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集團的兩大功臣,雖然沒什麽戰功,卻非常關鍵

縱橫五千年 2024-04-19 20:49:58

曹操麾下人才濟濟,謀士如雲,將星璀璨,可是有兩位功臣卻很特殊,他們既沒有荀彧、荀攸那樣的謀劃之功,也沒有五子良將那樣的戰功,但卻非常關鍵。因爲這兩個人爲曹操集團的不斷壯大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不僅解決了三軍吃飯的問題,還爲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物質基礎。那麽,這兩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棗祗

第一個人名叫棗祗,是颍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棗祗的先祖本姓棘,後爲躲避仇家,改姓爲棗。189年,曹操在陳留組建義兵,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棗祗投靠到了曹操麾下。袁紹在占據冀州後,也多次招攬棗祗。但是棗祗沒有接受,他對曹操忠心耿耿。曹操深受感動,在擔任入主兖州後,任命棗祗爲東阿令。

194年,呂布偷襲兖州,許多郡縣都紛紛響應,只有東阿、鄄城、範縣效忠于曹操。面對呂布軍隊的圍攻,棗祗率領軍民頑強抵抗。之後,曹操回師與呂布交戰,軍隊一度出現缺糧的情況,幸虧“得東阿以繼”,才得以戰勝呂布,這又是棗祗的功勞。196年,曹操將漢獻帝接到了許昌,棗祗一度擔任羽林監,負責宮中警衛工作。棗祗死後,被曹操追封棗祗爲列侯。

二、任峻

第二個人名叫任峻,是河南中牟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中牟令楊原想要棄官逃走,在任峻的建議下,才“權行河南尹事”。曹操率軍經過中牟縣時,任峻建議“舉郡以歸太祖”,他還召集“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跟隨曹操。此時曹操的力量還很弱,能得到這樣的幫助,他非常高興,“表峻爲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

在官渡之戰期間,曹操讓任峻負責運輸軍械、糧草。當時,袁紹多次派兵企圖切斷糧草運輸的道路。于是,任峻命令一千輛車爲一部,十條糧道並進,還布重陣來保衛,使得袁紹的軍隊不敢接近。由于任峻的功勞很高,曹操上表冊封任峻爲都亭侯,食邑三百戶,還讓他擔任長水校尉。204年,任峻病死,曹操非常傷心,“流涕者久之”。

三、屯田

近代學者蔡東藩認爲,“曹氏功臣,祗峻當居首列,比諸兩荀一郭,殊不相讓”。那麽,棗祗、任峻到底做了什麽事,讓蔡東藩覺得兩人可以與兩荀一郭並列呢?答案只有兩個字——屯田!由于漢末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在擔任東阿令時,棗祗就已經開始注重農業生産了。到了許昌後,他向曹操提出了屯田的建議。

曹操表示肯定,當即任命任峻爲典農中郎將,全權負責此事。任峻的工作做得很好,“募百姓屯田於許下,得谷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屯田取得了成功,“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廪皆滿”,這爲曹操統一北方打下了物質基礎。史書上說,“軍國之饒,起於棗祗而成于峻”,所以這兩人的功勞確實很大,讓曹操“用兵四方,不勞輸運,卒能戰勝攻取,兼並群雄”。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