爲了“連接中亞”也是事實,但最爲核心的,恐怕還是爲了與阿富汗連接上,因爲印度支持的某些武裝組織,有不少活動在阿富汗邊境,如果能扶持壯大,假以時日,將對巴基斯坦形成“包夾”,從而拿到更多的籌碼,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取得主動。

試想一下,如果是敏感物資從印度港口出口阿富汗,一旦暴露,必將會給新德裏減分,這對其希望“入常”、提升國際影響力十分不利,但若有一個使用權在自己手裏的他國港口,有些事顯然就好操作多了。對此,伊朗恐怕也會有應對方案。說投資伊朗港口是爲了“抗衡中國”,真的是想多了。

0 阅读:194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