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一個人越過越好的迹象,三個字

幻梅說情感 2024-05-04 02:31:02

文\沐心

一歲半父母離婚,5歲被鄰居騷擾,高中被迫辍學,中年離婚之後又患癌,仿佛所有倒黴的事情都找上了她了。

但這個被厄運狠狠蹂躏的女性,卻靠著自己想要變好的念力,一次次地實現了人生翻盤。

離婚後,她爲了走出痛苦,開始接觸療愈知識,考取心理咨詢師,寫書,演講,培訓。

50歲患癌,她用自創的身心療法,6個月戰勝癌症,繼續她璀璨的後半生,81歲當影星,上脫口秀。

她就是作家露易絲,1984年,她寫下了第一本書《生命的重建》,用自己的經曆啓迪讀者,分享只要一個人想變好,生活就會有變好的方法。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受到了熱捧,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50周獲得第一,有讀者甚至20次重複購買這本書轉贈給親友。

這本書真的很棒,讀完這本書,你會被露易絲強大的念力所震撼,對改變想法就會改變人生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

真的,一個人越過越好的迹象,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想變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路易斯是怎麽在人生遭遇困厄的時候,死抓住心中的“想變好”念頭而一步一步地逆襲的。

01 你無法享受生活,往往是因爲過去太痛苦了,你要跳出這個牢籠

在最近的熱播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中,女主簡慶芳12年來,一直活在自感老公心裏住著前任的執念裏,郁悶得要發瘋。

簡慶芳別說享受生活,就連正常的生活都難以爲繼,因爲一點小事兒,就得遭遇老公的冷暴力。

露易絲的過去可是比簡慶芳慘多了,她同樣陷在了過去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5歲被鄰居騷擾,上法庭作證的情景一直印在她的記憶裏,以至于好幾年時間,露易絲始終活在鄰居出獄可能會找她報複的恐懼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母親再婚後,繼父也經常虐待她,導致露易絲不相信會有好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小學四年級時,學校給小朋友分蛋糕。露易絲的長期形成的“不配得感”,讓她下意識地站在了最後面。

當輪到她的時候,蛋糕沒了。露易絲沒有去爭取,反而把原因都歸咎到自己的身上,覺得自己確實不值得享有美食。

即使她有幸在名設計師旗下擔任模特,但露易絲還是拒絕認可自己的不錯的容貌,反而更加挑剔自己,對自己多加苛責。

嫁給了富商以後,露易絲的生活跨越了好幾個階層,她和丈夫一起晉見了皇室貴族,受邀在白宮進餐。

但她依舊活在過去的低自尊裏,爲此苦惱的她,最終通過努力練習,終于走出了心魔之道。但情況稍有好轉的時候,她的丈夫卻出軌了,還向她提出了離婚,露易絲再次崩潰。

50歲之際,她又被查出癌症,生活跌到了谷底,她不得已開始直面痛苦,思考自己的來路和去路。

露易絲在《生命的重建》中,用切膚感受,勸誡讀者:

“請永遠記住,過去只是過去,它只會傷害或折磨我們,此外別無他用。”

糟糕的過去,除了帶來痛苦的感受,折磨身心健康,毀掉我們本就不多的熱情之外,對生活沒有半點好處。

生活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心裏紮根痛苦,好事想上門,也無法進來;心裏紮根快樂,好事擠破門,也想進來。

如果你總是無法享受生活,那的確是因爲:你的過去太痛苦了。我們不是沒有感覺的機器人,應該允許自己感受情緒,但是,重要的是你要努力跳出這個牢籠,要讓“過去”就讓它“過去”的智慧。

02 “過去”,一定要“過得去”

《生命的重建》中提到:

露易絲離婚後,好轉了一點點的自尊再次崩盤。消沉度日期間,她意識到:自己該幹點什麽,轉移痛苦了。

偶然的機會,她參加了紐約市科學派教會的聚會。露易絲很感興趣,逼著自己吸收新知識,竟然通過考試,成爲了一名專職的心理咨詢師。

不久,露易絲查出患癌。心理咨詢經驗讓她明白,癌症是長期陷在痛苦裏,懷抱怨恨導致的身體疾病。

一味過不去的過去,是和自己的身心過不去,露易絲感到,是時候讓過去,成爲過去了。

手術切除癌細胞之後,不改變舊有的心理模式,你的疾病還會複發。露易絲不想手術,于是她馬上開始爲自己的療愈,負起了責任。

她在書中分享了放下過去的練習:

“你想要放手哪一段,寫下來。你真心要放手嗎?體會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記錄下來。要放手過去,你需要做些什麽?你願意去做嗎?”

把想要放手的過去寫下來,體會內心急于放手的聲音。記憶擦不掉,我們可以擦掉記憶所引發的痛苦感受。

接著,露易絲用捶打枕頭、大聲怒吼的方式,發泄掉一部分淤積心中的怒氣。

她又從母親講述的故事中,拼湊出父母的童年,感受他們遭受的痛苦,以及處事的局限性,釋懷他們對自己的傷害。

這還不夠,她還開啓了每天400遍的自我認可之路:扔掉“我不好”,換上“我認可自己”。

積極的心理激勵,成爲露易絲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再配合健康的飲食和物理療法,她6個月到醫院複查時,癌細胞竟然全部不見了。

武志紅說過:

“我們要認識自己當前的渴望,明白它們一定是源自過去,然後試著放下它們。當你能做到放下時,就能洞見當下事物的本質,然後這洞見力會自動告訴你,你該怎麽做。”

也就是說,當你真正願意放下過去,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和事時,你才擁有了活在當下的智慧。

是的,立足當下,原諒別人,放下別人,然後肯定自己,接納自己,這才是開啓改變的金鑰匙。

改變一旦進駐內心,事物的本質被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你的洞見力就會帶動你的想法,讓你的處境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03 你要相信:想法變了,處境就會煥然一新

人的想法變了,處境的改變會讓你感到吃驚。《生命的重建》的作者露易絲自從憑借改變想法,戰勝了癌症後,她對自己的未來一定會更好,更加信心十足。

在她決定離開讓自己站穩腳跟的紐約,前往環境更好的洛杉矶時,她不再像過去一樣戰戰兢兢,她深信自己在陌生的城市,一樣可以擁有一番天地。

在洛杉矶,露易絲除了認識母親和妹妹之外,不認識任何人。她依然自信地帶著處女作《療愈你的身體》,參加各種聚會,介紹自己。

只用了半年時間,露易絲就被邀請到很多地方作演講,工作也越來越多。幾年光景,她就在洛杉矶擁有了舒適的家,還請來保姆,照顧年邁的母親。

1984年,露易絲寫下《生命的重建》這本書,在隨後的30多年裏,這本書被譯成40多種語言,在100多個國家出版,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

露易絲的處境還在變得更好,81歲那年,導演麥可·古夏恩以她的故事爲原型拍攝了電影《創造生命的奇迹》,並邀請露易絲本人擔任主角。

電影一上映,廣受好評,露易絲形容她爲此收到的信件,猶如雪花。隨即,脫口秀節目2次邀請她上台暢談《生命的重建》和影片。

這本《生命的重建》因此在出版20多年後,再次登上排行榜。前所未有的熱賣奇迹,露易絲做到了。

她的人生遠不止如此,直到91歲去世前,露易絲的生活還在發生著嶄新而精彩的變化。

露易絲用自身經曆诠釋了書中的觀點:

“但凡想法都能改變。想法變了,處境就會煥然一新。”

我們能創造改變,或者說,我們就是改變本身。想法改變了,身邊的人和事會隨之改變,一步步接近想要的理想世界。

觀察那些事業上有成就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想法一定是積極又進取的。

即使遇到挫折,甚至被騙被坑,他們的痛苦也只是暫時的,想法轉變很快,再次翻身的速度自然也遠超常人預期。

04梅娘說

想法轉變後,究竟可以帶來多大的改變?答案是超出你的想象的,不信,你就看看露易絲,她就是憑靠內心的力量,把自己從生活的泥潭中拉出來的。

從命運的棄兒,到被《紐約時報》稱爲“新時代的女王”,甚至被媒體親切地稱爲“最接近聖人的人”。

露易絲改變的方法並不晦澀,難操作,在《生命的重建》這本書裏,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每一個心病,也都能找得到對應的靈丹妙藥。

當我們治愈了內心的傷痛後,我們就不僅擁有了健康的身心狀態,還會形成強大的磁場,吸引更好的萬事萬物來到我們身邊,還能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也許,你僅僅看了一兩頁,改變就開始發生了,無數讀者已經驗證了這一點,也期待你在讀完之後,反思改變之後的勃勃新生!

0 阅读:2

幻梅說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