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挑起新貿易戰,耶倫讓中國別報複:要認清美國的行動有針對性

排頭縱橫 2024-05-16 18:02:47

稍早前有媒體報道稱,本周內拜登政府將宣布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等關鍵戰略産業,征收新的關稅,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稅率從27.5%上調至102.5%,其他産業將增加一倍或兩倍。

新能源汽車

彭博社宣稱此次加征關稅是“象征性的”,理由是納入加稅範圍的中國産業,比如電動汽車産業並不依賴美國市場,而且拜登政府已向美國光伏産業釋放信號,本次加稅的中國産業範圍不包括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生産設備等産品。

嚴格意義上來說,拜登政府即將推出的對華加征關稅的做法,根本扯不上“象征性”,要清楚即使中國電動汽車等領域的主要市場不在美國,但不代表相關中國企業沒有拓展美國市場的雄心壯志,因此拜登政府加稅令一出,實際上就是關閉了中國電動汽車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大門,本質上與把中國電動汽車逐出美國市場並無區別。

至于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的生産設備等産品沒有被拜登政府列入加稅範圍,一方面是美國真的離不開中國的光伏産品,不得不暫時先放棄,但這不代表拜登政府未來某一天不會下手,就像某句形容帝國主義行事邏輯的話說的那樣:今天不打你,只是因爲今天不想打你。

光伏設備

另一方面彭博社特別提及此事,意思也非常好理解,就是美國這次沒把中國光伏産業納入進來,其實是對中國的一種“恩賜”,不要“不識好歹”不理解美國的好意,若是敢表示反對,我們美國下一次可就不會這麽客氣了。

說白了彭博社所謂“象征性”其實就是在美化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或許美國媒體認爲只要把拜登政府對華加征關稅這一行爲,所産生的結果或後果輕描淡寫一番,就能掩蓋背後肮髒的目的,但事實就是一個早就臭氣熏天下水道,噴再多香水也遮不住臭味。

非常可笑的是,原本以爲彭博社把赤裸裸的對華打壓行爲,說成是“象征性動作”就已經足夠無恥,但令人詫異的是身爲美國精英的財政部長耶倫,也有著同樣無恥想法,居然幻想中國不要對拜登政府即將頒布對華加征關稅令采取報複措施。

耶倫

面對彭博電視台的鏡頭,耶倫說“美國希望不會看到中國的重大回應”,或許意識到自己的言論太過于咄咄逼人,耶倫又收斂語氣後補充說“但這種可能性始終存在”,同時她還威脅稱“希望中國認清美國的行動都是有針對性的”。

針對記者詢問拜登政府此舉,是不是意味著美國有意與中國再打一場貿易戰,耶倫借此問題再度宣稱由于中國大量補貼造成“産能過剩”引起不公平的競爭,說美國政府正在“努力穩定”中美經濟關系,“我們不希望在經濟上脫離中國,但我們的確認爲競爭環境應該更公平”。

明明美國在經濟不斷打壓中國,還意圖挑起新一輪貿易戰,關閉對中國企業的大門,結果到了耶倫的嘴裏就成了“美國正在努力穩定中美經濟關系”,沒有與中國“經濟脫鈎”的打算,同時還希望中國不要對美國加征關稅采取報複措施,這明擺著就是胡蘿蔔+大棒的打壓模式,試問還有比這更無恥的嗎?

特朗普和拜登

另外需要注意到的是,耶倫明確指出所謂“重新配置的對華關稅”,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于2018年首次進行的加征關稅措施相關聯,這再次證明了在美國政客當中,“人人討厭特朗普卻人人都是特朗普”這句話,或者說民主共和兩黨都是一丘之貉,對中國都是敵意大于善意。

中方多次表示經貿合作一直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美國在經貿領域咄咄逼人的做法正在給這塊壓艙石一點點減重,可以料想到的是這種趨勢持續下去,中美關系越來越壞只是次要的,越來越危險才是真正要擔憂的。

當然不管美國如何變著花樣打壓,中國也絕不是束手待宰的羔羊,更不可能遂耶倫的願望不采取任何反制措施,別忘了中國電動汽車雖然不依賴美國市場,但美國企業生産的電動汽車卻極度依賴中國市場。

特斯拉工廠

總而言之一旦拜登政府挑起新一輪中美貿易戰,誰面臨的損失大一目了然。

0 阅读:84

排頭縱橫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