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出口許可!美方再次打壓華爲!不到24小時,中方采取堅決回應

新新愣是 2024-05-10 13:17:46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美國又對著中國科技企業下手了!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上個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國務卿布林肯剛剛前來中國完成訪問,本以爲雙方會在再次達成商貿層面的多重共識之後,在企業合作方面會緩和一段時間。

可沒曾想到,這才過去了短短半個月,美國就又“犯了老病”,再次對中國高科技企業下手了。

5月7日,多家媒體聯合報道:美國政府再次推出法令條文,取消了一些企業向中國華爲公司出口芯片的許可證。

這則消息一傳來,頓時又將已經擱淺許久的“半導體之爭”,重新擺回到了台面上。

爲何美國始終不放棄打壓華爲?爲何西方國家又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抱有如此的警惕之心?在美國出手之後,我國又是以怎樣的回應呢?

持續針對華爲下手

4月18日,在華爲分析師大會上,華爲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分享2024年的關鍵趨勢和機會時提到了美國政府對華爲的持續性政策:

“我們認爲,全球的經濟環境和地緣政治環境依然不樂觀,同時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和打壓,還將不斷升級。”

徐直軍的這項分析,是基于美國政府在過去6年時間,在政策上不斷對華爲進行層層打壓和限制的趨勢,通過客觀因素發展而做出的合理判斷。

果不其然,接下來美國政府的做法,立刻就對徐直軍的判斷進行了“呼應”。

根據《科創板日報》在5月2日發布的電訊: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官網顯示,FCC主席等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爲由,抛出一項無理提案,提案旨在永久禁止華爲、中興通訊、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受管制清單”企業參與無線設備認證項目,成爲測試實驗室或認證機構。

這項提案也將于本月在FCC委員會全會上表決。

短短5天之後,又有多家媒體透露,美國政府取消一些科技企業向中國華爲公司出口芯片的許可證。

這麽短的時間內,美國就向華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如此急切的態度,究竟是什麽原因展現出來的呢?

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打響對中國的貿易戰時,華爲就成爲了白宮所針對的“先頭兵”。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應美國當局要求,以“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爲由,強行逮捕了當時出任華爲副董事長兼任首席財務官的孟晚舟女士。

這被視爲美國政府公開向華爲發動的第一次“政治進攻”。

2019年5月16日,美國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貿易禁令,並將華爲列入所謂的“實體名單”,禁止這家深圳公司與任何美國公司開展業務。

從此之後,英特爾和高通等大型國際科技設備供應商,無法再向向華爲出售芯片組,而谷歌的Android系統也無法爲華爲的智能手機提供任何更新。

不過,面對著對方的來勢洶洶,華爲集團也展現出了極爲強硬的態度。

在接受雅虎財經的專訪時,華爲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面對記者的鏡頭說道:“即使美國公司不再爲我們提供設備,我們的生産都不會停下來,是一天都不會!相反,我們會提高産量。對華爲而言,這根本沒有任何威脅。”

如此硬氣的話語,在全世界面前,顯露出了這家中國民族企業的氣魄和脊梁。

而從那之後,美國政府與華爲之間的較量,就從來沒有停下來過。

半導體和“5G”讓美國恐慌

有人說“半導體芯片的制造,比原子彈要難上十倍都不止。”

這句話其實是頗有道理的。

早在1964年,我國就已經自主研發出了第一顆原子彈,並且從那之後循序漸進,逐漸成爲了世界上一個核武器強國。

然而,對于半導體芯片的發展,卻在過去20多年裏,始終落後于一衆發達國家。

可在2015年之後,隨著華爲、中興等公司的強勢崛起,我國在自研芯片這一領域的發展上飛速提升,瞬間攻破了幾個難關,對西方世界奮起直追,短短4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從28nm到14nm的跨越。

這奇迹一般的速度,立刻引來了西方國家的警覺。

再加上“5G”網絡的成功研發,讓我國在信息時代當中,第一次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在互聯網技術萌生之後,誰能將更強大的網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等于掌握住了未來的主動權。

要知道,早在三十年前的海灣戰爭當中,美國就曾經僅僅依靠著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將當時號稱“全球軍事第三”的伊拉克給痛揍了一頓,打出了932:100000的恐怖“傷亡比”。

而正是當時的這一場戰爭,讓所有國家都看到了信息技術領域對于軍事發展以及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當時的中國,在這項技術上遠遠落後于西方國家,跟最強大的美國相比,差距更是猶如天地一般。

可短短三十年過去,中國就奮起直追,成爲了在互聯網領域與美國並肩而立,甚至還略勝一籌。

這讓美國萬萬無法接受,同時來自中國的挑戰,也讓這個在蘇聯解體之後,享受了三十多年霸權主義的超級大國,感到無比的恐慌。

所以,在意識到中國的崛起之後,美國立刻開始下手,針對中國在這兩項領域裏發展最快、最迅猛的華爲、中興、字節跳動等企業開始下手。

除此之外,在最近5年時間裏所發展起來的新能源領域,也逐漸加入到了美國的制裁行列當中。

在2024年2月,美國媒體就曾經曝出白宮或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

而在彭博社2月9日發布的文章中,又聲稱拜登政府正考慮利用關稅以外的手段,限制中國“智能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進口。

此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交通部長布蒂吉格等美國官員也多次以所謂“數據安全”爲借口,宣稱中國汽車或帶來“國安隱憂”

由此看來,這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爭,除了針對華爲之外,也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覆蓋到多項領域,並且還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那麽,對于美國方面的出手挑釁,我國又是怎樣回擊的呢?

回應堅決,反擊迅速

根據海峽網在5月9日上午發布的報道中提起,在前一天所舉行的商務部記者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爲公司出口許可證回答了在場記者的相關問題。

當發布會召開的時候,在場有記者問道:5月7日,部分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取消了一些企業向中國華爲公司出口芯片的許可證,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面對這一提問,發言人很迅速地做出回答:首先中方已經注意到了相關媒體的報道。

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針對特定中國企業一再采取無理制裁打壓措施。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美方限制純民用消費芯片産品對華出口,對特定中國企業實施斷供,這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做法,不僅違背世貿組織規則,也嚴重損害美國企業利益。美方所作所爲已嚴重違背“不尋求與華脫鈎”“不阻礙中國發展”的承諾,更與其“精准界定國家安全”的說法背道而馳。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這番話語,直接從根本上揭露了美國打著“威脅國家安全”的旗號而去對中國實施經濟脅迫的客觀事實,其本質上仍舊是基于爲自己謀取政治利益而打壓他國發展的不當手段。

這再次讓全世界看到了美國霸權主義實施下的真實面目,同時也讓用直截了當的語言,撕碎了美國虛僞面具。

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展現了我國極其堅定的態度。

如今的中國,正走在強勢崛起的道路之上,這並不是美國以及其他任何國家和勢力能夠阻擋的。

而對于美國的挑釁,我國的反擊也將會迅速到來。

在之前,我國就曾經在基礎工業制造領域對美國實施過反制措施,比如限制出口用于半導體制作的關鍵材料镓和鍺、制裁在中國投資的幾家美高科技公司、頒布《關稅法》等等。

這些舉措都從根本上,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展開了有效打擊。

相信,隨著我國在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逐漸可以徹底擺脫在部分技術上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依賴,真正實現獨立自主創造、發展,到那個時候,中國就將再度向前邁進,而美國的霸權主義,也終將徹底成爲泡影。

參考資料:

——海峽網

又整“新招”?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美國嫌關稅“不夠用”——觀察者網

美收緊限制華爲芯片影響兩美企,中國商務部:典型的經濟脅迫做法——環球時報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9

新新愣是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