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顆死星?早在20億年前就已終結,各國爲何還要苦苦探月?

說宇宙尋真理 2024-04-22 20:44:44
陪伴人類幾十萬年,月球其實是一顆死星

月球對人類來說,其實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因爲天文學家們對著月球研究多年,卻發現雖然它仍然在圍繞著地球公轉,但實際上已經“死”了。

而之所以說月球對人類來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呢,這是因爲到現在爲止,人類都沒有搞明白月球到底是怎麽誕生的。

從前人類猜測過月球本不誕生于太陽系內,而是地球捕獲的一個外來衛星,但是隨著人類對月球上物質的研究發現,月岩內的很多元素都與地球相同,所以月球必然誕生于和地球距離太陽相近的位置上,所以現如今最流行的說法是,月球是由于忒伊亞星球和地球相撞産生的碎片演化而來。

伴隨著地球一起進行了幾十億年的演化,月球也從幼年時段到了壯年,最終演化成暮年,再直至死亡。在壯年時期,月球上熔岩河流縱橫交錯,火山噴發是家常便飯,大量的氣體隨著火山的噴發來到月球上空,所以在很早之前,月球上也曾有過大氣層的存在,只不過大氣層非常稀薄,後面隨著月球的老去,大氣層最終也消失了。

熔漿以及火山噴發的由來源自月球內部的反應,但是隨著月核的逐漸冷卻,月球內部不再發生任何反應,原有的能量也隨著時間輻射到太空中去,所以月球就演變成了如今的“死星”狀態。

早前天文學家們推測月球的生命是止于30億年前,但是從人類以及月球探測器從月球上帶回來越來越多的物質數據來看,在20億年前,月球上還曾有過火山噴發的情況,這一次新發現也將月球的壽命向後延遲了10億年的時間。

雖然月球已經死去,但是由于其與地球依然存在角動量、潮汐力及引力的影響,所以仍然能夠圍繞地球公轉、甚至是自轉。

所以月球的死去只是說明,月球內部已經不再發生任何反應,且不會有任何適合生物生存的條件了。

如何判定星體的死亡?

比起月球死亡的既定事實,人們對于判定月球在20億年前就已經逝去的條件更加感興趣。

宇宙中的恒星、行星、衛星數以千億計,對于它們的死亡是否分別有一套標准?如果地球有一天死去會是一番什麽景象?

對于月球死亡的定論,是來源于科學家們對于月球表面物質元素的判斷。

科學家們發現月球上有很多隕石坑,通過對隕石坑內的元素進行探測分析發現,這些隕石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産生了,但是現在仍然呈現出剛撞擊時的地勢情況,所以可以推斷出,月球已經數十億年沒有發生過地質變化了。

另外在月球的表面科學家們還檢測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例如鈾、钍和鉀,目前月球內部已經沒有能量能夠促使這些元素發生反應了。

月球作爲一顆衛星需要經曆幼年、壯年、暮年,直至死亡,其實在宇宙中所有的星體都在經曆著同樣的過程,想象一下作爲行星的地球如果有一天走向了死亡會怎樣?

這裏地球的死亡指的是地殼的死亡,也就是地核徹底冷卻後不再發生任何反應。衆所周知地球磁場依托地核反應而生,如果地核冷卻不再給磁場支持,那麽地球磁場環境也將毀滅。

地球失去磁場的保護後,宇宙射線和太陽風將會直達地球表面,破壞掉地球的大氣層,分解掉地球的水分了,那時候的地球就會和金星一樣成爲一個沒有水、沒有氧氣,只有極端氣候的煉獄,而對于地球上多有生物來說會真正迎來世界末日。

同理,以太陽爲代表的恒星也在按照從生到死的生命規律演化著,中小質量的恒星在使用完其內部的核聚變原料後就會膨脹成原來體積千百倍的紅巨星,隨著最後的能量散去,再坍塌成白矮星,直到最後一絲亮度消逝,就變成了黑暗寒冷的黑矮星。

質量更大的恒星可能會變成中子星或者坍塌成黑洞。所以太陽或者是地球生命耗盡的那一天,便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終點。

爲什麽人類還锲而不舍的想要登陸“死星”?

月球已經變成了毫無生命力的“死星”,爲什麽到現在人們還在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爲什麽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仍然想要登上月球呢?

其實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其它空間的踏板,也就是一個中轉站,就好比在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前,任何一個地球人都不清楚月球背面的樣子,而中國研發的鵲橋衛星,就成爲了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轉站,在鵲橋的牽線搭橋下,月球背面才展現在人類面前。

同理如果人類有一天徹底征服月球,那麽月球就將成爲地球和其它星球之間的橋梁。當然就目前的人類探索程度來看,人們更在乎的是月球上的資源。

首先就是建立月球基地,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就將在2050年實現月球溶洞計劃,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月球基地項目。

根據哈工大此項目負責人表示,所謂溶洞計劃便是通過核彈在月球表面炸出一個深坑,並進行科學探測、技術研究以及月球環境利用。而低于月球表面的深坑基地設計能夠更大程度的避免宇宙射線、太陽風暴的損壞,更大程度的保障了宇航員們的生命安全。

將月球上的資源爲地球所用是人類一直以來的探測目標。根據探測數據表明,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的阻擋,每年接收的太陽能輻射能量是地球每年消耗太陽能量數的25000倍,雖然月球能將一部分太陽能輻射資源反射到地球上,但是僅占月球上太陽能輻射資源微小的一部分。

所以人類已經瞄准了這一開發目標,當這部分太陽能被人類完全開發時,那麽人類將徹底實現清潔能源自由,這對地球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有益無害。

可以說在人類眼中,月球是一個標准的外太空能源倉庫,這也就是爲什麽即使月球內部已經不會發生任何能量反應,人類還是要征服它的原因。

在人類探月的曆史中,可以看到人類的探索深度在一步步遞增,相信未來人類也必然會突破各種難題,將月球徹底征服。

1 阅读:683
评论列表
  • 2024-04-23 17:28

    月亮就一人造物,是外星人造的宇宙飛船。

  • 2024-05-25 01:00

    炫技[靜靜吃瓜]

  • 2024-05-28 11:02

    古人修仙,把靈氣吸光了

說宇宙尋真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