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水果店老板確診肝癌,或與這個習慣有關,醫生提醒→

半島晨報 2024-03-26 18:57:45

腐爛的水果舍不得丟棄,將水果腐爛部分切除吃掉,這一習慣持續多年後,近日,湖南36歲的汪先生進了醫院,最終被確診爲肝癌。

醫生表示,黴變食物、腌熏食物、油炸食物等會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遠離“餐桌陷阱”。

遠離“餐桌陷阱”

這些因素會增加肝癌發生風險

據介紹,36歲的汪先生兩個月前感覺疲憊無力,以爲是長期勞累所致,並未在意。兩周前,他出現皮膚發黃、體重驟降、食欲不振等表現,立即到醫院就診。經檢查,最終他被確診爲肝癌。

醫生詳細問診了解,汪先生經營著一家水果店,店裏經常有腐爛的水果,他舍不得丟棄,就將水果腐爛部分切除後吃掉了,這一習慣已持續多年。醫生表示,汪先生患肝癌或與經常吃發黴、腐爛的水果有關。

以下危險因素

會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

■  黴變食物。黴變食物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如米飯、饅頭等主食,花生、黃豆等豆類,瓜子、腰果等堅果,如果發黴易滋生黃曲黴素;發黴的水果也存在黃曲黴素。而黃曲黴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相當于砒霜的68倍。如果長期食用被黃曲黴素汙染的食物,容易誘發消化道惡性腫瘤。

醫生建議,盡量不要大量囤積食物,食物在有效期內及時吃完;食物可以儲存在密閉、幹燥容器內,置于陰涼處。一旦食物發生黴變,最好全部丟棄,千萬不要切掉腐爛的部分繼續吃。因爲,發黴的水果中,黃曲黴素已經擴散,即便去掉腐爛部分,也不能保證剩余的部分不含黃曲黴素。

■  腌熏、油炸食物。腌熏食品如腌熏魚肉等,含有亞硝酸鹽和防腐劑等化學物質,長期食用不僅損傷肝髒誘發肝癌,還可能導致胃癌、食道癌等惡性腫瘤。高溫油炸食品含有丙烯酰胺、多環芳烴等化學物質,具有極高的致癌風險,長期食用高溫油炸食品容易引發肝癌。

醫生建議,盡量減少腌熏、高溫油炸食品的攝入,選擇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方式。

■  廚房用具。油壺是廚房的必備之物,但是油壺長期使用容易布滿黑色油漬,此物質是由于油脂酸敗氧化所致,進入體內後易損傷肝髒。此外,發黴的砧板、筷子易滋生黃曲黴素,黃曲黴素會損傷肝髒,誘發肝癌。

醫生建議,廚房用具一定要及時清洗,定期更換,尤其是木質的砧板、筷子,平時一定要清洗、通風、曬太陽,避免食物殘渣存留而發黴;砧板、筷子使用半年後,就要進行更換;對于已經發黴的砧板、筷子等廚房用具,最好扔掉,不要繼續使用。

■  酒精。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及其衍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産生大量炎性物質和氧化物,會對肝髒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長期飲酒或短期內大量飲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進一步發生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因此,盡量避免攝入過量的酒精,無論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長期大量飲入含酒精的飲品會損傷肝髒。

身體發出三大“危險信號”

要及時就醫

“如果能夠及早發現,肝癌是可防可治的。”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身體發出的三大“危險信號”(二臭、二紅、三黃),一旦出現,及時就醫。

“二臭”主要指呼吸臭和尿液臭,又稱爲肝臭,一種爛蘋果和臭雞蛋的混合氣味,或魚腥伴有芳香甜味的臭氣。

“二紅”主要指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即頸、胸、背部和四肢出現小紅點,沿周圍的毛細血管擴散,形狀像蜘蛛。肝掌,即手掌的魚際肌處異常發紅,這是肝硬化的一個典型特征。

“三黃”主要指皮膚、鞏膜和尿液變黃。肝髒病變後,對膽紅素的處理能力下降,導致膽紅素在血液中聚集而誘發黃疸,一部分隨尿液排出,臨床表現爲皮膚、鞏膜和尿液異常發黃。

來源 | 政法頻道、新聞晨報

0 阅读: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