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聽了爲什麽高興?

聞學天史 2024-04-20 23:18:52

康熙和張五哥這段對話在《雍正王朝》整部劇中是最溫情的一幕,二人看似拉家常,卻道出真實情感,因爲康熙聽多了恭維、頌聖的話,被張五哥的幾句掏心窩子的話觸動,說要給他一個“天大的面子”。

十三爺行俠仗義,是有名的俠王,康熙還曾封他爲“拼命十三郎”,十三爺是康熙衆兒子中唯一一個敢跟康熙說真話的人,而在張五哥身上也看到了十三爺的影子,他說十三爺忠厚,真的說到康熙心坎裏了。

張五哥也是一個忠厚重情重義的老實人,爲了自己年邁的父親甘願被“宰白鴨”,結果很幸運,被十三爺和康熙親自到刑場解救,張五哥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此時他跟康熙說真心話,首先報答十三爺救命之恩,其次對康熙有知遇之恩,正因爲張五哥忠厚孝心才留在身邊當侍衛。

張五哥的真心話爲康熙順水推舟“給他一個天大的面子”,並拿著玉佩親自去放了十三爺。

十三爺爲什麽被圈禁

那麽康熙爲何在一夜之間將大阿哥、太子、十三爺三人都圈禁呢,究竟怎麽回事?

在熱河秋闱的時候,康熙帶衆皇子展開狩獵競賽,還有衆大臣和蒙古王爺們都在,蒙古王爺帶來一柄如意,是地位和身份象征,原本要送給太子胤礽的,但是康熙用這柄如意當作狩獵競賽的獎賞,所以意味誰得到這柄如意,誰就是康熙最信任的那個人。

緊接著阿哥們各自都展開了獵捕,東邊數十騎,有十三阿哥胤祥,北邊百余騎,有大阿哥胤褆,各位阿哥挽弓搭箭,揮刀挺槍殺得渾身是血。

不少獵物自然也成了胤褆和胤祥他們的囊中之物,西邊八阿哥胤禩守定了不殺生,只是“活擒”,而胤禛因爲一場“冰火兩重天”生病,並沒有參與射獵。

這時候一場秋闱好似風卷殘雲,等會分曉的時刻到了,通算下來,胤祥捕獲的獵物最多,排第一,按理說,這柄如意應該給十三爺,然而,這時候康熙就問胤禛,這把如意該給誰,胤禛對康熙說:“這柄如意應該屬于太子的。”

其實,康熙就是想用這柄如意來試探兒子們,等胤禛說完後,康熙說了一句:“太子和朕不爭這件物品。”

而在場的蒙古王公卻認爲胤禩不殺生,有善心,應該把這柄如意給胤禩。

就在這時,胤禛的兒子弘曆站出來了,說道:獵物本來是讓我們射殺的,我們是馬上得的天下,所以十三叔應該得賞賜,並拍馬屁說康熙是第一巴圖魯,最終這柄如意康熙把這柄如意贈給了機靈鬼弘曆了。

一場的狩獵就這樣收場了,但後續的角逐才剛剛開始,康熙因爲白天的事煩心睡不著覺,于是翻到鄭春華的牌,打算去鄭春華哪裏談談心下下棋,結果撞見了胤礽和鄭春華的之事,氣得康熙差點暈了。

于是,康熙下令封了鄭春華的住處,停用太子印玺,並告誡胤禛和胤祥不許私見太子。並打算召集諸皇子來戒得居集合,但是更蹊跷的是,淩普這時候竟然帶著幾千兵馬擅闖行宮。

此時康熙得知消息後,當機立斷,讓張廷玉大臣命狼覃率兵進駐八大山莊,經調查得知,淩普是奉了太子的手谕進駐八大山莊的,而這時候太子胤礽不知所蹤,胤祥也不知道跑去哪了,這讓康熙認爲太子胤礽是狗急跳牆,想造反。

于是,康熙讓衆人辨認筆迹,衆人都一口咬定是十三爺的筆迹,不過,在張廷玉的提醒下,康熙再次拿出“假太子手谕”,才發現是僞造的,心裏幾乎明白了一切。

大阿哥胤禔趁弟弟們都不在,開始在康熙面前獻殷勤,他錯誤認爲廢了太子胤礽,他作爲長子,理所當然他就是新太子他了,他提出所有的事情都是因胤礽而起,爲了平息,他可以替父除掉胤礽這個禍源。

康熙聽此番話,氣憤地說:你真行啊,你不怕後世說你殘忍嗎?大阿哥胤禔不知天高地厚還進言,康熙實在聽不下去了,痛斥他蠢得跟豬似的,還想當太子?

之後,康熙派人找到太子胤礽和十三爺胤祥,太子的出現,胤禔就更不淡定了,直接以大哥的身份問太子爲何“起兵造反”,這時太子的神智已不清,答非所問。

這時候,三阿哥胤祉借機揭發大阿哥魇鎮坑害太子的事情,結果,康熙龍顔大怒,下令將大阿哥、二阿哥,還有十三阿哥圈禁了。要說康熙圈禁大阿哥和二阿哥可以理解,但是康熙爲何要圈禁十三阿哥呢?

其實,這也是康熙的爲穩住局面的平衡之術,此時事起倉促,康熙知道這並不是十三爺幹的,有可能是八阿哥一夥所爲,但是康熙只想盡快穩住局面,不能細查,並且十三阿哥此時是衆矢之的,加上胤祥口出狂言:無情最是帝王家!

既然大家都一口咬定是十三爺的筆迹,康熙爲了掩住衆人之口,只能暫時將十三爺與太子胤礽一起圈禁,待回京之後再做處置。

康熙給張五哥一個天大的面子的深意

回京之後,康熙正式宣布廢掉太子,廢太子的師傅王掞不能夠理解,在朝堂直言不諱說康熙廢太子理由太模糊,不能服衆,讓康熙明示了,但是發生胤礽身上之事是宮閨秘事,康熙能不顧皇家顔面明示嗎?

王掞見康熙並沒有明示,據理力爭,康熙還沒有表態,所以言語間直言不諱罵康熙是昏君,康熙並沒有處理王掞,因爲他知道王掞是個方正君子,敢于對他說實話。

後來,康熙又有和張五哥在雪地散步時的對話,皇帝和侍衛在宮禁森嚴的大內,像拉家常一樣你一句我一句聊了起來。

康熙說道:朕這麽多兒子,你認爲誰最好?

張五哥脫口而出說十三爺最好,康熙有點疑惑不解,張五哥又說十三爺爲人仗義,他能體恤下情,所以十三爺是最好的。

康熙說道:莫非就是因爲十三爺救過你?

張五哥道的回答留更微妙了,他說是,也不是,絕不是說十三爺救過他就說好,十三爺爲人光明磊落,從不暗中算計別人,所以十三爺是是最好的。

康熙說道:那你覺得十三爺最好,十三爺最適合當太子喽?

張五哥又說:十三爺人最好,但不一定能當好太子。

康熙遲疑了一下,問張五哥:這又是什麽意思?

張五哥說道:十三爺人好是好,但太容易輕信別人,沒有心機,所以十三爺最好不一定能當好太子。

康熙轉身說道:你一個小小侍衛張五哥,你竟然敢這樣跟朕說話?

張五哥趕忙下跪說,奴才不知道哪些話可以講,那些話不可以講,但只知道應該對皇上說真話。

康熙聽後,道:“朕要聽的就是真話,之前王掞就敢當所有人的面說朕的不是,但朕知道他說的都是實話,所以朕不爲難他,你小小侍衛也敢跟朕說真話,朕要賞你。

張五哥聽了心裏很激動,就對康熙說,皇上,就賞奴才一個天大的心願,除此奴才別無所求。

康熙道:你說,朕答應你。

張五哥說:皇上,懇求您放出十三爺吧。

康熙:“好你個張五哥,你的面子可真不小哇,居然敢保起皇子來?”

張五哥嚇得連連磕頭,康熙見狀說道:朕答應你。

張五哥說道:真的?

康熙說道:朕是天子,什麽時候說話不算話,朕就賞你一個天大的面子,讓你親自取去放出十三阿哥。

康熙放十三爺,真的只是給張五哥面子?其實,康熙是以此爲借口給自己一個台階下,順水人情而已,通過和張五哥的對話中,憶起兒子胤祥對他的孝順,作爲帝王,很久沒有聽過這麽溫情的話了,兒子們爲了皇位,明爭暗鬥,兄弟相疑、父子相疑、君臣相疑,此時張五哥的話是他最想聽的話。

也就是因爲張五哥的一番話,讓康熙在亂局中理清思路,最重要是他知道十三爺是被陷害的,只是無端被此事牽連,他很了解胤祥的爲人,之前圈禁是不得已爲之,是一種平衡之術。

之後,佟國維還當著朝廷衆臣向康熙要放了十三阿哥的說法,康熙直接答道:朕心疼自己的兒子給什麽理由?

佟國維是個老狐狸,看出了康熙的心思,表面支持著八阿哥,但暗地裏卻讓侄子隆科多去理藩院當差,這就通過接近十三爺來靠近四爺,憑借“熱竈冷竈”一起燒的原理,他們佟家一直保持著高貴的地位。

結語

康熙說“給一個天大的面子”,因爲他聽到了真話,感受到了溫情,面對諸位兒子奪嫡的激烈場面,心力交瘁,已經很久沒人跟他說過真話了,張五哥求情放出十三爺,康熙爽快的答應了,確實給他一個天大的面子。但事實上,這只不過是康熙的帝王心術罷了,並不是給張五哥的面子,而是疼愛自己兒子的緣故。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