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一周買3次榴蓮被老公吐槽:真的吃不窮嗎?這一波,站老公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2024-05-15 12:50:40

執筆:彩蛋媽媽

最近榴蓮大量上市,你吃了嗎?

01 老婆一周買3次榴蓮被老公吐槽

有一位妻子發視頻吐槽自己的老公,自己不過是一周買了3次榴蓮,卻被老公吐槽。

一點吃食而已,至于嗎?

大可算一筆賬,現在的榴蓮,多少錢一斤?

基本上得25-30一斤,一個榴蓮少說也有3、4斤,買上一個榴蓮,差不多也要1百多,3個榴蓮就得500左右。

也就是說,這一個禮拜,老婆買榴蓮就花了這麽多錢,老公看不下去開始了“責備模式”。

短短幾十秒的視頻,就能獲取到這幾個信息:

老公工作壓力很大,賺錢不易;

老婆全職在家。

有人覺得,手心朝上的日子,不好過。

但是,這還真不是手心朝上的問題,而是老公賺得不夠花的問題。

即便手心不朝上、自己賺錢的人,也不一定舍得一周買3次榴蓮。

2個月老婆花了2萬,家裏還有裝修等各種開銷,老公辛辛苦苦賺錢,是爲了給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但也不是爲了讓老婆肆意揮霍。

而且,孩子還流著大黃鼻涕,還吃榴蓮,這多少有點不適合,因爲上火啊!

或許妻子覺得:吃,是吃不窮的。

但實際上,真的會吃的窮。

彩蛋媽媽的一個同事,原本不愛做飯,經常和男朋友出去吃飯,兩個人工資加起來不過7、8千,都月光。

後來結婚了,開始考慮存錢,便從自己做飯開始。

自從自己做飯開始,就發現了一個新天地:原來自己做飯,可以這麽省錢!

當月,兩個人生活費只花了2千,結余5千多。

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真的吃不窮嗎?

正常吃,吃不窮,但經常買貴的、買的多,還真的能吃的窮。

這一波,我站她老公。

02 消費觀的碰撞,摩擦的開始

說實話,彩蛋媽媽是著實很愛吃榴蓮。

但是,自家什麽家庭條件,也是清楚的。

所以,我們一年最多買一次榴蓮,還是在榴蓮大降價,不到20塊錢一斤的時候。

身邊也有寶媽覺得:這麽省幹什麽?

有時候,不只是省的問題,也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榴蓮,吃了又容易長胖,還很貴,很快就吃完了,真的不值得。

很喜歡吃,偶爾買一個解解饞,也就夠了。

沒有其他愛吃的水果了嗎?

也不是非榴蓮不可不是?

當然了,家庭條件特別優渥的另說。

其實我們會發現,婚後夫妻之間一旦出現消費觀的碰撞,那麽就是摩擦的開始。

有的人,非常節省,別說榴蓮了,就說水果,都很少買,衆所周知,水果不便宜;

有的人,只要不欠錢,那麽錢包裏有多少花多少,沒了就不花;

有的人,哪怕刷信用卡,都得滿足自己的欲望,永遠在花明天的錢……

消費觀念的不一樣,會讓夫妻之間進行摩擦。

這時候,就得溝通了。

無論是妻子還是丈夫,但凡還想好好經營婚姻、照顧好家庭的,那麽,這份消費觀念,就得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來改變。

比如,家裏就只有老公賺錢,工資也不高,那麽,寶媽這日子,是否該精打細算一下,開啓斷舍離模式?

比如,錢不少,但是生活質量很差,那是否可以拿出一部分的錢出來,來提高一下生活的質量,讓自己更爲舒適?

總之,消費觀念不是不可改的,由儉入奢易不代表奢侈,由奢入儉也不代表委屈,更多時候爲了一個家庭的權衡,是爲了另一半的權衡,也是夫妻之間尊重與理解的開始。

03 父母的消費觀,對于孩子的影響

當然,還有一波父母,屬于:自己花錢啥啥舍不得,孩子一開口,有理無理都滿足。

我們的消費觀念,和原生家庭、生活環境等有很大的關系。

而我們孩子的消費觀,也被我們影響著。

所以,在父母消費觀磨合的時候,也需要考慮一下對孩子未來消費觀的影響。

彩蛋一個同學的媽媽吐槽,自己的兒子花錢大手大腳,絲毫不考慮他們做父母的賺錢有多不容易。

孩子爲何會花錢大手大腳?

因爲,孩子從小的需求,父母都會滿足,等孩子逐漸長大,“胃口”也越來越大,父母滿足起來,有些吃力了;

因爲,這位寶媽是真的挺能花錢的,幾千的面膜、護膚品,就和買菜一樣頻繁,衣服的價格也都不低,但實際上,寶媽一個月也就4、5千的工資;

因爲,孩子被養“叼”了!

所以,家長們想要培養好孩子的消費觀,那麽,請正式自己的消費觀!

寫在文末

吃榴蓮,著實不是什麽大事兒。

比起一周3次榴蓮,背後是一筆又一筆的相對于家庭收入來說的奢侈消費。

這一波,我站“勤儉持家”!

0 阅读:3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簡介:我是開心果的媽媽,一起來聊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