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控股等教育巨頭毛利率近60%,年入數十億!民辦高校有多暴利?

鬼谷子思維 2024-03-03 18:07:18

民辦大學如今成了賺錢的利器!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中教控股等教育巨頭毛利率近60%,年入數十億,利潤堪比白酒行業的佼佼者。

這火爆的“生意經”,在港股上市的民辦高校中普遍存在,那麽,民辦高校究竟是如何實現這一驚人盈利的呢?

1998年,那時候中國大學入學率僅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35%,許多渴望知識的學子被拒之門外。

于是,國家伸出援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高等教育領域,民辦高校應運而生。

從此以後,這些學校就像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讓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變爲“平民教育”。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民辦高校圈子裏的“扛把子”——中教控股。

想當年,江西的于果和廣東的謝可滔,分別成立了藍天和白雲職業技術學院,那時候他們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

可誰曾想到,十年後,這兩家學校竟然合並成了中教控股,一躍成爲民辦高校的領頭羊!在校學生總數高達7.5萬名,簡直是要逆天的節奏!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2016年政策一松綁,民辦高校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賺錢了!

這對中教控股來說,就像是給學霸送上了加分題——因爲不缺錢。

于是,2017年中教控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搖身一變成了“高富帥”!

通過IPO和三輪配股,狂攬80億港元,然後開始收購,一躍成爲“三本之王”!

如今,中教控股旗下有十多所院校,從高等院校到職業院校,甚至還有悉尼和倫敦的國際教育學院!

在校學生人數超過三十萬人,簡直就是民辦高校的“航空母艦”!

當然,民辦高校這塊大蛋糕,可不止中教控股一家獨享。

在港股民辦高校這塊領域,希望教育也是個不小的“學霸”,市值緊跟在中教控股後面!

希望教育的創始人王輝武,2005年在四川一手創辦了這個“學霸”團隊。

別看他IPO之前只有9所院校,可上市後就像開了挂一樣,3年就收購了11所院校,

現在,希望教育旗下已經有24所學校了,而且還把“學霸”的影響力擴散到了馬來西亞、泰國、匈牙利等國際學院。

由此,他們的在校生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9萬人,新招錄的學生也首次突破了10萬人大關。

這人數暴增的背後,可都是王輝武推出的“專本套讀”模式的功勞!

然而,面對這些民辦高校的經濟奇迹,我們不禁要問:這些錢真正用在了學生身上嗎?

衆所周知,教學水平一直是民辦高校的短板。

幸運的是,現在有些民辦高校已經醒悟過來,開始在教學質量和師資隊伍上,砸錢下功夫。

中教控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讓學生既能學到理論知識,又能掌握實踐技能,真是一舉兩得。

希望教育呢?他們可是玩起了“特色牌”,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讓學生和家長都能眼前一亮。

中彙集團更絕,直接請來了名校長、名師坐鎮,這教學質量想不提高都難!

雖然,民辦高校在教學上下了大力氣,但是,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是讓學生家庭喘不過氣來。

由此,人們不禁想問:教育啥時候變成奢侈品了?

但話說回來,民辦高校這賺錢能力,簡直堪比印鈔機啊!

不過別忘了,教育可不是純粹的生意,別讓學生們掏了昂貴的學費,結果卻像是在學費裏“泡澡”,啥也沒學到。

所以啊,民辦高校雖然賺錢要緊,但別忘了初心:爲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別讓學生和家長們失望!

作者:哈哈

編輯:桢桢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