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鄂州,上春山!

長江日報 2024-02-28 21:00:54

二月天楊柳醉春煙

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

...

溫暖、明媚,腳步姗姗

雀躍、醉人,情意綿綿

別羨慕,《上春山》的春景

鄂州全都有

今天,一起上春山!

“春江渌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二三月的鄂州春寒料峭,但柳的枝條已經開始變得柔軟。柳的名多,叫得最早和最響的卻是“官柳”,爲官柳取名的則是晉代武昌太守陶侃。

《武昌縣志》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陶侃爲武昌太守,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于己門。侃見後,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官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由此可見,此時官柳之名除綠化外,已賦予了它一定的政治含義和地位。由于這個原故,像武昌魚之名一樣,鄂州官柳引來了曆代文人墨客的吟誦。除楊柳外,山間青草也沖破泥土綠意漸顯,仿佛在告訴人們:春天已來臨,不如踏青去!

到了四月,鄂州暖意融融,春水漣漣。江湖水窪經過一個冬天的沉澱和淨化,碧綠如玉帶鑲嵌在大地之間,叫人忍不住心生歡喜。

朝陽與江面相容,船舶往返穿梭,時而有魚躍出江面,一副生機勃勃的春日畫卷正徐徐展開。

撩人心弦的春雨,彈奏出梁子湖區官田村的滿目新容,山林僻靜茂密,卻有紅色花海和九品香蓮點綴其間,“惠風和暢”“引以爲流觞曲水”,讓人不覺沉浸其中,享受清新自由的郊野空氣。

在這裏,春的腳步使萬物瘋長,它們歡笑比俏著,想得到踏青人的擁抱。

春風一喚,遍地開花,香氣隨春風來到西山,細細尋去,梅花已密聚如林,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西山古稱樊山、壽昌山、郎亭山,臨江而立,逶迤5公裏。古籍中描寫梅花的詩詞歌賦浩如煙海,“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正是蘇轼爲西山梅花所醉的證詞。

西山腳下亦是放風筝的好去處,這裏草坪開闊平坦,想象風筝隨著微風吹拂,再看路邊草木依依,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待清爽的春風吹拂到蓮花山,遊船劃過湖面,細碎的波紋便像鋪上了一層閃亮的碎銀。南朝時期,才子江淹曾有詩寫道:“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此處的南浦,即洋瀾湖的舊稱。

初春的風雖是清冷,卻不再凜冽刺骨,撲在人臉上是淺淺的柔和,空氣裏彌漫著淡淡的春日氣息。

近處山坡上的小草揉著惺忪的眼睛,探出腦袋,五彩缤紛的花兒爭奇鬥豔,將百湖之市妝點得如詩如畫。

暖風徐來,落花飛舞

歡笑點亮了四面的風

雨過天晴、春暖花開

讓我們約在鄂州相見

好好看一看

鄂州春天裏的詩意河山

(來源: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姚昊】

【來源: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