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星星的孩子”走進陽光裏——從“影子老師”看湘潭市融合教育發展成果

湘潭在線 2024-04-02 14:59:45

本報記者 吳珊 魯婷

3月29日上午10點多,湘機小學一間教室內正在上語文課,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看向老師,大聲回答問題。在教室第一大組的最後一排,容容卻低著頭,用手漫無目的地在書本上劃圈。這時,他的同桌“影子老師”花花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用手點著課本,再用手勢輔助指向前方老師的方向,容容下意識地點點頭,開始聽課並在書上做下簡單的筆記。

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日,讓孤獨症兒童順利融入普通學校的教育之中,需要的是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教育、殘聯、民政等多個部門的配合,而在這背後,默默付出的“影子老師”卻鮮爲人知。在第17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來臨之際,湘潭日報記者走訪了幾個試點幼兒園和校園,走進“影子老師”和“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影子老師:

“星星”的陪伴者與引導者

小劍橋飛行幼兒園位于嶽塘區福星路,雖在市區卻鬧中取靜。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這家幼兒園的二樓,有著一家專業的孤獨症康複機構——親園培智學校(以下簡稱“親園”),它是一家爲孤獨症及智力障礙兒童提供評估、訓練、教育、咨詢指導的專業服務機構,校長王芳在守護孤獨症兒童的道路上,已經堅持了20年。

孤獨症也稱自閉症,主要特征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爲重複刻板以及活動興趣範圍的顯著局限性,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患有孤獨症的孩子,被稱爲“星星的孩子”。目前,親園有160名“星孩”在接受康複訓練。

親園成了我市孤獨症兒童的庇護家園,爲更多“星星的孩子”提供專業康複訓練。助力他們融入校園、融入社會,是這些年王芳一直致力于做的事。

在小劍橋幼兒園裏,一樓的教室招收的全是適齡的正常兒童,從親園培智學校加入之後,他們開啓了幼兒融合教育的試點模式,上周,大二班就迎來了4位“新同學”——秀秀、遠遠、年年和博博。與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是,這4名孩子分別由兩名“影子老師”帶領,進行一對二的融合教育支持。

兩位“影子老師”叫陳佳悅和丁芝豔。陳佳悅今年剛滿20歲,是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曾在特殊學校當過助教的她,學習過孤獨症兒童的專業教育,“但是真正實踐與接觸,發現要學習的東西還是挺多的。”陳佳悅對孩子們的情況如數家珍,博博是一個高功能的孤獨症兒童,他的學習能力很強,但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卻以自我爲中心,又有較嚴重的情緒問題,對他的幫助主要是引導他嘗試了解他人的想法,然後調整自己的行爲,避免沖突,從而改善情緒;年年是發育遲緩的孩子,智力比同齡孩子低,對他更多是進行生活常識方面的訓練……

丁芝豔今年44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爲有一個孩子患有孤獨症,經曆了各種求醫求學的困苦之後,我加入了湘潭市心智障礙者關愛協會,並系統學習了相關知識,在資深‘影子老師’許瑞芳的倡議下一起創辦了湘潭尚學融合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現在不僅是機構負責人之一,更是一名‘影子老師’。”作爲母親,丁芝豔的代入感更強,對孩子身心的照顧更爲細心,每天,從這幾名孩子入園開始,她關注的目光就從來沒有離開過,也欣喜地看到孩子們每天的成長與變化,“通過訓練,他們能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了,這些對同齡孩子非常簡單的事情,他們卻需要成倍地反複練習。”

陪伴是爲了更好地撤離

與文章開頭的“影子老師”花花一樣,周英也是入駐小學的“影子老師”,在火炬學校一年級,周英擔任了萌萌和軒軒兩名孩子的“影子老師”。“我今年38歲,在影子老師中年齡算大的,之前我學過護理,當過幼師,又經過‘影子老師’上崗培訓,所以工作上手還是比較快的。”作爲專業的“影子老師”,周英會穿插在兩個班中,時刻觀察萌萌和軒軒的學習、生活情況,最大程度地尊重他們的意願,又盡快讓他們學會獨立,“陪伴是爲了盡快撤離。”周英清楚自己的職責,她說,因爲這兩名學生在幼兒時已經經過早期康複和深度融合,常規和生活自理能力都不錯,兩名學生目前在校適應得不錯,估計一個月後,她就可以撤離學校了。

湘潭尚學融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另一位負責人叫許瑞芳,是一名擁有多年從業經曆的“影子老師”,也是一名心理咨詢師。

許瑞芳介紹,“影子老師”其實是特教助理,進入普校或者普幼爲特殊兒童提供幫助,包括觀察並記錄學生行爲、情緒,並在有需要時給予合適的支持,協助教師給特殊需要兒童制定個別化教學計劃,是特殊需要兒童家校合作的溝通者、支持者。目前,尚學有13位“影子老師”爲特殊需要兒童特別是心智障礙兒童提供融合教育支持,分布在我市的火炬學校、湘機小學、建設路小學、友誼小學、湘鋼二校、江濱小學等學校。“‘影子老師’的陪伴是全方位的,除了在教室陪伴孩子學習之外,還帶著孩子參加專爲他們設計的社會實踐活動,目的就是幫助孩子盡快融入校園學習生活,爲以後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2022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長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逐步建立助教陪讀制度,爲孤獨症兒童更好融入普通學校學習生活提供支持。許瑞芳表示,“影子老師”還是個新鮮職業,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除個別護理、康複、普通教育專業轉行之外,大多“影子老師”都是從特殊教育專業學校招聘的畢業生,現在“影子老師”的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

管理部門:

不斷加大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

作爲第一批普特融合教育試點學校,湘機小學的普特融合試點班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爲特需學生制定專門的課程,做到“一人一課表”,估計今年4月將開班上課。校長周梅芳介紹,湘機小學有32名殘障兒童入學就讀,其中有7名孤獨症兒童,除父母陪讀外,還有“影子老師”助教,目前運行平穩。

從2017年開始,湘潭市確定了嶽塘區湘機小學教育集團等3所特殊教育融合教育試點校,讓特需學生和普通學生一起接受教育。隨著融合教育的推進,越來越多像小博這樣的孩子選擇進入幼兒園、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據統計,全市目前共有728名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占到了全市殘疾兒童少年的51.37%。

湘潭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科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由湘潭市教育局、湘潭市編辦、湘潭市財政局等8部門聯合制定的《湘潭市殘疾兒童少年普特融合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我市將從組織保障、隊伍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比如,對承擔隨班就讀有關工作的教師將其工作計入教師工作總量;特殊教育教師和其他從事特殊教育的相關專業人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享受特殊崗位補助津貼及其他待遇等,這是我市教育史上第一份融合教育文件,意味著我市殘疾兒童少年普特融合教育開啓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市殘聯統計的入學篩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市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9.57%,已全面推進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資源教室建設,實現市、縣、校三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逐步降低送教上門殘疾學生占比,力爭2024年底控制在12%以內,建成特殊教育質量評價制度。

0 阅读:2

湘潭在線

簡介:湘潭在線是國家一類新聞網站,市委市政府新聞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