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制乳粉迎新國標:羊奶粉、駝奶粉奶源禁摻雜,亂象走向終結

新京報貝殼財經 2024-04-02 15:50:40

標稱“羊奶粉”“駝奶粉”,主要奶粉成分含量卻僅占40%甚至更低,添加乳清粉甚至豆粉、糊精粉降低成本……這樣的亂象在成人奶粉市場,尤其是特色乳畜奶粉市場並不少見。

據行業人士透露,現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乳粉》(GB 19644—2010)雖對調制乳粉成品中的乳固體含量進行了規定,但未強調主要原料來自單一品種乳源,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所謂的“50%粉”“40%粉”甚至“20%粉”,即産品中主要乳粉成分含量只有50%甚至更低。這不僅有損消費者知情權,也憑借較低的售價造成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

不久前,新國標《乳粉和調制乳粉》(GB 19644—2024)發布,規定調制乳粉以單一品種乳源爲主要原料,且來自主要原料的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這意味著調制駱駝乳粉、調制牛乳粉、調制羊乳粉等不得摻雜其他品種原料,且添加的其他原料不含在70%之內。

業內認爲,新國標將對調制乳粉市場進行升級與淨化,目前已有企業著手對産品改良,與新國標對接。

市場在售的調制乳粉。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攝

調制乳粉標准迎變化

在業內看來,《乳粉和調制乳粉》新國標的最大亮點在于,將牦牛乳粉、駱駝乳粉等特色乳畜乳粉納入標准範疇,同時對調制乳粉中的主要原料成分進行限定和規範。

現行國標《乳粉》(GB 19644—2010)定義調制乳粉,是指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爲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經加工制成的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的粉狀産品。

而新國標《乳粉和調制乳粉》(GB 19644—2024)將調制乳粉定義爲,以單一品種的生乳和(或)其全乳(或脫脂及部分脫脂)加工制品爲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不包括其他品種的全乳、脫脂及部分脫脂乳)、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經加工制成的粉狀産品,其中來自主要原料的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

在標簽標識方面,新國標規定,牛乳粉可標識爲“乳粉”或“奶粉”,其他奶畜來源的乳粉應標識奶畜品種,如“羊乳粉”或“羊奶粉”。調制牛乳粉可標識爲“調制乳粉”或“調制奶粉”,其他奶畜爲主要來源的調制乳粉應標識奶畜品種,如“調制羊乳粉”或“調制羊奶粉”。

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解讀,《乳粉和調制乳粉》新國標根據當前乳品行業生産經營情況,納入牦牛、駱駝、驢、馬等特色乳畜的乳粉及其基本要求;明確調制乳粉是以單一品種生乳和(或)其全乳加工制品爲主要原料,且來自主要原料的乳固體含量不低70%;對于添加活性菌種的産品提出最低活菌數要求;增加産品規範標識的基本要求等,“本次修訂有助于進一步規範我國乳粉産品市場尤其是小衆乳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有助于保障消費者權益。”

蒙牛乳業認爲,新國標對調制乳粉的主要原料占比進行了顯著調整。現行國標規定,經加工制成的産品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其中包括其他原料。而新國標規定,以單一品種乳源爲主要原料,且來自主要原料的乳固體含量不低于70%。此規定有兩重含義,一是調制駱駝乳粉、調制牛乳粉、調制羊奶粉等不得摻雜其他品種原料;二是調制乳粉添加的其他原料不含在70%之內,“這一變化體現了對調制乳粉主要原料及純度的嚴格要求,以確保産品整體質量。”

“40%粉”“30%粉”亂象將終結

在乳業專家宋亮看來,明確調制乳粉主要原料爲單一乳源及其乳固體含量,是此次新國標的最大亮點,也是調制乳粉行業尤其是小衆奶調制乳粉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駝奶、羊奶等特色調制乳粉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主要原料添加少,爲降低成本添加牛乳成分。”

蒙牛乳業也稱,標准升級背後,是兒童奶粉、中老年奶粉等調制乳粉市場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這不僅影響消費者購買體驗,也影響市場良性發展。新標准不僅是對乳粉行業的一次全面升級和淨化,更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現行國標對調制乳粉中乳固體物來源未作出明確規定,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所謂的“50%粉”“40%粉”“30%粉”甚至“20%粉”,即産品中主要乳粉成分含量只有50%甚至更低。此類産品通常通過添加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甚至豆粉、糊精粉來降低成本,最後檢測結果卻顯示整體乳固體含量達到70%。由于羊奶(粉)、駝奶(粉)價格高于牛乳(粉)、牛乳清粉,因此特色奶調制乳粉中通常添加牛乳清粉來降低成本。

“有些消費者反映,喝到的羊奶粉或駝奶粉有面糊糊味,奶粉溶解不好,杯裏有類似豆粉的渣子,說的就是這種産品。”該業內人士稱,由于添加低價原料並不違規,且産品中乳固體含量能達標,消費者對調制乳粉缺乏專業知識,這些“50%粉”“40%粉”得以憑借較低的售價在競爭中勝出,造成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

據行業人士提供的數據,目前進口全脂羊乳粉價格爲7.3萬元/噸左右,國産全脂羊乳粉價格約7萬元/噸,約是全脂牛乳粉價格的3倍;D90羊乳清粉價格在5.6萬元/噸左右,約是牛乳清粉價格的2倍。

宋亮告訴新京報記者,D90乳清粉適用于嬰幼兒奶粉,一般成人奶粉用成本更低的D60乳清粉就可以,如果調制羊奶粉將添加的牛乳清粉換成統一乳源的羊乳清粉,意味著成本和售價會提高。

宋亮分析稱,調制乳粉中添加乳清粉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參照嬰幼兒配方産品標准要求,增加産品中乳清蛋白比例,利于人體尤其是中老年群體消化吸收;二是不排除部分産品尤其是特色奶調制乳粉爲降低成本添加。

陝西省乳品安全生産協會副秘書長王偉民認爲,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粉的作用是爲了模擬母乳,使嬰幼兒配方乳粉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接近母乳,同時起到增加乳糖的作用。但在成人羊奶調制乳粉中,乳清粉的作用大大降低。羊奶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比例接近母乳,沒有必要再添加乳清蛋白進行調整。成人的營養需求跟嬰幼兒也不一樣,不必參照嬰幼兒配方乳粉標准添加乳清粉。

現有特色乳粉原料含量成謎

爲了解調制乳粉現階段的配料成分和標准執行情況,新京報記者近期對線上線下渠道銷售的20款調制乳粉統計發現,調制乳粉中添加乳清粉已成爲普遍現象,僅7款産品未添加。7款調制羊奶粉和3款調制駝乳粉中,除完達山富硒多維乳鐵蛋白羊奶粉標注了全脂羊奶粉添加量不少于50g/100g外,其余均未標注主要奶源成分含量。由于現行國標未將特色奶源納入標准範疇,3款調制駝乳粉執行的均是企業標准。

網售一款調制駝乳粉。 電商截圖

20款産品中,11款益生菌調制乳粉均標注了菌類添加量,其中10款益生菌添加量符合新國標要求,僅1款益生菌駝乳粉標注的單位益生菌添加量爲不少于100萬CFU/100g,是新國標添加量要求值的百分之一。

此外,電商平台上還有不少標稱“駝乳粉”或宣稱“真駝奶”的産品,實則是固體飲料或方便食品,不屬于調制乳粉範疇。此類産品規格通常在1000克左右,如果折合成同等規格,其售價不足調制駝乳粉的30%。

比如駝養康旗艦店銷售的一款“駝養康高鈣益生菌駝乳粉”,産品頁面打出“平價真駝奶,假一罰十”字樣,售價爲98元/罐(1000克),6罐到手價可低至45元/罐。該産品配料表首位顯示爲燕麥粉,全脂駝乳粉僅排在第三位,産品類型爲“沖調類方便食品”。

網售某款“駝乳粉”配料表首位顯示爲燕麥粉,産品類型爲“沖調類方便食品”。 電商截圖

毅馨乳品專營店銷售的一款標稱江西某公司生産的“茵寶萊益生菌高鈣駝奶營養粉”,産品頁面宣稱“每一滴都來自新疆牧場奶源,糖尿三高放心喝”,折後價爲68元/罐(1000克),實則是一款固體飲料,配料表首位爲蛋白質粉,主要成分爲大豆,全脂駝奶粉僅排在第五位。

國標《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規定,配料表中的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這意味著駝奶粉均非上述兩款産品主要原料。從標准規定來看,現行《乳粉》國標對調制乳粉蛋白質含量的要求是不少于16.5%,新國標要求調制駱駝乳粉蛋白質含量不少于16.8g/100g。而國標《固體飲料》(GB/T 29602—2013)規定,含乳固體飲料中乳蛋白質含量只要不少于1%即可。

行業進入質量比拼階段

如今距離新國標《乳粉和調制乳粉》2025年2月8日實施僅剩不到一年時間。業內人士認爲,“新國標是面照妖鏡,假冒僞劣産品會現出原形,依靠低價占領市場的行爲將被抛棄,拼質量、比口感、講營養,將是下一步各個奶粉銷售公司關注的重點。”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企業按照新國標進行産品調整。蒙牛乳業稱,公司已全面啓動符合新國標的創新産品策劃工程,從原料選擇、配方優化、生産工藝改良到包裝標識規範等方面與新國標精准對接,同時大幅度增加科研投入。

據王偉民了解,爲迎接新國標實施,陝西一些羊奶粉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調整調制乳粉配方,使用70%的羊奶粉或是生羊乳,舍棄了脫鹽乳清粉和濃縮乳清蛋白粉。

3月13日,西安百躍羊乳集團有限公司針對調制乳粉新國標召開研討會,董事長孟百躍表示,過去市場上有些商家是“挂羊頭,賣糊精粉、乳清粉、豆粉”,現在必須是“挂羊頭,賣羊奶粉”。“新國標頒布後,羊奶行業的紅利期到了。”

另一家陝西羊奶粉企業紅星美羚3月19日發文稱,新國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羊牛乳摻雜的現象,對乳粉行業進行淨化與升級,更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捍衛。

蒙牛乳業預判,伴隨新國標頒布,在消費者對飲奶健康日益關注的大背景下,奶粉行業對兒童、成人等奶粉品類的關注度有望大幅提升。據市場機構“彙員幫”《2023年中國連鎖母嬰實體店消費數據洞察》,2023年母嬰店學生兒童奶粉、成人奶粉銷售額都在增長,尤其是成人奶粉增幅達36.6%。不過隨著大小企業紛紛湧入這一領域,市場上産品同質化問題也愈發凸顯。

宋亮告訴新京報記者,2018年至今,由于嬰幼兒奶粉産能過剩,許多中小企業轉做成人奶粉,導致調制乳粉行業出現品牌衆多、價格混亂、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新國標現在只是對調制乳粉原料成分提出要求,未來不排除對産品配方進行管理。”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趙琳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