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橋羅峰寺始建于宋代,位于優羅山頂,偶爾還能遠眺到三江口風光

阿陸 2024-04-16 00:20:57

從富陽出發前往蕭山,臨近義橋大橋的時候,老遠處就能看見不遠處的羅峰山(現名優羅山,曾名傅家山或者虎爪山,甚至還有人叫它哦啰灣山)上有座寺廟在濃密的綠意盎然烘托中,既若隱若現又格外顯眼。之前路過時曾經好奇了幾回,但終歸沒有時間去一探究竟,最近才達成夙願。有點出乎意思的是,它原來就是一位當地網友曾經跟我推薦過的“羅峰寺”呀!

據《蕭山縣名勝記略》記載,該寺建于宋代,曆史上幾度受戰亂影響,經曆過數次重建。而當我身臨其境,首先映入眼簾的仍然是大片的工地,顯然目前仍在擴建或者修繕中。航拍視角下,它的規模其實一般,只以觀音殿和大雄寶殿最大,剩下的就是僧侶的住處和齋堂之類了。

        雖然傳說中“在老寺的北面,走過四十九級台階,來到山間有一個僅五平方米見方的水潭,潭邊徹有青石,水深達二米,潭中之水清洌,從不幹涸,而且比較甘甜,爲老寺水源地。由于潭狀如田螺,俗稱田螺汪。據考證,老廟建于明以前,此水潭又名心泉,亦稱“宋井”,令人無限遐思”。我卻“天上飛”又“地上跑”的,最終還是以“找不到”告終。

        漂亮的是只要沿著古寺一直往上走,就會遇見這片略帶點神秘感的公園。俯瞰視角下,一個正圓形的小廣場居中坐著一具佛像,下篆“生一切福、滅一切罪、滿一切願”之類的谒語,按四個方向,又各坐一佛,俨然像是擺出了某種祭壇的陣勢。

參考相關資料,可能這裏就是義橋鎮多年前就修築出來的長達3公裏的遊步道。而現在之所以還有工地,也是因爲正在進行一系列改造提升,只爲打造出一個宋韻文化與自然風光相結合的大型文化公園。而優羅山上的“羅峰晨光”景觀也早就被列入“義橋十景”之一。

優羅山其實不高,海攏只有134米,但山上樹木蔥郁,秀竹青翠,平時就是周邊居民春遊踏青的地方。而若是登高遠眺,碰到好天氣還能把三江口、漁浦風光盡收眼底。難怪清代本地詩人蔡惟慧的《漁浦曉發》中曾贊美道:“漁浦朝光好,輕岚似翠鬟。疏雲淡可接,密樹綠相環。戍屋茅檐短,寒塘水鳥閑。啓篷遙望處,恰近傅家山。”(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歡迎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哦,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謝謝。)

       山不高,路卻有些蜿蜒,好在全程鋪上了瀝青,無論騎行還是自駕都相當舒適。羅峰寺前一側,目前已經開辟出專門的停車場,平時接待不多的來客已經足夠使用。只是等將來這裏的所有工程結束,隨著到訪者倍增,就又得想辦法擴容了吧。

關于交通:如果自駕前往,按導航走即可,還算方便,上山時需要留意下當地村民的電動車和偶爾的路人哦;准備乘坐公交車的則可以選擇352路、714路、719路、2072路、2076路 、2081路、2082路、7776路或者臨浦至漁山專線到“義橋西”站下,但是後面還需徒步1.2公裏左右,路途算是有點“遙遠”的。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