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孩體內長滿上千顆腫瘤,無錢醫治父親讓她去死,結局怎樣?

赫薰看事 2024-05-18 05:33:06

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夏夜蘆葦蕩

編輯|夏夜蘆葦蕩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但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22歲的丹丹體內長滿了上千顆瘤子,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觸發這些腫瘤,隨後如同螞蟻在體內鑽咬的感覺便會隨之而來。

她想治病,于是求助父親。可父親卻說“我可沒錢,反正也治不好,不如不治”。

親人的抛棄和病痛的折磨讓丹丹痛不欲生,身處絕境的她究竟該何去何從?如今的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是不治之症嗎?

2023年,河南的左晨陽見到了22歲的丹丹。此時的丹丹正值青春年華,本該充滿活力與激情,可因爲一個不知名的病症,她卻顯得十分滄桑。

左晨陽是一名村醫,平日裏從來接觸到的都是一些感冒發燒消化不良之類的小病,因此丹丹的到來讓他如臨大敵。

丹丹說,自己渾身疼痛,只要一動就猶如被千萬只螞蟻同時啃咬侵蝕,她坐在輪椅上接受左晨陽的診斷,但是很快,左晨陽便面色一沉,建議丹丹前往更大的醫院治療。

隨後,他陪同丹丹一起來到了當地的三甲醫院,在那裏,丹丹做了更爲系統的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告訴他們,丹丹患上了“神經纖維瘤”,她的體內已經長了上千個腫瘤,而且還可能會繼續生長。

聽起來十分嚴重,丹丹連忙詢問應該如何治療,誰知醫生竟直接搖搖頭,表示難以治愈,甚至規勸丹丹放棄治療。

由于腫瘤數量實在太多,想要切除根本無從下手,而且有些腫瘤還死死的壓迫著丹丹的神經,稍有不慎丹丹便可能就此癱瘓。

醫生的話,讓丹丹陷入了絕望,而站在她身側的左晨陽卻若有所思。

而後,左晨陽將丹丹送回了家,夜晚,他告訴妻子,自己想要帶丹丹到北京的醫院試試看,妻子表示同意。

于是第二天一早,丹丹和左晨陽便踏上了去往北京的列車,由于丹丹體內的腫瘤實在過多,所以她並不能如常人一般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被左晨陽推著。

來到北京之後,左晨陽便帶著丹丹來到了宣武醫院,這家醫院在治療腫瘤方面一直有著十分不錯的口碑。

經過兩周時間的漫長等待,他們終于拿到了門診機會,主治醫生吳醫生看過丹丹帶來的片子之後,眉頭緊皺。

丹丹的情況實在太嚴重了,腫瘤幾乎已經遍布她的身體,它們壓迫著丹丹的脊椎,椎管的骨頭也已經被侵蝕的只薄薄一層,假以時日難保不會斷裂。

此時丹丹的雙腿和脖子已經完全不能動彈,她看著醫生,眼淚奪眶而出:

“醫生,我好痛。”

左晨陽拍拍丹丹的肩膀以示安慰,吳醫生詢問了一下丹丹的家庭情況,而後告訴她,這個病想要治愈並不是全無希望。

聽了醫生的話,丹丹的眼睛亮了起來,左晨陽也十分高興。只是,雖然有治愈的希望,但治療費用也並非一筆小數目。

想到這裏,丹丹眼裏的光芒又再次黯淡。父親他,會拿錢給自己治病嗎?

丹丹的擔憂

丹丹出生在河南的一個普通農村。因爲村裏條件不好,丹丹的父親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所以丹丹家裏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

丹丹的母親因爲無法忍受貧窮的生活,因此在生下丹丹後不久,便下定決心離家出走。她脫離了“苦海”,卻讓年幼的丹丹過上了苦不堪言的生活。

在農村,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一直存在,因此,丹丹的父親並不喜歡她,而丹丹母親離家出走的錯也由年幼的丹丹來承受。

她從小被一直遭受父親的冷落和責罵,爹爹不疼又缺失母愛的丹丹,從小就十分羨慕其他能在父母身邊盡情撒嬌的小朋友。

不過,她的生活也並非毫無光亮。

雖然父親不喜丹丹,所以平日裏多半都在外地打工,並不會分出多少時間來照顧丹丹。

因此她只能常常跟在自己的奶奶身邊。奶奶和父親不同,她是女性,深知重男輕女是多麽不公的觀念,因此,在她身旁的丹丹,總能體會到何爲親情,何爲愛護。

就這樣,在奶奶的呵護關愛下,丹丹漸漸長大,她在心底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加倍的對奶奶好。

然而,奶奶畢竟已經年邁,她沒能等到丹丹有能力回報自己。

2014年,丹丹十分傷心,這世界上,最疼愛她的人去世了,她灰暗生活裏唯一的光,消失了。從那以後,丹丹凡事都需親曆親爲。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丹丹知道,在艱難的環境中,眼淚是最沒用的東西。她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奮發向上,努力爲自己爭取。

她努力讀書,希望能夠通過高考走出山村,爲自己的未來尋找一個機會。事實證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丹丹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也終于在一貫冷漠的父親眼中看到了一絲贊許。

她本以爲,自己的未來終于能夠看到光亮,可沒想到,眼下的美好只是如海市蜃樓一般的幻象,一旦相信,只會更加絕望。

一天,丹丹的腰部突然傳來陣痛,隨後,她便發現腰上長了幾個小疙瘩。她並未在意,只以爲是小小的皮膚病,只要塗些藥膏就會好轉,卻沒想到,沒過多久她便被這些小疙瘩折磨的痛不欲生。

陌生人的關心

她連著吃了好久的抗過敏藥,卻並沒有什麽用。不僅腰部的疼痛沒有好轉,就連脖子和背部也開始疼了起來。

病情家中後,丹丹時常有著被無數螞蟻啃咬的痛感,痛覺刺激著她的神經,同時也告訴她,必須到醫院去做檢查了。

就這樣,她在朋友的陪同下,來到了村醫左晨陽的診所,而後又輾轉來到了北京的醫院,認識的吳醫生。

當得知自己有治療希望的時候,丹丹的心裏十分開心,但既然是看病,便無可避免的需要費用。

因此,她夜晚趕忙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想讓他到鎮上幫自己辦理低保,然而,丹丹的爸爸在接通電話之後卻說,最近正是農忙時節,自己需要到地裏收麥子,根本沒有時間。

丹丹十分不解,自己已經快要被病魔壓的喘不過氣來,爲何父親仍不願爲自己做些什麽,她告知父親:

“到鎮上一會兒就弄好了。”

耽誤不了多少時間的,可丹丹父親聽後卻仍是有些猶豫,他敷衍的表示,下午再說吧。然後,一串忙音便傳入丹丹的耳朵。

她的眼淚再次止不住的流了下來,22歲的她,正是需要依賴父母的年紀,卻只能孤獨的面對病魔,這樣的經曆讓她十分委屈。

與此同時,她的經曆也讓吳醫生十分心疼,于是,在爲丹丹設計治療方案的同時,吳醫生還爲丹丹介紹了一個新的朋友——王芳。

王芳曾是吳醫生的患者,也深受病症困擾,同時,她也是神經纖維腫瘤病病友群的群主,在接到吳醫生的電話後,她奔赴北京,陪伴丹丹。

知道丹丹是一個人,王芳和身處北京的病友們還特意爲她包了餃子,他們不斷的給予丹丹鼓勵,支持她,關心她。

在她們身上,丹丹再次感受到了關心和呵護,她從未想過竟然會有這麽多陌生人關心著自己,十分感動。

而她的親生父親,卻顯得有些冷漠。

一來一回要一百多

住院之後,丹丹曾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希望他能夠來到北京,因爲丹丹的手術,需要他簽字。可丹丹的父親卻說:

“你跟醫生說,要是治療這個病得花很多錢的話,咱家可弄不來。”

父親的話,讓丹丹十分傷心,她哭著說,只要和父親提到錢,他就一定會說我沒有怎麽怎麽樣。

在她的期望中,父親不該是這樣的,她希望能在父親的保護下長大,希望被父親關心。可丹丹的父親,卻只關心看病的花銷是否十分高昂,連一句關心和問候都沒有。

這樣的父親,在丹丹的心中,甚至還不如一個陌生人。

2023年6月14日,丹丹的父親終于來到了北京,見到醫生的時候,他不經意的抱怨,你不知道這多遠呢,一來一回要一百多。

王芳說,現在就不要考慮這個問題了,畢竟手術是大事。

在和醫生的交談中,丹丹的父親表示,自己原以爲女兒體內的瘤並不是特別嚴重,醫生告訴他,丹丹現在的情況很危險,而且手術難度也是非常高,但如果不做,丹丹很快便會癱掉了。

簽過字後,丹丹的父親便想回家去,他說,家裏沒人,還要回家除草打農藥。在王芳的勸阻下,他才選擇暫時留下。

手術當天,丹丹很開心,她總算可以脫離苦海了。在吳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的努力下,丹丹頸部及腰椎的部分腫瘤被切除。

丹丹的手術結束後,她的父親便離開了北京。修養了一段時間後,丹丹終于可以自行活動。

結語

雖然她的病症並沒有徹底根治,但已經有了極大的好轉。她十分感謝在就醫期間陪伴自己的王芳,也十分感激帶著自己來到北京就醫的左晨陽,感謝將自己拉出深淵的吳醫生。

如果沒有他們,丹丹或許真的只能在數千個腫瘤的壓迫下痛苦死去,出生在一個難以感受親情的家庭裏,她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在生病期間感受到大家的關愛。

希望未來的丹丹,能夠一直健健康康。也希望同丹丹一樣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們都能等來脫離苦海的一天,要記住,陽光和善良會擁抱每一個擡頭生活的人。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0 阅读:0

赫薰看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