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富人都不喜歡跟窮人交往

說論金 2024-05-14 03:50:35

窮人pi事多,喜歡內耗,堅信可以依靠省錢和教育實現財富自由。

我家原來挺窮的,家庭畫風是這個樣子的:

“你要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才有出息”

跟親戚說,“他啊,書呆子,讀個名牌大學照樣沒什麽用,沒出息”

“要不是爲了你,我哪舍得吃這麽貴的東西,說你兩句就開始耍脾氣,我含辛茹苦的巴拉巴拉”

…………

後來,我爸結交了我幹爹,開始跟著對方做生意,發了點財,我家的畫風就變了

“你想考研考研呗,不想讀書休息一段時間也行,要不就留個學”

自從我爹有錢了後,我肉眼可見的變得自信了,生活變得更加積極了,沒有任何精神負擔了。

我爹發了財過後也弄個辦公室,穿個小西裝,裝模作樣的放幾本書,原先嘴裏全是葷話,現在也學著說些斯文話了

我媽從原來的不敢花錢的怨婦變成了現在天天燙頭染發做瑜伽旅遊容光煥發元氣滿滿的少女了。

要我我也不喜歡和原來的自己做朋友。

我提供一個角度吧。

就是家境不富裕的人的父母,不會教授自己的子女一些社會交往過程中的一些潛規則,包括說話跟做事。

很多的經濟上不富裕的人,不太理解現在社會的一套運行潛規則,那就是先看你的外貌,再看談吐跟修養,最後看有沒有可交換的東西來確定是否可以交流。

很多時候,經濟不富裕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拿我自己舉例子,當我自己讀大學的時候,覺得當年一個月生活費800塊挺多的,可以吃89頓學校的土豆燒牛肉蓋澆飯。

然後,經過這麽些年的工作,一個月現在也有1W往上了,現在看起來,才發現自己當初讀大學真的是吃的那麽節儉,覺得不可思議。

我以前覺得用蘋果手機的人真裝逼,但是,現在我自己有能力用蘋果手機後,才發現從這東西的便捷度來說,超國産手機一大截。彈框提示,報告一些app的私下的操作,可以說用戶體驗非常好。

很多時候,從功利的角度來說,經濟不富裕的人還沒有跟富人開始交流就被富人排除在交流名單之外了。

還有不富裕的人在有一些觀點上看法跟頑固,不肯接受一些新觀點,沒見過就是沒有。這就導致了跟其他人交流的順暢程度了,因爲其他人一提出觀點,你就給否定了,時間長了,誰喜歡天天跟否定自己的人交流。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富裕的人跟不富裕的人很多時候,沒有可以交換的東西。社會的本質就是交換,交換信息,交換利益。關鍵你沒有可以交換的東西,人家也懶得跟你交流了。

說實話,我很喜歡和窮人交朋友,沒別的原因,省心

大學3個舍友,我每個月每人定期發八百左右的紅包,基本上什麽事都不用我操心。衛生幫我做,衣服幫我洗,還會幫我帶飯。就這他們還得謝謝我。

心情好了就會請他們吃飯。心情不好他們還會哄我。

空調我想開多低就開多低,畢竟電費我出的,沒人和我搶。

學習通軍事管理之類的視頻他們會幫我刷,不知道有多舒服。

真的,和窮人交朋友,只要一點小錢就能得到很好的體驗。

評論區有人說是雇傭,不是朋友。

我不否認雇傭,但是雇傭和朋友並不矛盾。

一方面,雙方自願,沒有壓榨,另一方面,老子樂意,室友更樂意。

評論區隨機V50,我們現在就可以是朋友

私信兩個,其中一個不回我,有點傷心

這位兄弟太卷了,不給不行啊。

還有一位朋友至今不回消息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2:16

    我,仇富

  • 2024-05-15 12:34

    因爲窮人沒有交往價值

  • 2024-05-15 07:36

    文章表面寫的是人性與交際關系,實際上大肆推崇金錢至上的理念,只要有錢就可以鄙視任何階級,充滿了資本階級的傲慢。頗有一種只要你有錢,你放的屁都是香的觀念。有錢不一定代表個人有修養,有文化,有更高的道德標准。多的是家財萬貫一身銅臭,口中汙言穢語張口就來的。

說論金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