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縱深|李聰,從家鄉到太空

河北新聞網 2024-04-29 08:10:54

李聰。新華社發

■ 閱讀提示

4月26日3時32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

河北邯鄲籍航天員李聰,作爲此次出征的3名航天員之一,目前已順利進入空間站,將在這裏完成6個月的太空任務。

幾天來,李聰成了家鄉人眼裏的明星。

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直播時,李聰家的小院,被圍了裏三層外三層,連房頂都站上了來加油的老鄉。

4月25日晚,邯鄲峰峰礦區大社鎮南旺村,李聰家的小院裏,坐滿了前來看神舟十八號發射直播的鄉親。河北日報記者 白 雲攝

記者也在當地進行了走訪,探尋一位航天員的成長曆程。

他已4年多沒回過家

4月26日下午,邯鄲峰峰礦區,陳興風和李軍生從遠處走來,看起來還有些疲憊。“昨天中午血壓又高了。”陳興風說,這幾天,她心裏一刻都沒有平靜。

24日上午,陳興風在家洗衣服時,接到了老伴兒李軍生的電話,讓她趕緊打開電視看新聞。“新聞裏正在介紹李聰,說他被選爲神舟十八號的航天員。我高興啊,特高興。”陳興風說,2個多小時的節目,她從頭看到尾,當時她沒有太多擔心,“國家投入這麽多人力物力,研究飛船載人上天,我相信國家。”

這種興奮持續到25日晚。

25日20時59分,火箭點火發射。看著直播,坐在峰峰礦區大社鎮南旺村自家小院裏,陳興風上身挺直,兩手攥拳,雙眼緊緊盯著電視屏幕,這個姿勢幾乎保持了全程。

現場加油聲叠起,她卻說什麽都沒聽見,直到電視裏播報“神舟十八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她“噌”一下站起來。歡呼的人群裏,沒人注意到,她緊攥的拳頭伸開,悄悄擦了下眼。

距離上次見到兒子,已過去4年多。

那次,李聰回家探親,剛待了兩天,就接到任務返回部隊。從15年前李聰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他的家人就已經習慣,李聰的學習和工作紀律性都很強,不主動聯系,不打擾他訓練。

這是這個普通家庭,爲李聰從一名普通農村孩子走向航天員做的又一次奉獻。

李聰和妹妹就要讀小學時,李軍生決定,全家搬到市區生活,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李軍生吃過教育落後的虧。他在鄉裏念初中時,有的科目發了課本沒有老師,他對自己沒考上中專耿耿于懷,立志不讓孩子們再走他的路。

進城時,李軍生在邯鄲市第十四中學校辦工廠開車,一個月只有幾十元的收入,每個月都得預支下個月工資才能維持家裏生活。

全家進城要吃飯要租房,生活會更困難。

陳興風記得,一家人在峰峰礦區第三小學旁的黑龍洞村租了兩間平房,孩子們睡裏間,大人睡外間。沒多久,迫于生計,陳興風也到李軍生工作的工廠做計件工,一天加工幾百個袋子,收入不過幾塊錢。

“我們懂得少,沒給過孩子什麽指導。他每次考上這,選上那,給我說一下,我就嗯一聲。其實心裏很激動,不知道怎麽表達。”李軍生說,這幾天,他也睡不好,26日一早又拿出手機,看兒子在空間站做什麽。

2009年,他送李聰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報到。接新生的老師對家長們說:“放心吧,學校會比家長照顧得還好。”李軍生回憶,“我們也就是給了孩子一副好體格,都是國家培養的他。”

他一步一步接近夢想

4月24日10時14分,邯鄲市峰峰礦區大社鎮黨委副書記、南旺村黨支部書記李勇發了一條朋友圈信息:“我們村的驕傲,李聰,大社鎮南旺村。”幾分鍾後,這條信息創了他使用微信以來,點贊最多的紀錄。

南旺村,2200多畝地,1300多口人。很多當地人,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有身邊的人成了一名航天員。

4月25日晚,距離神舟十八號飛船發射開始還有一小時,李聰家的院子就擠滿了人。還有人站到了隔壁鄰居家的屋頂上,要一起見證這個時刻。

杜偉是李聰的表哥,下班後專程從市區趕過來。“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杜偉說。2009年,讀大學的李聰放假回家,帶回一張照片。杜偉仔細一瞅,那張合影中還有楊利偉。

“當時李聰特別驕傲地跟我說,這是他師兄。”杜偉回憶,“能看出來,他很羨慕師兄。”杜偉覺得,對于一名農村孩子,能開上戰鬥機已從村子裏走出去很遠,他從未想過李聰能成爲航天員。

成爲飛行員、航天員,並不是李聰最初的夢想。他曾經想當一名歌唱家。

陳興風記得,李聰小時候很晚才會說話,3歲左右還吐字不清。有一天她發現李聰一遍遍摁家裏的一台舊錄音機,跟著磁帶學一首歌,沒幾天居然咿呀咿呀唱了出來。

初中時,李聰也是學校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陳興風記不清多少次幫李聰找演出服裝、道具。

這和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指令長葉光富對李聰的評價非常吻合:比較活潑,經常在訓練中聽到他的歡聲笑語。

想當歌唱家的李聰是怎麽成爲飛行員的呢?

李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高三的時候,因爲比較喜歡運動,體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長,好多人認爲他適合當飛行員。

2024年3月22日,李聰穿著水下訓練服准備入水。新華社發(徐部 攝)

李聰擅長遊泳。黑龍洞村附近,有一眼龍洞珠泉,當地人說是滏陽河的源頭。“他小時候,就喜歡到那遊泳,冬天都偷著去。”李軍生說。

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沒有特別爲李聰提供過報班或訓練。李軍生還記得2008年下半年,李聰拿回家一張招募飛行員的宣傳彩頁,想要報名。

“我覺得這離咱村裏人太遠。”李軍生說,一番打聽後,得知招飛考試屬于提前批錄取,不影響報考其他大學,他也就沒阻攔。

2009年初,李聰通過飛行員體檢,回到河北峰峰春光中學(2015年改名河北峰峰第一中學)准備高考。他的班主任胡雲林不斷給李聰打氣,讓他一定咬緊牙關挺下這幾個月。“對于農村孩子,這是天大的機會,不能因爲文化課不過關被刷下來。”胡雲林說,當時學校組織了幾位老師幫李聰鞏固成績。

胡雲林強調,李聰非常努力。“老師們頂多是推一把,關鍵還是孩子個人。這孩子身上有很多優秀的品質,有著農村孩子吃苦耐勞的特質,也有著質樸堅韌的性格。”胡雲林說。

他吃的苦從來都不說

從入選航天員到首次出征,楊利偉用時5年,聶海勝用時7年,費俊龍用時7年,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用時10年,湯洪波用時11年,葉光富用時11年,劉旺用時14年,張曉光用時15年。

2020年9月,李聰入選我國第三批航天員。杜偉聽說這個消息後,心裏非常盼著表弟能早點出征太空。但他也知道,這個過程漫長且艱難。

4月24日航天員見面會上,李聰說,正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載人飛行任務頻次從幾年一次變成一年兩次,他才幸運地趕上了“任務等人”的好時候。

但這也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在優中選優的選拔中,踏上飛天之路。

工作上的事兒,李聰很少和家裏人說。陳興風也僅僅知道,兒子開飛機去了,兒子選上了航天員,包括李聰成爲神舟十八號飛行乘組成員之一,他們全家也是從新聞裏知道的。

這一次,陳興風還知道了更多。

這個農家婦女,第一次知道了離心機,加到一定壓力“胸口被壓得完全喘不過氣”;第一次知道穿著加壓後的訓練服,在水下進行上肢操作訓練後“手抖得夾不起豆芽”。

聊起這些,陳興風眼圈又有點紅,“可他每次打電話,都說好著呢,放心吧。”

從入選到出征,李聰一定付出了很多。葉光富評價乘組中最年輕的李聰,“學習理解能力非常強,操作動手能力也非常好。”

李聰從小就喜歡擺弄東西。李軍生記得,因爲條件差,李聰童年時幾乎沒什麽玩具。有一次李軍生回家,看見李聰拿著幾個玉米軸想擺個塔,搭到一定高度玉米軸就滑下來。反複幾次,李聰氣得一邊哭一邊跺腳,卻始終不肯停下。“當時我就想,這孩子行,有股子執著勁兒。”李軍生說。

這種堅韌,在李聰的成長中從未或缺。

李聰第一次飛上藍天,“感覺整個人頭昏腦漲,想吐”。那天晚上,他徹夜難眠,不相信自己當不了飛行員,決定再飛一次。這回,頭一天的不適完全沒有了。在空軍航空大學的4年,他年年都被評爲“優秀學員”。

2018年,李聰在航天員選拔現場和聶海勝拍了一張合影,照片上的李聰很腼腆。這和他的妹妹李娜娜在25日晚看直播時的感受非常不同,“幾年沒見,電視上好像一個全新的哥哥。他眼神更堅定了,表情更沉穩了,說話的語氣都更自信了。”

2023年12月7日,李聰在進行飛船操作訓練。新華社發(孔方舟 攝)

這種改變源自沉澱。李聰曾說,當飛行員比較飒、比較酷,空中做一些特技動作激情豪邁。當航天員以後,更多讓心靜下來,讓自己變得更加沉穩。

“我期待太空失重帶來的美妙感覺。這次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太空家園到底建得怎麽樣。最期待的就是如何把這6個月飛行(任務),安全、順利、無差錯、零失誤地去完成。”航天員見面會上,李聰如是說。

讓我們共同期待,河北小夥“出差”歸來。(河北日報記者 白 雲)

■ 相 關

兩位河北航天員的見證

4月25日22時20分,神舟十八號發射成功後,李聰家的小院逐漸安靜下來。一輪圓月斜挂在門樓上,發出帶有黃暈的光。

太空裏的秘密是什麽呢?

從1992年,我國開啓載人航天工程,已有兩位河北人飛上太空。

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搭載我國出征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在軌飛行14圈,曆時21小時23分成功返回。

2022年6月5日,衡水深州籍航天員蔡旭哲出征時,神舟飛船的編號已經到了神舟十四號。蔡旭哲也成爲河北飛天第一人。

李聰和蔡旭哲有著極爲相似的經曆,都通過招飛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都開過戰鬥機。2010年,蔡旭哲被選入我國第二批航天員。2020年,李聰被選入我國第三批航天員。

從“人等任務”,蔡旭哲准備了12年飛入太空。到“任務等人”,李聰准備了3年爲國出征。

兩位航天員,見證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的不同曆程。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在軌建造以來情況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航天員乘組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首次實現兩艘載人飛船同時在軌、兩組航天員在軌輪換,創造了貨運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最快世界紀錄、單次載人飛行任務3次出艙全新中國紀錄,爲空間站後續建造和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也因此,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並頒發“三級航天功勳獎章”。

李聰在航天員見面會上說,他們學習借鑒其他乘組有益經驗,這個經驗,來自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每一個乘組。

4月26日5時4分,神舟十七號和神舟十八號兩個航天員乘組的“全家福”再次留在了空間站,河北出征太空第二人李聰,也將在這裏完成6個月的任務。

把目光投回地球。

李聰所在的南旺村,今年又有兩名年輕人參軍入伍,這個只有1300來人的小村,已有6名現役軍人。

李聰當年的高中班主任胡雲林,也頗爲驕傲地告訴記者,繼李聰之後,2014年,他帶過的畢業班,還送出去一名飛行員。

巧合的是,還是當年李聰上課的那間教室。也因此,老師們將學校教學樓2樓東頭的那間教室,稱爲飛行員的搖籃。備戰高考前,胡雲林特意安排這名學生坐在了李聰坐過的位置,並鼓勵這名學生,“你坐在師兄的位置,就想象自己一只腳踏進了飛機駕駛艙。”後來這名學生也如願考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

本月,我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期待更多河北籍航天員飛入太空。

文/河北日報記者 白 雲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