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59歲老婦在閣樓藏情夫24年,2011年才被發現,她這是爲何?

菲菲的信箋 2024-05-16 21:18:33

2011年,59歲獨居老人夏志玲意外摔斷了腿,被熱心民警肖吉芬送去醫院救治。

老人一直獨來獨往,也沒有子女,所以肖吉芬還著手照料她的生活起居,直至她康複出院。

感念夏志玲的照顧,老人向她吐露了一個秘密:她並非獨居,家中閣樓裏藏著一名男子24年之久!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噩夢人生•】———》

事情還要從頭開始說起。

出生于雲南一個貧困小山村的夏志玲,一出生就失去了父親。母親爲尋求新生活將她遺棄給外婆,改嫁他人。

夏志玲的童年就這樣在貧困和缺乏父母關愛中度過,外婆是她唯一的依靠。

不過,小小的夏志玲不認輸,她用自己單薄的身軀,爲自己和外婆撐起了一片天。

20歲時她嫁給一個陌生男子,本以爲可以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了,可沒想到卻開啓了自己漫長而痛苦的婚姻生活。

一開始的時候,丈夫表現得還像個人樣,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各種毛病慢慢顯現出來,但是夏志玲仍寄希望于丈夫能夠做出改變。

這個酗酒成瘾的丈夫,動不動就會拳打腳踢,把無辜的夏志玲當做出氣筒。即使在懷孕期間,他的拳頭還是將夏志玲活活打掉了孩子,從此她再也無法生育。

在承受了多年的折磨後,夏志玲終于鼓足勇氣離開了這段噩夢般的婚姻。她回到家鄉,靠獨自經營一家小小的米店維生。

1979年的一個早晨,一位退伍軍人畢占先走進了夏志玲的米店,被她勤勞樸實的風采所吸引。很快,畢占先就愛上了這位飽經滄桑的女子。兩人一見如故,開始了一段甜蜜的戀情。

《———【•藏身閣樓24年•】———》

就在兩人的感情逐漸親密時,夏志玲震驚地得知,畢占先竟已婚有子!

原來,畢占先和夏志玲一樣,也是包辦婚姻,幾年前,經過媒人的介紹,和妻子結了婚,婚後還生了4個孩子。

這讓她想到了自己的經曆,如果畢占先和自己在一起,豈不是就要抛妻棄子,自己怎麽可以做這樣的人!

于是她決定和畢占先分手,但畢占先對這段感情非常執著,苦苦哀求夏志玲不要離開。

畢占先解釋自己和妻子早沒感情,自己算是一個文藝青年,思想比較開放,但是妻子就是典型的比較守舊的女人,自己和她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是沉默寡言,就靠著孩子維持著夫妻生活。

畢占先早早地就想離婚了,但是雙方的家人都不同意,這件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了。

在畢占先的再三解釋下,兩人又糾纏了一年。直至畢占先被調往外地工作,兩人的感情才被迫中斷幾年。期間畢占先爲擺脫舊情曾外出打工,但終無法忘記夏志玲。

爲了能夠和夏志玲在一起,畢占先找到妻子商量離婚,但是妻子不同意,畢占先和妻子談判了幾年也沒什麽結果,他只好留下了自己的積蓄離開了。

1987年,畢占先重新尋到夏志玲,兩人決定要共度余生,可是身邊的人都認識他們,知道他們的婚姻狀況,免不了非議。

在一段時間裏面,周邊的人看見他們就指指點點,他們最終找了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安定下來。

盡管是個陌生的地方,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占先擔心"同居"會構成重婚罪,夏志玲也怕遭受非議,兩人商定由夏志玲獨自靠賣米養家糊口,而畢占先則深藏在家中閣樓,決不外出半步,生怕被人識破。

執行起來,這個決定比兩人想象中更爲艱難。夏志玲對外人隱瞞家中狀況,很少與鄰裏往來。畢占先則在閣樓內與世隔絕,全靠夏志玲一人操勞養家。

畢占先覺得很愧疚,于是將家裏的事做得井井有條,等到夏志玲晚上回家,她就向他聊起白天的新鮮事。

雖然生活艱苦,但兩人擁有了真摯的愛情。他們由衷感激彼此的付出,也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光明正大在一起。就這樣,兩人在閣樓藏匿了整整24年。

《———【•守得雲開見月明•】———》

直到肖吉芬的出現,這對老年戀人的秘密才得以曝光。

這對老年戀人的故事一經曝光,立即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有人譴責畢占先離棄妻兒無情無義,也有人贊同他們追求自由戀愛的權利。

一方面,他們的愛情表現出強烈的執著和犧牲精神,夏志玲願意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畢占先甘願在閣樓中度過24年,只爲能與所愛之人共度時光。這種對愛情的堅守和犧牲,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展現了人性中對美好感情的渴望和對幸福的追求。

另一方面,他們的行爲也引發了一些道德和法律上的爭議。畢占先在與夏志玲建立關系時已有家室,這種行爲無疑對他的原配和孩子們造成了傷害。同時,他們長期隱藏關系,規避法律和社會規範,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社會角度看,畢占先和夏志玲的故事提醒我們,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幸福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對周圍人的影響,尤其是家庭責任和道德義務。在法律框架內,我們應該倡導健康的愛情觀,尊重法律和倫理道德,避免因個人感情而損害他人利益。

最後,在肖吉芬的幫助下,兩人獲知由于長期共同生活,他們的關系已過重婚追訴期限,可以合法結婚了。

隨後在當地派出所的協助下,兩人終于如願以償,補辦了身份證和結婚證,從陰暗走入陽光,開啓新的生活。

畢占先和夏志玲的故事是一個情感與道德、法律相互碰撞的案例,它促使我們思考愛情、責任和自由之間的微妙平衡。每個人對這個故事的看法可能因個人價值觀和生活經驗而異,但它確實引發了對愛情本質和道德界限的深入探討。

畢占先和夏志玲的愛情讓人動容,爲了相愛,他們做出了驚人的犧牲和付出。但他們的"真愛"也傷害了他人,是否算的上無疆大愛?實在值得商榷。

畢占先和夏志玲爲了在一起不惜不顧一切代價,堪稱極端行爲。但這種做法是否應受到社會包容和諒解?我們是否應給予理解和同情?

畢占先和夏志玲的故事折射出理想愛情與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面臨重重現實阻力,是否有更好的選擇而不是做出如此極端之舉?這值得我們深思。

愛情雖美好,但如果建立在傷害他人的基礎之上,它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我們更應追求的是,用理性和智慧在現實與理想愛情之間尋找平衡,而非不顧一切代價地去實現它。

畢占先和夏志玲這對老年戀人的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愛情固然重要,但我們更不應放棄基本的道德底線,傷天害理地追求自己的欲望。社會也應爲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讓他們明白愛情並非放縱,而是責任和擔當。

只有用智慧去平衡和把控現實與理想愛情的關系,愛情才能充滿正能量,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參考文獻:

昭通長安網-《風雨彩虹 铿锵玫瑰——威信縣公安局紮西派出所龍井社區民警肖吉芬先進事迹》

https://www.ztzfw.gov.cn/article/21095.html

0 阅读:5

菲菲的信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