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看懂了這6頭驢的故事

布衣粗食 2024-05-16 15:30:40

我們常常罵人:“笨死了。”

其實,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

愚笨的反面,就是聰明。若是我們不去研究愚笨,還想去得到很多的智慧,顯然是很困難的。

在經濟學上有個“拐點理論”。就是說,一件事上升到某個層次,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一件事的成功,是從低處的某個點開始。

比方說,走到了低谷,再走幾步,就會上坡。

現在就以關于驢子的幾個典故爲例,說一說人要如何變聰明。

01

偷懶的驢:把耍小聰明當成智慧。

有一位商人,用兩頭驢子運送貨物。

一頭驢子慢慢吞吞,一頭驢子走得很快。

商人爲了趕速度,把慢驢身上的貨物,放到快驢身上。

慢驢爲自己的詭計得逞而開心:“太棒了,終于什麽都不要幹了。”

到了集鎮,商人想:“一頭驢子就可以馱走貨物了,何必要兩頭驢子呢?”接著,把慢驢,賣到了屠宰場。

多少人,把投機取巧、暗箱操作等,當成大智慧。

與人合作共事,悄悄把利潤放到自己的口袋裏;幹活的時候,磨洋工,分錢的時候,咄咄逼人。

還有人以爲,可以不勞而獲。讓身邊那些勤勞的人,去工作,賺錢,然後自己也跟著他們吃飯。

但凡偷懶的人,遲早會被抛棄。就是被父母包容,也會有父母過世的那一天。

偷懶,是小聰明,大智慧的人,吃虧是福。

02

顯擺的驢:把自以爲是當成榮譽。

一位禅師騎著驢子外出,一路上都有人讓路,還畢恭畢敬。

驢子見了,洋洋得意。

過了幾天,驢子單獨外出,走在路中間。

有人見狀,把驢子趕開,絲毫都不客氣。

驢子到死都不知道,路人恭敬的,是禅師,不是“它”。

很多人,以爲自己很厲害,是千裏馬,就責怪伯樂不發現自己,認爲世界上的伯樂太少了。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千裏馬,而是半桶水的學問,是別人的弟子而已。

孔子一輩子都讀書,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越有學問的人,越謙卑,還主動靠邊站,學習周圍的人。從而,他更加受人敬佩。

唯有一輩子都學習,尋找到老師,而不是自認爲是老師,人才聰明。

03

盲從的驢:把別人的生活當生活。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

驢子聽到蟬在唱歌,很是羨慕其聲音。就問:“如何才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呢?”

蟬說:“我每天喝露水,就這樣。”

從此驢子每天喝露水,不再吃草。就餓死了。

你是驢子,就不要強求自己變成馬,駱駝,狗,也不要學習鳥在飛翔,蛇在爬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不同類型的,總是盲從別人的言行舉止,無疑是活成了別人。

別人的生活方式不適合你,你還強求那樣,這就是作繭自縛了。

比方說,骨骼不好的人,還去跳廣場舞,跑萬米,這是進一步傷害。

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過一生,看起來格格不入,但是很聰明。

04

技窮的驢:把自己的本能當本事。

“黔驢技窮”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

驢子到了陌生的地方,遇見了老虎。

老虎從未見過驢子,就試探了幾次。驢子用叫聲、踢打後腿來回應。

很快,老虎就摸清了底細,一點不怕了,還上前就是一口。

我們都嘲諷,驢子本事太小了,對付老虎是不行的。

更深層次去思考,就會知道,驢子壓根就沒有學本事,而是利用本能去對付老虎。

若是我們在本能 的基礎上,去學本事,那麽對付幾只老虎也不怕。現在,有人研究機器,用網兜,借助科學儀器,還真的是無所不能。

種地的人,用上了機械,那麽可以賺更多的錢,而不是用蠻力挖土。

打工的人,學管理技術,就能迅速得到更好的崗位。

我們要借助思考、觀察、誦讀、行走等本能,學到更多的東西,這就是聰明的來源。

05

迷茫的驢:把猶豫不決當思維。

大學教授布裏丹家有一頭驢子,每天都吃一堆青草,很快樂。

附近的農民對教授很厚愛,就送來一堆草料給驢子。

這下子,驢子有了兩堆草料,看看左邊,很新鮮,看看右邊,很嫩綠,到底要吃哪一堆,驢子很迷茫,然後就左右爲難,進入了深度分析、猶豫不決,來回觀看的狀態,餓了好多天,嗚呼。

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當我們猶豫的時候,機會就沒有了。就是在人多的地方吃飯,你想這一盤,那一碟,結果人家就吃光了,你就挨餓。

你發現某個地方適合開店鋪,但是你猶豫幾個月,被人捷足先登。

你要去某地工作,但是沒有想清楚,那麽你很快就失去了機會。自己也許年紀大了,真的不適合了。

06

拉磨的驢:把習慣和經驗當成工作方法。

在北方,有人讓驢子拉磨。

在拉磨的時候,驢子被蒙住眼睛,戴上了“暗眼”。

久而久之,驢子有了一個習慣——只要戴上“暗眼”,就圍著磨,一直轉下去,累倒爲之。

農村有句土話:“不戴暗眼,不拉磨子。”就是說拉磨的驢。

很多人都有慣性思維,也有工作經驗,並且用這樣的智慧,可以讓後來的工作輕松,更容易入手。但是不留神,就陷入了“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反而變得愚笨了。

萬事萬物都是在發展的,我們要敢于推陳出新,接納並且利用新興事物。

比方說,多年前我們沒有手機,電腦,靠手來寫文件;但是現在有智能手機,就應該更換寫的方式了。

敢打破過去的自己,重新開始,這是勇氣,也是聰明。

07

當然,我們還可以發現,多嘴惹禍,生氣害人之類的問題。

不管怎樣,當一件事來臨的時候,看兩面,從愚笨的這一面開始,會讓我們知道趨利避害。

總是盯著聰明的部分,反而會迷失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耍小聰明吃大虧。

伊朗人有句諺語:“疾馳的快馬,往往只跑兩個驿亭;從容的驢子,才能日夜兼程。”

變聰明,不要追求速度,而是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

變聰明,不要看當下如何,而是一輩子進取不止,順勢而爲。

讀懂幾個驢子的故事,是給自己警醒,也是一種修行,去奔赴理想的生活。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5 阅读:183
评论列表

布衣粗食

簡介: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