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樓市將迎首個貶值潮?懂行人預料明年可能超出想象!

極簡風裝修設計 2024-05-16 10:32:27

實話說,目前我國的房價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對于那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若沒有家庭的經濟支持,他們甚至可能連首付都難以承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到2020年底,全國的平均房價已高達9860元/平方米。在衆多的一線和二線城市中,例如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和蘇州等,房價通常在幾萬元一平方米,不少地區的房價低于30000元/平方米的房源已經很少,而超過50000元/平方米的房源則屢見不鮮。顯然,現在購房往往需要投入幾百上千萬元,這已成爲一個普遍現象。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然而,隨著房地産市場基礎面的轉變,高房價的現象可能難以持續。特別是在2021年下半年,房市已顯現出明顯的降溫迹象。諸葛找房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在2022年元旦期間,十個重點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僅爲1699套,與2021年12月相比下降了60.12%,與去年元旦相比則降低了56.9%。從過去五年的元旦假期成交數據來看,這些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先升後降,2018年開始連續三年上升,2020年元旦期間的成交量甚至突破了5000套,創下近五年的高點。之後,元旦假期的新房成交量開始逐年下降,在2022年的元旦期間降至2000套左右,創下近五年的最低紀錄。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房價行情網的數據,2021年,全國有163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了下跌,百強城市的按揭購房成本也降至55.6萬元,比2020年減少了3.5萬元。

那麽,引起房價開始降溫的樓市基本面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主要有三個方面:住房需求、土地市場和政策變動。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首先是住房需求方面。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已達96%,戶均擁有1.5套房産,其中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超過了40%。這表明大多數城鎮家庭已經擁有足夠的住房。同時,近年來新生兒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再加上城鎮化進程的減緩,毫無疑問,住房需求的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換言之,市場上願意購房的人數在減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接著是土地市場的變化。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17日,第二輪土地集中供應中共挂牌822宗地塊,其中流拍266宗,流拍率高達32.4%。即使是北京、杭州、廣州這樣傳統的熱門土拍市場,流拍率也超過了50%。此外,

2021年1至9月間,全國300城的住宅用地平均溢價率僅爲14.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到了2021年9月,平均溢價率進一步降至4.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8個百分點,甚至長沙、重慶等城市出現了多宗土地以底價成交的情況,溢價率爲零。專家認爲,2021年土地市場的冷卻爲未來兩到三年的房價下降埋下了伏筆。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30字)

最後是政策的調整。衆所周知,在2020年8月底,央行和銀保監會等房地産主管部門爲部分房企設立了“三道紅線”,要求房企降低負債和去杠杆。到了2021年,“三道紅線”的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要求所有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實現降檔達標。這意味著,2022年將成爲房企達標的關鍵年,爲了實現降檔達標,房企可能會增加以價換量的操作,頻繁進行打折促銷,力度也可能更大。業內人士預測,在這樣的背景下,明年的樓市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

考慮到住房需求、土地市場以及政策等樓市基本面的變化,2022年房價繼續上漲的基礎已經不複存在。業內人士認爲,2022年樓市可能迎來“首個貶值潮”。盡管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它基本符合當前的房市狀況。即便2022年不會出現大幅貶值,房價的降溫似乎已成必然。對此,你有何看法?

4 阅读:201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