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衛星僅差20米撞上!太空垃圾危害多大?1厘米物體可擊穿空間站

環球科學貓 2024-02-29 18:29:43

太空比大家想象的要危險太多了!這不,又有兩顆衛星差點在太空相撞了,並且最近距離只有20米。

所以,太空的發展在未來,垃圾的處理是非常嚴峻性的問題,這其實也是人類的一個難題,就如此前中國空間站太陽翼遭遇了多次的撞擊,這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因爲沒有辦法,人類至今沒有任何可以有效處理太空垃圾的辦法,那這一次又是怎麽回事呢?下面就來看看。

僅差20米,美俄衛星就撞上了!

沒錯,這就是發生在2024年2月的,根據外媒引用美國宇航局(NASA)數據顯示,這一次算是有驚無險,因爲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差點和俄羅斯的報廢衛星相互撞擊了。

這事情發生在2.28時段上,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指出,在美國東部時間淩晨1.34分,俄羅斯一顆間諜衛星Cosmos 2221 與美國宇航局(NASA)名爲 TIMED 的衛星,差點在地球的上空進行相撞。

而NASA這一顆衛星是自2001年以來,一直在研究地球的大氣層。而俄羅斯的間諜衛星已經報廢了,Cosmos 2221 是一顆俄羅斯 ELINT(電子和信號情報)衛星,這一顆衛星重2000公斤,于 1992年11月發射升空。

但是,由于這兩顆衛星都無法進行控制,所以,出現了近距離的接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在相互接近的情況之下,這兩顆衛星距離真的太近了,位于高空上快速行駛,其距離最近僅僅只有20米,這可以說是相當恐怖的,一旦出現了相互碰撞,將可能引發太空更多的撞擊。

因爲在太空之中,不僅是衛星運行,還有很多航天器在運行,相互碰撞可能帶來更強烈的影響,在相互碰撞之下,可能帶來太空垃圾,從而引發連鎖效應。

這一次也只能說,美俄衛星沒有相互碰撞,也算是避免了一場太空災難吧。

然而,太空的垃圾的問題始終避免不了,並且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同時,太空的垃圾也得越來越多,對所有運行的航天器來說,都具有致命性的影響。

太空垃圾有多少,危害有多大?

沒錯,只要人類進行航天器的發射,就可能帶來更多的太空垃圾。

按照歐洲航天局(ESA)的報告顯示,人類已知大約有11500 顆衛星圍繞地球運行。

但其中只有 9000 顆仍在運行,但這只是軌道上的“冰山一角”,大約有 36,500 塊寬度至少10 厘米的碎片圍繞地球進行運行,還有超過 1.3 億塊直徑爲 1 毫米或以上的碎片。

考慮到這些物體在地球軌道上移動的速度,就算是小于10厘米的太空碎片,都可能帶來極大的威脅。那到底危害多大呢?

不少人應該還記得我國執行神舟十七號任務的時候,三位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他們首次執行了中國空間站的太空出艙維修任務。

就是我上面說的,中國空間站太陽翼遭遇了太空垃圾多次撞擊,我國航天員在經過約7.5小時的出艙活動。

同時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複試驗等既定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已安全返回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而這一次中國空間站太陽翼的修複,也是我國首次執行這樣的任務。

所以,可以想一下,中國空間站在太空面對的太空垃圾問題,也是非常嚴峻。而且,這還是“微小顆粒”的撞擊,要是更大的太空垃圾撞擊,那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大家要知道,太空碎片的運行速度大約是每秒10公裏的速度移動,一個10厘米大小的物體就可是直接將一顆普通衛星撞成碎片,而一個1厘米大小的物體,就可以擊穿覆蓋在空間站上的防護罩,也就是直接擊穿空間站。

    

所以,太空垃圾危害極大,根本沒有哪個國家的航天器可以來與其對抗,這回頭來看,太空航天員真的就是在用生命執行任務。

這就是爲什麽我上面說,這一次還好,美俄的衛星沒有直接撞擊上,一旦撞擊上,那又是一場太空災難的發生,這並不是開玩笑。

太空垃圾真的完全沒辦法嗎?

的確,從人類已知的能力體現來看,面對太空垃圾,的確是毫無辦法,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雖然提出了不少。

比如:機械捕捉和拖拽,高能激光處理等,這些都還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並沒有辦法進行實際性的運用,就算是真的有不少國家在進行相關性的太空垃圾處理測試,但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運用,還不知道能否處理這個問題。

而且,每天全球的航天器發射多不勝數,産生的垃圾碎片可能遠遠超過了回收的能力。

所以,太空垃圾真的是完全沒有辦法處理,人類也毫無辦法。

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強對航天器的預警,在出現了太空垃圾的時候,可以自動進行識別,然後避開。

當然,也並不是說完全可以避開所有的太空垃圾,你說中國空間站沒有預警系統嗎?肯定是有的。

但是面對“微小顆粒”這樣的太空垃圾,有時間也的確是難以做到100%的掌控,包括國際空間站也是如此,此前國際空間站的飛船,機械臂都被撞擊了。

而只有在撞擊之後,空間站發生了泄漏的情況,才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所以,現階段人類是沒有辦法進行這些處理的,而且是毫無辦法,一切都是在理論基礎上,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這其實也給人類提了一個醒,那就是未來的太空危險程度是遠比想象的要強很多,而人類需要增強對各個航天器研究的時候,加強對太空垃圾減少的釋放。

並且想辦法對每一個航天器在發射之後,在處于壽命結束的時段,能夠將其控制,然後將其轉入大氣層進行燃燒,這樣的太空垃圾也就不會太多了。    

但大部分情況,至少還沒有看到往這方面考慮的問題,那這樣的想法也只能算是一個想法吧。

0 阅读:76

環球科學貓

簡介:用眼睛看科學,用科學的思維看世界(原創內容禁止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