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雲:低垂的果實摘完後,下一步怎麽走?

悲了傷的白犀牛 2023-12-14 22:38:06

運營商雲前面三年的增長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原因是啥?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三年前三大運營商正式全面入局雲計算市場,當時擺在它們面前的是很多低垂的果實,比如,內部單位用雲、生態內企業用雲、客情關系好的企業用雲,還有一些是只能上國資雲的,這是屬于第一波,這些低垂的果實很容易摘。

所以,三大運營商雲前面幾年的增長速度如同火箭一般,勢如破竹!

但是,三年時間過去了,低垂的果實基本已經摘完了,運營商雲面臨的困境開始突顯:

第一,增長率大幅下滑

從今年的情況看,三大運營商無一例外,增長率都有了大幅的回落,看半年報的數據,天翼雲營收459億元,同比增長63.4%,移動雲營收422億元,同比增長80.5%,聯通雲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36%。相比前兩年動辄三位數的增長,今年的頹勢非常明顯。

看工信部的數據更是觸目驚心,根據工信部“2023年前三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三大運營商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35%,增長率同比下降了超70%(127.6%)。而同樣是工信部的數據,雲計算行業整體同比增長15.8%,增長率同比上升了143%(2022年是6.5%)。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雲計算行業整體正在快速複蘇,而前面出盡風頭的運營商雲似乎失去了銳氣,從增長率上看基本已經泯然于衆人。

第二,高價值客戶滯漲

更嚴峻的問題是,據了解,以天翼雲爲首的三大運營商雲都正在面臨高價值客戶滯漲的問題,雖然看上去客戶規模還在增長,但其中真正能貢獻營收和利潤的高價值客戶的增長已經面臨瓶頸。

雲計算市場是極端的帕累托法則的市場,可能1%的用戶貢獻了超過90%的收入,比如阿裏雲號稱有400萬用戶,但其實真正貢獻價值的可能不到4萬,剩下的都是作爲長尾來平衡冗余成本的。而主打ToB的運營商雲這種情況肯定更甚。

簡單來說,高價值客戶的持續增長對于雲廠商的業績增長非常重要。

而這就是問題所在,雖然IDC、Gartner、信通院等機構都在說中國雲計算市場空間巨大,前途光明,但對于運營商雲而言,那都是挂在枝頭上的果實,如何摘,這是個難題。

第三,與阿裏雲等巨頭短兵相接,如何戰?

我一直有關注國內公開市場的雲計算相關采購項目,我發現一個明顯的變化,前面,阿裏雲、騰訊雲這些巨頭參與的采購項目,我們很少看見運營商雲的身影,相反亦然,運營商雲參與的采購項目,很少看見阿裏雲、騰訊雲的身影。

我認爲過去運營商雲和互聯網雲廠商之間有一定的邊界,各自在自己的優勢領域中爭奪項目,頗有點河水不犯井水的意思。

但是,近一年來,阿裏雲、騰訊雲等雲廠商巨頭與運營商雲同場競技、爭奪同一個項目的情況開始變得頻繁,這可以理解爲雙方中間的邊界開始逐漸消失,雙方開始陷入混戰。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阿裏雲、騰訊雲也面臨困境,需要擴大自身的業務規模,自然要伸手到運營商的傳統優勢領域,而運營商隨著自身實力的提升,和欲望的膨脹,自然也不可能龜縮一隅,也對那些高質量的雲計算項目開始有了野心,自然少不了與阿裏雲們拼拼刺刀。

從當前看,除了政務雲以外,其他領域的PK,運營商雲都處于明顯劣勢。如果下一步,運營商雲與互聯網雲巨頭全面對戰,勝算有多少?

第四,新進入者正在快速野蠻生長

不知大家最近有沒有察覺,火山雲、京東雲最近非常活躍,比如,最近火山雲就擊敗了中國移動拿下廣東一個數據中心建設項目,而京東雲也頻頻拿下政務雲大單,跻身國內專屬雲top5。

這兩個選手都是既不缺技術,又不缺資金,而且自身生態體系也非常厚實,它們要做公有雲、做私有雲,實力都不比運營商雲差多少。

運營商雲一直眼睛往前看,希望超趕一個一個對手,跑到賽道最前面,但是殊不料,後面的後起之秀已經有了同場競技的實力,夾在中間的運營商雲地位非常尴尬,大概就如同逆水行舟,只能用力撐,因爲一篙松勁退千尋啊。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運營商雲下一步該如何走?

從近期天翼雲、移動雲的布局來看,路徑是相當清晰的,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第一,充分發揮雲網融合的優勢,以網帶雲,融雲入網,盡量基礎雲産品的規模做大,穩住營收的基本盤,這是運營商雲的立足之本。

第二,繼續發揮作爲國資雲的身份優勢,加快對大型政企的拓展步伐,眼下賺錢不重要,卡位更要緊,尤其是那些超大型國有企業。

第三,快速補齊自身的安全技術、産品和服務,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中國移動斥巨資控股啓明星辰,這對于移動雲的安全産品能力是個極大的補充,天翼雲和聯通雲基本上也是這個策略。

第四,快速補齊智算能力,自從大模型一出,智算能力基本上就成爲雲廠商的基本能力,三大運營商當前也在快速補齊這個能力,比如,中國電信在31省部署推理池,上半年智算新增1.8EFLOPS,達到4.7EFLOPS,增幅62%;而中國移動正在構建亞洲最大的單體智算中心,將有萬片級AI加速芯片,算力規模達5EFLOPS。

過去,雲廠商面對互聯網客戶以銷售公共雲算力爲主,高度標准化,使用起來如同水電煤,隨取隨用、實時結算,雲計算被加諸了很多光環,甚至被神化。而如今,雲計算的業務重點轉移到了政企行業,央國企、政府等項目偏好混合雲、私有雲,項目動辄數千萬甚至過億元級,交付周期短則半年、長則數年,完全不是從前那套玩法了。

政企雲市場的激戰從2019年開始,到2022年,排名前列的那些雲廠商們,已經意識到政企市場的難度所在——沖在前面做總包、集成難以獲得有質量的增長。于是,阿裏雲、騰訊雲等傳統巨頭都紛紛主動削減了項目制訂單,強化公共雲産品和服務收入,以爭取落袋爲安的利潤。

但非常矛盾的一點,近日阿裏雲宣布了新的組織架構,首次成立專門的公共雲業務事業部,以規模優先、擴大市場占有率爲目標。這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老路。

可以看到,巨頭如阿裏雲,近幾年面對複雜的雲計算市場,也走得步履蹒跚、磕磕絆絆,不停探索出路。

運營商雲面臨的局面比阿裏雲更複雜、更困難,前面幾年只管低頭對標前人補齊能力、同時拼命摘那些低垂的果實,如今,基本能力補得差不多、果實也摘得差不多,在雲計算的新發展階段,變肯定是要變的,但如何變,往哪個方向變,這是一個考驗管理層的問題。

0 阅读:445
评论列表
  • 2023-12-20 19:57

    有電信卡用天翼雲,一共2T儲存空間,上傳下載不限速,就是天翼雲資源太少沒有百度生態多。

  • 2023-12-19 14:29

    大部分人根本用不著。運營商數據全是假的[得瑟][得瑟][得瑟]

  • 2023-12-15 02:00

    我們這電信寬帶都送雲電腦玩啦[鼓掌]

悲了傷的白犀牛

簡介:TMT行業分析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