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秦瓊到底有多慘?爲保命裝病12年,李世民送的藥他轉身偷偷倒掉

小卒話史 2023-09-21 21:09:33

文|小卒話史

“門神”(秦瓊、尉遲恭)

都知道“門神”是秦瓊和尉遲恭,兩位都是唐朝大將,而且他們都進了淩煙閣。在李唐王室建立前後,秦瓊和尉遲恭都立下赫赫戰功,兩人的地位和權勢,最終也水漲船高。可是在李世民繼位之後,秦瓊卻裝病長達12年之久,對于李世民送的治病良藥,秦瓊還會偷偷倒掉。在《隋唐演義》中,大家對秦瓊離奇的遭遇和戰功啧啧稱奇,也對他和李世民之間的君臣之義感到欽佩。那麽,曆史上的秦瓊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他裝病的初衷又是什麽?

劇照|秦瓊

跳槽達人

事實上,在《隋唐演義》中,秦瓊完全被貶低,在正史上,他堪稱隋唐第一猛將。歸附李唐,秦瓊走過了一段離奇的“跳槽”之路。關于秦瓊的出身記載不祥,但有史料記載,他的第一任上司是隋朝將領來護兒。來護兒是隋朝實力派將領,愛憎分明,重情重義,官拜右翊衛大將軍。也許是榜樣的力量,秦瓊從來護兒身上不僅學到了精湛的武藝,還學會了如何爲人處世。由于秦瓊非常勤奮,深得來護兒器重,就連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還專門派人前去吊唁。很多人對此不解,認爲來護兒大可不必這麽屈尊,但來護兒認爲秦瓊彪悍骁勇,很有上進心,日後必定不俗,看人不能只看眼前,更不能欺少年窮。

故事畫:秦瓊

之後不久,秦瓊投奔到張須陀部打工,至于什麽原因,史書上並沒有交代。614年,秦瓊跟隨張須陀前去征討叛軍盧明月。但面對對方多于自己十倍的兵力,讓張須陀很頭疼。經過戰術分析,決定派人領1000精兵夜襲敵營,同時假意撤兵以擾亂敵方視線。就在帳下商討由誰領兵偷襲時,秦瓊和羅士信兩人主動請纓。要知道,當時無人敢接此令,畢竟有去未必能回。可見秦瓊有著過人的膽識。就這樣,秦瓊和羅世信率領這一千多人把盧明月的營寨給點了,盧明月10萬大軍被殺得人仰馬翻,只逃走了數百騎。秦瓊一戰成名,直接因功獲封正六品官員,而他的勇猛也逐漸蜚聲疆場。616年,張須陀在征討李密時被對方設計圍殲,秦瓊率領部下奮力突破李密包圍圈,一路艱辛趕到虎牢關裴仁基處。可惜不到一年,由于裴仁基集團內讧,導致秦瓊無法安身立命。一波三折後,秦瓊戲劇性地又加入到李密的瓦崗軍。李密自然知道秦瓊的本事和爲人,所以他頗受重用。秦瓊除了被封骠騎將軍,還跟程咬金統領八千步兵,威武一時。

劇照|李密

歸附李唐,忠心耿耿

至此,這仍然不是秦瓊的“底站”。公元618年,隋炀帝于江都被叛軍宇文化及所弑。與文化及隨即率軍北上,欲與瓦崗軍一決高下。危急時刻,秦瓊迎難而上,奮力厮殺,很快便將來犯者擊退。就在李密、秦瓊等人喘息之時,王世充又率軍來襲。此時的瓦崗內部早已離心離德,王世充很快便大破瓦崗,並招降了秦瓊、程咬金等人,不過李密卻伺機逃走,投了長安李淵。一段時間之後,秦瓊認爲王世充“非仁主也”,根本沒有大丈夫該有的節氣,便鼓動程咬金一起投了李淵、李世民父子。也正是因爲這一決定,徹底迎來了秦瓊的高光時刻。掐指算來,歸附李唐尋得明主,秦瓊前前後後共花了40年時間。李淵很看重秦瓊,很快,秦瓊便來到秦王府,任馬軍總管。此後不久,秦瓊又迎來“一戰成名”時刻。而這場戰事跟尉遲恭有關。還是這一年年初,小李世民四歲的弟弟李元吉在晉陽城無惡不作,激起民怨,割據一方的劉武周很看不慣,于是聯合起義軍首領宋金剛一起攻打晉陽城。李元吉嚇破膽,倉皇逃回長安向李淵求救。

劇照|李元吉

李淵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非常氣憤,但面對晉陽城危機,他必須要果斷出手,否則必將累及長安。而剛來李唐不久的秦瓊被李淵點名,隨李世民開拔晉陽城。最終,秦瓊等人在美良川與叛軍尉遲恭相遇。當時,尉遲恭正春風得意,根本沒有把秦瓊放在眼裏,結果一個大意,尉遲恭被輕松擊敗。走投無路之下,尉遲恭跟了李世民。唐軍氣勢正盛,而反觀宋金剛則一副慘狀,不但兵力銳減,而且糧草辎重告急,無奈之下,只能潰逃,但李世民大軍仍然窮追不舍。眼看逃不過,最終在靈石附近,兩軍展開最後決戰。毋庸置疑,宋金剛大敗而逃,身在晉陽城的劉武周得知消息後,也偷偷跑去了突厥。晉陽城重新被奪回來,唐軍高唱凱歌,而當這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長安時,李淵興奮不已,他心裏懸著的大石頭終于輕松落地。他准備來一場論功行賞,而對于秦瓊,受到的賞賜最多,李淵甚至開心到要割肉給他吃。這一戰,不但讓秦瓊加官進爵,更是奠定了他在大唐的政治地位,可謂風光無限。

劇照|李淵

裝病掩人耳目

是人都有弱點,李世民也有。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前,就有很多人想要拉攏秦瓊,這裏面自然包括李建成太子黨。不過身經百戰的秦瓊自知不能卷入這場紛爭,于是他保持中立。在李世民看來,秦瓊的不表態成了他的心頭焦慮,他認爲秦瓊不單單是明哲保身,更是對自己不放心、不忠心。因爲秦瓊是唐朝老臣,更是爲李淵鞠躬盡瘁的忠臣。換言之,秦瓊對李世民未必忠心護佑。在封建王朝,自古有“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說法,在李淵看來,太子李建成就是鐵定的傳位對象,但外出打仗,李淵又離不開李世民這個能統兵會打仗的兒子,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必須要對其打壓。武德二年劉文靜被殺,緊接著李世民的手下謀士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皆受到來自李淵的打壓。而秦瓊又一介白身在秦王府供職,李世民完全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凡此種種,都讓李淵夜不能寐。因此,當李淵極力拉攏秦瓊時,不但讓秦瓊感覺到非常尴尬,更讓李世民憂心忡忡。

劇照|李世民、秦瓊

但秦瓊似乎也感受到了“黎明前的黑暗”,爲了都不得罪,他幹脆交出兵權,玩起司馬懿裝病的那一套把戲,著實讓幾股勢力看不清他的路數。不過,既然秦瓊對自己構不成威脅,李世民自然也高枕無憂,他便可以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朝堂計劃。而秦瓊這一“病”就是12年。期間,李世民也表示關心,多次派太醫前去問診,太醫每次雖然看不出什麽病,但也開了一些方子,不過每一次秦瓊都會叫兒子把太醫開的藥倒掉。秦瓊倒不是怕李世民在藥裏做手腳,只是他自己沒病,根本不用服藥。何況李世民雄才大略,他也根本沒必要去謀殺一個開國功臣,以至于對自己不構成威脅的老臣,再讓自己背負罵名。古語有雲:伴君如伴虎。身爲臣子,如果不能審時度勢,不能很好地拿捏主子的意圖,那麽爵位遭削事小,性命堪憂事大。在皇位爭奪戰中,秦瓊沒有盲目戰隊,更沒有卷入這場弑兄逼父的政治鬥爭,而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不得不說秦瓊的做法實在高明。貞觀十二年秦瓊病逝,李世民將其追贈爲徐州都督、胡國公,谥號爲壯,列入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並特意下令在秦瓊墓前建造了石人馬,用以彰顯其赫赫戰功。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九州一百單八縣,神拳太保賽孟嘗,雄鎮山東半邊天。在初唐,秦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盛極一時,可伴隨著皇權的爭奪,最終引發諸多矛盾,當這股沖擊波殃及秦瓊時,他不得不在榮譽和性命面前做出終極選擇,而他選擇後者無可厚非。

劇照|秦瓊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必刪。)

3 阅读:189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