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爲何我國返回艙著陸後一身焦黑,印度返回艙卻非常幹淨

玉箫苒 2024-04-29 08:34:36

文/編輯 玉箫苒的筆記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全國人民的注目下成功飛天。

這也再次將“航天話題”推上了熱搜!

這時候有很多細心的網友也發現了,之前每次航天員成功完成任務回來時,他們乘坐的返回艙周圍都出現了很明顯的燒灼痕迹!

但是相比于印度、美國等一些國家的著陸返回艙,外表看起來都很幹淨!

難不成是中國技術上不如他們嘛?還是有什麽其他的原因?

2023年10月31日,這是個值得載入史冊的日子。

經過近5個月的太空漫遊,三位航天員乘坐神舟十六號返回艙終于離開太空的浩瀚無垠,重新踏上祖國的土地。

伴隨著濃烈的期待,全國人民都在盼望著他們平安歸來。

可就在歡呼的人潮中,一股淡淡的焦糊味悄然散開,這味道就來自于那剛剛著陸的返回艙。

只見艙體表面滿目焦黑,就像是一只熏得烏黑的大鍋,硝煙彌漫間更透著一股危險的氣息。

面對這等景象,現場也不由陷入一陣沉默。

直到航天專家解釋這正是安全設計的證明,衆人這才長舒一口氣。

而很快,很多人也有了新的疑惑,爲何印度的返回艙卻光亮如新?難不成他們的技術已經超越中國?

焦黑之謎 防護的見證

其實,返回艙"焦黑"可不是什麽新鮮事。

只要留心觀察,從神舟一號開始,每一艘返回航天器著陸後都是這副模樣。

這背後並非技術失誤,而是出于安全防護的考量。

要理解這個現象,就要從返回艙的"燃燒"過程說起。

飛船在離開軌道艙後,以大約每秒7.9公裏的速度疾馳,與極爲稀薄的大氣層劇烈摩擦,溫度瞬間高達數千攝氏度,就仿佛在天空中飛行的一枚"巨型火炮彈"。

如此恐怖的環境,足以將普通材料瞬間融化。

爲了保護返回艙和航天員的安全,艙體表面覆蓋了特種防熱塗層。

這種塗層在極高溫下會持續燃燒並脫落,帶走大量熱量,起到隔熱作用。當然,燃燒過程也會在返回艙表面留下"焦黑"印記。

但這種"焦黑"並非一視同仁,爲了緩解減速過程中的沖擊,科研人員還巧妙控制了塗層燃燒程度,使艙體的一面比另一面燒得更甚。

這種設計讓返回艙在下降過程中以一定角度滑行,緩解摩擦阻力,確保航天員安全。

說到底,這些燃燒、碳化的"傷痕",是中國航天人爲了生命安全而艱苦創新、孜孜求索的結晶。

此前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向媒體透露:她感受非常深刻,返回艙就如同在太上老君煉丹爐裏一樣,外面烈火噼裏啪啦,但是艙內溫度幾乎是正常的,航天員們都很安全。

也正因有了這份堅韌執念,我們的航天事業才能在重重困難中持續突破,在浩瀚星空中書寫輝煌。

印度印記

不過,話又說回來,面對印度美國這些平整無痕的返回艙,大家還是有些狐疑。

畢竟,這出乎我們的預料。按理說,激烈的再入過程應該會留下明顯的"燒傷"才對。但印度美國航天器整潔的外表,簡直就像是剛從經銷商那裏新開的一頁一樣。

這種反差再一次撩撥起人們的好奇心,不由自主會想到,難道他們的科技已經超越中國,發明了更優秀的防熱材料?所以他們的返回艙才能保持如此"清新"?

其實,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細究起來,這只是源于雙方在技術層面的差異。

我國的航天器在重返地球時,所走的路途是漫長而曲折的。

離開太空站後,先是與推進艙分離,然後繞地球幾圈進行軌道調整,最後才能真正返回。

而且從進入大氣層到著陸,整個過程持續約半小時,需要承受超高溫和超大阻力的考驗。

相比之下,印度上次的返回艙試驗就輕松多了。飛行高度僅在100公裏上下,距地面不到20公裏,試驗時間也不超過半小時。

可以說,整個過程都在"低空低速"的舒適區間,遠沒有經曆我國航天器那樣極端的環境。

換句話說,印度之所以未現"燒痕",絕非因爲它有了什麽神奇的新材料。

相反,中國航天器之所以容易"燒焦",正是因爲我們更有勇氣去直面艱難,追求極限,才會在離子等離子體的高溫侵蝕下留下"戰痕"。

那道傷痕,凝聚了中國航天人無數次在生死攸關時刻對科技的艱辛探索。

它無聲訴說著中國航天人對追求極限、力爭上遊的不懈堅持。它見證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和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

對比之下,印度的"光鮮"著實顯得有些單薄。

我們當然希望從技術層面學習他們在防熱材料上的長處,但更渴望的是能以最堅韌的拼搏精神,在浩瀚宇宙中書寫出更加燦爛的篇章。

相信在國家的不懈努力和全體人民的共同期望下,我國的航天事業必將邁上新的台階。

就如中國科學家王浚說的一樣,焦黑反而證明了技術過硬,不是技術不行!

如果艙體不是焦黑的,那就說明材料沒有起到防熱作用。燒得越黑,說明傳入艙內的熱量就越少,宇航員也就越安全!

並且還不只是返回艙在保護著宇航員,你知道嗎,就單單是航天員身上穿的航天服,就差不多在3000萬左右,爲什麽要高價打造這款這麽貴的衣服,因爲它能保護航天員在真空、高輻射環境下的生命安全!

畢竟在太空中有太多的危險還有非常強烈的輻射!這款衣服還可以給宇航員的身體帶來稍微適宜的溫度,可以說,它就相當于是個“小型飛船”!

而且太空服是非常重的,因爲太空裏是沒有重力的,腿在太空可以說就沒什麽用,幾乎都是靠手來完成的!

科學家們花幾個月的時間說不定才能做出來一件,這款衣服就跟金鍾罩鐵布衫一樣,時時刻刻保護著宇航員!

就拿列昂諾夫來說吧,作爲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人,沒經驗的話可以借鑒,但是出艙的時候還是好好的,結果一下子BBQ了,回不去了!

爲啥,因爲他的衣服設計的不是太合理,出去後衣服變得膨脹了,但是飛船的門又小就正好給卡住了!

最後還是在冒著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愣是放了一點點氧氣,趕緊擠入了飛船!

所以說,對于太空中的一起切,一丁點都馬虎不得!

至于,中國與印度的這個太空艙“焦灼”的問題!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

我們的返回艙來自太空,印度的來自天空!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1 阅读:4894
评论列表
  • 海川 28
    2024-04-29 11:24

    不要和印度比,太掉價。

  • XZJ 19
    2024-04-29 11:47

    秘密的設計問題不需要公開

  • 2024-04-29 18:37

    現在當小編的門檻這麽低,語文不及格吧。看一下這句話表述有沒有問題: 但是相比于印度、美國等一些國家的著陸返回艙,外表看起來都很幹淨!

  • 2024-04-29 18:53

    阿三愛清潔 這有錯麽?返回途中自己擦拭幹淨了

  • 2024-04-29 17:55

    人家有恒河水。洗洗更幹淨。

  • 2024-04-29 09:56

    有沒有經過太空去過月亮一看就是知道了

  • 2024-04-29 21:39

    別整天黑印度,其實印度在某些科技領域早已領先中國,我們不要夜郎自大,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只有取長補短,才能推動科技進步,

  • 2024-04-29 21:54

    用白貓洗幹淨了嘛,有啥奇怪的

  • 2024-04-29 19:57

    印度沒有防燒蝕圖層,要麽就沒有出外太空,沒有經過大氣層摩擦産生燃燒。

  • 2024-04-30 00:53

    印度的返回倉精准降落在大橋兩鋼柱的中間,這是外星科技呀🐮,你信嗎?

  • 2024-04-29 22:35

    “但至今,印度人還沒有登上月球”。我們上了嗎?

  • 2024-04-29 19:01

    外艙被燒的原因無非有兩種,一是下降速度過快,如果著陸速度與飛機著陸速度一樣,何會被燒黑?二是外艙的合金材料,如果改用與飛行速度達十馬赫以上導彈外殼一樣的合金材料,這樣也會達到同樣的效果。

  • 2024-04-29 20:25

    印度的返回艙都沒有出大氣層,哪可能燒黑。

  • 2024-04-29 17:33

    沒進太空,他會燒黑嗎?

玉箫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