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油企CEO喊話歐盟:不存在所謂的“傾銷”,中國是在幫你們

兵器肖甯 2024-04-25 07:17:23

據悉,隨著本月美國財長耶倫訪華結束後,美西方政客近來不斷炮制話題,給中國電動汽車、光伏和新能源等産業領域扣上所謂“産能過剩”的帽子,借機指責中方是在向西方傾銷産品,要求中方必須改變這一現狀。就實際上而言,這一話題顯然是奔著要打壓中國在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而來的,目的在于限制西方購買防止中國獲得更多利潤。而歐盟官員緊接著開始附和美國的言論——他們指控中國獲得了“扭曲的補貼”然後才能拿出如此低的價格,這種價格擾亂了歐盟市場,將使得歐洲采取措施應對。

報道提到,歐盟作爲全球最早一批要奔向“清潔能源社會”的國家,目前國內各種缺口很大;在中國産品進入歐洲後短時間占領多個國家市場,英媒預計如果不“控制”到了2026年,全歐洲80%的清潔能源設備和産品都會是進口自中國。顯然這期間會産生利益,歐盟不願意中國享有出口優勢。但另一方面他們本土的産品即使加上補貼、鼓勵政策,性價比也競爭不過中國。在此基礎上歐盟“扭曲”的心態使得他們附和所謂的“産生過剩”的說法,對中國進行發難。

22日,全球最大油企沙特阿美CEO阿敏·納賽爾在鹿特丹舉辦的世界能源大會上發表講話,並勸歐盟放下對中國清潔能源的成見。他表示西方正在削減石油用量,該公司越來越多地和中國合作,中國的煉油廠在一體化程度最高、轉化率最高的煉油廠之列。接著納賽爾話鋒一轉表示,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各國需要看到中國爲此做出的努力:中方做了很多工作來降低價格,比如電動汽車生産成本已經壓縮到普通類型的三分之一左右。他勸告歐盟中國減少生産成本和量産化實際上是爲西方提供了“幫助”,讓歐美不用再買高價産品。

有分析則認爲,布魯塞爾方面和美方未必看不到如果在“新能源改革”中使用中國産品和技術合作,將會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這一事實,他們接受不了的只是這個國家不應該是中國。過去數十年時間,中國各大企業在研究清潔能源如何量産化、把成本縮減到更低時,歐洲和美國的同行還在享受政府補貼而安逸地避免加入競爭,導致其技術、生産成本無一不落後于中國。看著這麽大的市場即將被中方占領,他們又搬出來所謂的“産能過剩”來進行排斥。

值得一提的還有,納賽爾也表達了未來想和中國合作的意圖,他表示隨著西方試圖削減石油消費,沙特阿美已轉向中國和其他市場尋求增長;即使是清潔能源的投資,忽略中國也是不應該的。對此有評論稱:“和閉眼裝睡的人實際上很難溝通,歐洲和美國能不知道買中國産品是當下的最優解嗎?他們只是勾結一氣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而已;這在接下來很多年難以改變,歐盟即使想變動,也未必是他們說了算。”

2 阅读:2477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8:41

    歐盟即使想變動,也未必是他們說了算。此話到位。

  • 2024-04-25 21:58

    歐盟最早最賣力鼓吹清潔能源,其實是想借機打壓發展中國家。誰能想到清潔能源技術不被歐盟等發達國家掌握,倒讓中國掌控。這時,歐盟的真實意圖就昭然于世!

兵器肖甯

簡介:《兵器》雜志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