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曝德國汽車遭遇“大裁員”危機,軍工部門卻意外得到反向增長

兵器肖甯 2024-04-23 05:25:37

據悉,德國汽車企業近年來每況愈下,此前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大衆、奔馳、奧迪等車企的銷量呈現出下跌的趨勢,迫使公司一再調整戰略規劃。德國外長林德納在本月19日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相信德國汽車還是“全球領先”的,只是當下遭遇到了困境而不必過于擔憂;由此他還順便提及德國有必要對中國汽車采取反傾銷調查,現在需要考慮一切選項。這種說法正迎合了德媒的“陰謀論”——德國汽車行業萎縮是因爲中國的汽車以低價在全球暢銷,搶占了原本屬于他們的市場,很多車企因此面臨經營危機。

20日,瑞士《現金報》獨家刊文稱德國現在車企的情況不容樂觀,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紛紛裁員,或是高層正在跳槽去另謀出路。文章表示根據調查數據,德國汽車電動化進程落後,他們的電車銷量很差,所以無需如此多的雇員。于是大量汽車行業的高技能工人被裁後重新進入就業市場,而這些人很多都選擇去德國軍工就業。由于戰敗國條約的阻礙,之前德國軍工業長期廢弛且規模不大,這些轉業者爲其帶來了新的活力。

該媒體統計調查稱,德國軍工業招收了大量汽車行業的再就業者;例如生産防空系統傳感器的德國亨索爾特公司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大規模擴招700多人,近期很多有汽車工作經驗的人前來;德國最大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公司也看准機會,發布新崗位等待新人;德國坦克部件制造商蘭克公司的CEO表示,他們很歡迎有汽車公司工作經驗的人來就業,因爲車企和軍工很多領域相似,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經驗。

所以林德納在接受采訪時態度強硬表示“德國汽車在全球領先”只是一句空話,該行業的衰落是肉眼可見的。據德媒透露,德國過去就有車企和軍工“密不可分”的傳統,例如二戰時期各大有名的車企大衆、奔馳、保時捷等清一色成爲軍工企業,爲德軍制造戰車和工業設備;在和平時期,現在汽車遇到了困難,失業者的第一選擇自然是回到軍工業也很正常。之前業內人士也預測,德國電動汽車未來能否尋找一個好出路是根本性問題,如果他們的電車還是和現在一樣落後,那麽就真的沒有崛起機會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俄烏沖突的爆發爲德國軍工行業帶來複蘇的機會,大量炮彈、戰車被制造出來送往部隊,代替軍援烏克蘭的武器。數據顯示,德國軍工企業工人的稅前平均年薪約爲6.8萬歐元,這幾乎比汽車行業的工資高了一倍,表明軍方的需求非常大。對此有評論稱:“國家支付了企業的采購費用,但買來的東西被送給烏克蘭,還是無償的;這相當于揮霍納稅人的錢,難怪德國政府囊中羞澀,如此操作是真的令人大開眼界了。”

0 阅读:101

兵器肖甯

簡介:《兵器》雜志執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